马爱民
(辽宁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99)
高职教育经过多年发展,成果丰硕,尤其在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实训条件、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均获得较大提升。但是就高职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来看,并不容乐观,原因涉及高职教育本身的社会认可度、生源质量、传统偏见等多个方面,但是究其根本原因,则在于高职学生本身职业素养不高所致。以往认为,高职教育只要国家投入够、教师教得好、实训条件足,高职学生就一定会实现高素养。事实证明,高职学生如果内生动力不足、自身要求过低、自我教育缺失的话,那么无论外部环境如何优化,都不能实现高素养,日后较难更好地贡献社会,也很难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本文就高职学生如何实现职业素养的自我教育进行探讨。
知识最终必须转化为人的素养才能去直接为社会服务。近些年,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锻造。如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实现岗位技能的针对性培养和工匠精神的传承;通过“1+X 证书” 制度的实施,增强了高职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通过多层次职业技能大赛激发学习动力;等等:这些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职学生的普遍认可度始终没有达到或者接近普通本科院校的水准,而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两种教育是并驾齐驱的,甚至有些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看重及其所占比重会更大。
目前除少数尖子生外,大部分高职生社会竞争力弱,就业专业对口率低,收入不高。究其原因,还是高职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低、标准低,导致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低、标准低,学生的潜力没有被充分开发。而普通本科学生因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使自身的职业素养不仅不差,反而更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因此,对于高职教育来说,除了传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外,对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视和创新,尤其重要。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论认为,教育同自我教育是统一的过程;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内因基础或内部动力。高职学生在高中时代与同届学生竞争,在分数上落后了,在分高的学生中除个别学生出于兴趣而心甘情愿进入职业院校外,其他学生报考高职院校基本属于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但是一次高考的落后不等于一生的落后。人生有很多个成长期,问题是高职教育能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到其内生动力。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高职教育只有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地找到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和动力,其改革就能有的放矢,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教育目的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真正实现。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立德树人要落到实处的要求。对于高职教育学段来说,无论显性的职业素养(包括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还是隐性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 都必然要经历自我教育这个重要一环。自我教育既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又是必由之路。从古至今,自我教育历来得到不断重视和应用。从孔子提倡 “内自省” 到毛泽东同志提倡 “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已成为教育界的广泛共识。
以往评估高职教育的关键性指标往往都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实验实训开出率、招生人数、办学规模、就业率等方面,对于学生自我教育成果的检测很少,也欠缺科学性,同时也没有把对学校学术氛围的评价作为重要观测点。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学术氛围是一所高校的决定性环境。实际上,能力本位、技能学习、动手操作同样都是在做学问。而高职院校受硬件基础、生源、师资等多种因素影响,学术氛围可以说处在了各类高校末端,成为高职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阻力。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学术建设严重不足,表现为:教师学术信仰缺失;学生治学缺乏学术精神;相关行政、教学、教辅等部门对学术建设关心支持不够;图书馆狭小,智能化不够,学生不愿意去;教室设备落后、管理疏忽,自习嘈杂无序;超市、宿舍、食堂实行社会化外包,商业味浓郁、学术味没有;等等。久而久之,学生一定会受到这些低水平办学条件影响,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收到影响而放低自身素养标准[3]。
