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MOOC 背景下高职艺术类在线课程资源建设

2021-12-28 23:17
辽宁高职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艺术类资源信息化

刘 卓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辽宁 大连 116100)

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启动了开放课件项目——慕课(MOOC),随后,美国斯坦福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韩国首尔大学也纷纷将课程通过互联网将各种优质资源向全社会学习者开放。慕课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课堂对时间、空间的限制。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受慕课影响,派生出了新的教学形式及学习形式,从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小范围的SPOC(小规模限制性课程) 到面向更广的MOOC,显然我们已经进入了慕课时代[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作为高职艺术类课程的在线开放课程,承载着为我国经济建设及区域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任务。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慕课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加大力度开展“互联网+” 的课程资源建设,会使教学的互动性更强,学习者学习的机会更多,会给高职院校教学方式的变革带来更大的冲力[3]。

一、MOOC 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现状

(一)国内现状

2013年,中国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加入国际MOOC 平台,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MOOC 时代。教育部颁发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 (教高〔2015〕 3 号)、《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强调发展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推动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为学生、企业、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国策指引下,给我省在线开放课程改革创新带来了契机[4]。MOOC 这种完全开放和自主在线的学习模式,平台成为载体,使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资源进行交互[5]。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全国已有15 个MOOC 平台进行在线教育,其中较知名的5 大MOOC 平台有 “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智慧树”“超星慕课”[6]。以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 检索统计为例,目前运行课程1 492 门,艺术类课程75 门,占总数5%。其中高职艺术类课程较少,课程资源的教学内容、技术手段、教学手段与学习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层次良莠不齐,资源建设有诸多不足之处。

(二)省内现状

省内有些艺术类在线课程是本科教育的缩小版,不具备职业教育的特征;有的课程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线上移动;有的课程信息化建设技术短缺,缺乏活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有的课程则是学习资源缺少互动与交互,应用率不高,缺乏实效性。

总之,省内外在线课程整体教学及成效等方面的宏观理论研究很多,但如何使高职艺术类在线开放课程成为学生主体学习的有效课堂、如何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如何交互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却很少。

二、高职院校艺术类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价值

(一)研究价值与意义

1.改变高职艺术类传统教学观念,创新多元化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改革

传统课堂强调以 “教” 为主,以 “学” 为辅,课堂教学过程多由教师一人完成。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还有诸多问题,如资源匮乏、上课形式单一、学生精力不集中、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考评机制不完善等都急需解决。通过在线课程的建设可增加多元化教学手段,拓宽教学模式的广度与维度,促进教学改革的创新[7]。

2.传统美学课程融入资源建设,增加思政内容,建立文化自信

在建党95 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强国教育道路上更深厚的自信。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是社会主义价值观重要的精神力量。

中华传统色彩美学文化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众多种题材的美学文化,让学生感受到其审美价值和人文价值,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国家强大,不仅在于经济实力,更在于文化自信这种软实力,艺术类特色美学课程的资源建设与思政融合有着积极意义[8]。

3.打造精品意识,提升信息化技术能力、网络教学管理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线课程内容的构建中,我们发现优质资源的制作与更新、微课视频、动画的录制等工作,技术水平不一。例如,视频制作通常是同一种模板用于不同的多个院校,在课程的表象上就不具备针对性,实际效用更是不言而喻[9],因而,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在线开放课程的优质建设。

在教学中学生成为主体学习者、知识拥有者,但是,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形式多样、获取知识的同时充满异质性,在微课碎片化知识的传递中,学生学习的观点、思想、方法是否是教师所期望的,基于此类,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网络技术能力迫切需要提升。

4.促进学生主体学习的高职艺术类课程新形态发展

在线开放课程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 从“主” 的角色转化为 “辅” 的配角。以艺术类专业课程设计色彩慕课为例,关注参与交流、讨论环节、学习行为数据,分析课程资源的应用效果、学生参与度,已然成为构建艺术类新形态课程的重要组成。

(二)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是:完成信息资源建设,提升信息资源趣味化,激发学习兴趣;完成传统美学素材库建设,增强传统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完成拓展资源库、素材库、习题库建设,拓宽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完成内容资源建设,重新定位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目标,预设合理的学习框架,以促进学习者的科学学习;完成活动资源建设,创新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环节,研究以 “教” 为中心向以“学” 为中心的模式转换,使学习体系化收获,体现课程资源的创新性;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机制的透明性,实现教考一体化[10];丰富校企合作资源建设,体现资源多样性与实用性特点,使教学主题与实践内容紧密联系,深化产教融合。

(三)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改变课程资源单一、固化的传统教学,提升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资源现代化水平。优化课程内容设计,具备区别于本科教育的高职艺术类课程特征,创新课程资源时代性和前沿性的建设内涵。改变陈旧的在线课程设计,建立良性互动的学习资源,建立交互协作的平台学习环境。优化教学方法,开发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优质资源、实现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评价机制,提升学习积极性。资源欠缺、产教融合度不够,深化产教融合的优质资源。

二、高职院校艺术类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的内容

(一)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内容

第一,传统美学融入课程思政资源,建立传统文化自信。传统美学入课堂是增加学生的本民族文化自信。高职艺术类学生有着肩负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其专业更是肩负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有历史担当的人才目标。

第二,更新观念,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教学,建立新型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感和选择权,引导学生成为课程参与主体,建立以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发挥主动性。

第三,建立 “多项目、多层次、多类型、多属性” 的资源,构建融通的学习资源体系。通过对内容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活动资源建设、课程应用交互建设、参考资源建设、考核评价体系、课程认证,完成 “传统文化教育与开放课程相融通、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融通、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通” 的建设思路,构建有效学习资源,使开放课程融通发展,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1]。

第四,创建 “参与式、探究式、体验式” 学习模式,优化课程设计,实现知识内化。通过课程设计,指导学生线上学习、讨论、作业以及考核,学生经过主动参与、老师帮助、同学之间协作,完成知识的线上内化,促成良好的体验式、参与式的学习模式,避免学生被动学习。

第五,建立 “多元、开放、动态” 的信息化资源,带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慕课、微课、动画、虚拟仿真等多元的信息资源,重组优化了现代教学课堂,同时,信息化资源建设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技术能力、线上教学能力。

第六,“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系系合作”,资源 “共建、共管、共享”,实现人才 “共育”。通过专家指导委员会及校外项目实践,引入课程建设参与意见,通过与其他院校的合作,注入特色资源,通过外系网络技术专业支持,实现媒体资源优化,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管、共享”,发挥企业实践需求对教学的指导性,共同培养高质量的专职专才,使人才培养得到学校社会的认可,服务于区域经济。

(二)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思路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信息化素养。以学生 “学” 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课程建设思路,转变以 “教” 为主的教学思路。运用应用信息技术资源,如微课视频、PPT、虚拟仿真、动画演示、教学素材库、实践项目库、拓展资源库等,对课程进行优化建设,提升信息化能力[12]。

第二,找准课程的建设方式,分类建设,发挥在线课程优势。以慕课设计色彩课程为案例,进行实践线上教学,利用翻转课堂,转变传统课堂的授课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结合课程平台学习行为数据分析课程资源的应用效果,构建交互式课堂在线管理互动机制;构建评价机制、考核机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满足学生主体学习需求,带动教学创新。

第三,立好框架,建设平台,构建协作交互教学环境,提供基本运行保障。实施建设课程与运行课程的资源整合与衔接,与其他系部、兄弟院校、企业人员交流经验、共享资源、共建平台,构建在线课程的评价机制,促进考核透明,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构建教学交互模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讨论、交流、协作,推进课程的可持续性,保证在线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为在线课程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三)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研究重点和创新

第一,创新课程 “两重” 建设观念。摈弃课程“为开放而开放” 的观念,“重建设、重使用” 是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的重点,为 “提升教学效果”的回归,树立观念。

第二,创新课程资源 “多层次、多板块、多接口” 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资源与环境艺术、景观、视觉传达等多个专业方向对接,使通才培养与专才培养共融。

第三,创新 “三学习” 的教学模式,促进传统教学体系转换建设。突破以 “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 “三中心” 传统观念, 建立新的 “学习范式”——“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学习效果” 的价值理念,实现新旧学习体系与模式的转换[9]。

第四,创新 “学生主体学习” 下的协作交互运行体系。以协作学习为基础、以交互学习为应用,重点关注学生的讨论、交流、测试、评价,完成交互活动和评价,构建学习互动主线,建立时效交互教学环境[13]。

总之,MOOC 背景下的教育模式及技术,在互联网及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高职艺术类在线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交互平台的课程资源的建设以课程设计为主线,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教学实施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资源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开放与共享。

猜你喜欢
艺术类资源信息化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我给资源分分类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