受以往社会认可度影响,高职学生的高考分数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使这些本身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经常处于劣势的学生群体,在学习方面具有较强的自卑心理,遇到困难,极易退缩[4]。高职学生以较低的高考分数进入高职院校,并不是被智商、情商打败的,而是被自律能力打败的。坐不住、学不进的思维定势一直保持到高职学段[5]。
高职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而大部分高职学生职业目标和规划还不够清晰[6]。主要原因是对自己要求不高,认为制定规划可有可无;对社会认知不够,难以做好自身定位;目标不切实际,规划难以执行;等等。我国素质教育改革近20年,职业教育改革近30年,但是应试教育思维仍然存在。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等虽然表现得没有以前那么严重,但不时便会出现。学生主体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甚至有很多学生会比较适应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思维教学,对教师的启发引导、组织活动、发表评论热情不高,对于听课、记笔记和做题感到适应[7]。
1.目标设计要以小博大
对于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成为院士、科学家、教授等职业目标可能性已经不大,但是通过长期努力奋斗成为一名卓越的工匠则是完全可能的,大师、工匠、高手、蓝领创客等同样受人尊重和赞叹。高职学生的职业使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赋予普通的职业以伟大的意义。职业目标可以设定为小目标,但是职业水准不能有丝毫降低。
2.分解目标要容易做到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通过教师引导、父母建议、同学帮助、自我反思等逐渐实现学生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相统一,在此基础上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规划目标,按照每一个最近发展区制定细致精准并容易实现的实施方案。
3.职业追求要永无止境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利弊,逐渐让学生从妄自菲薄中走出来,逐步树立成为工匠是最受社会尊重的一种身份选择。学生做任何事情、干任何职业都要按照工匠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提高职业素养的道路上孜孜不倦、笃行不辍[8]。
一是力争每步行动都达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功是一种心理习惯,做就要使出全力,干就要达到最好。
二是错误必须能换来成长。为了让负面的错误实现正向的价值,就要让学生能及时以积极心态总结经验,尽力整改,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不断进步。
三是想要质就必须要有量。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学生坚持一段时间因缺乏兴趣而感到枯燥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咬紧牙关坚持,耐心等待成功的出现[9]。
一是素养训练时间管控能力。学生要合理压缩以往游戏、娱乐、懒散、聚会、购物等多用的时间,全力保证职业素养提升有充分时间进行。
二是素养训练强度管控能力。每个人拥有的时间基本一样多,单位时间内,谁的效率高,头脑用功,做的事多,谁进步就快。
三是进行四方监督。学生自己制定的职业素养提升计划要通过适当方式告知教师及相关同学。充分发挥教师监督、班干部监督、同学之间互相监督的作用,本人也可用自查方式进行自我监督,及时提醒学生本人按计划完成素养目标。
一是学校评价。包括课程成绩评定、学管部门综合评定,结合参加各类竞赛、各类活动、校内外实习,以及图书馆、实训场所、教室的自习情况等,开展定期评价。
二是家长评价。家长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最为敏感,其评价不但极具参考价值,而且会增添学生自我教育的信心和动力。
三是社会及实习单位评价。学生在接触社会任何区域都可能产生评价,从坐公交车让座的小事到做公益、做志愿者、捐款捐物、助力扶贫等,这些经历体验和评价应该被写进学生的素养提升报告。另外,最为关键的就是在实习单位的实践机会,领导、同事、客户等真实的评价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考察更为精准,对学生成长极为有利[10]。
一是发扬工匠精神,强化精品意识。一定要不断激励学生做到精益求精,拿出精品,追求卓越,努力向成为大师、工匠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二是挑战不可能,寻求新突破。要不断激励学生大胆尝试,像 “水稻之父” 袁隆平、“蓝领创客”张黎明那样,结合学习和工作实际,尝试完成一些几乎无人触碰、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激发自身创造潜力。
一是改善办学条件。高职院校要站在打造最优学术氛围的角度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比如很多学校的实训场所建得很好,但是图书馆、教室、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建设却一般,有的设备则较落后,急需优化。
二是教师要带头以学术为本。学术是教师的看家本领,要让教师从繁杂的、与学术无关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投入主要精力专心学术,成为用过硬本领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主力军。
三是行政、教学、教辅部门全力支持学术活动。学校的各项政策、制度、规则全力向学术倾斜,各相关部门推动学术风气逐渐强化,让学生受到学校学术场效应的潜移默化影响。
此外,学校还应从优化激励角度、丰富激励层次、扩大激励覆盖面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建设;从改革第二课堂、体制机制创新、校园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有效开展自我教育提供优质外部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