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打造区域性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问题

2021-12-28 19:26李含琳
开发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甘肃体系发展

李含琳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兰州 730070)

提要: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有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就是集中资源和能量,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在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将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作为2021年经济工作的战略和政策部署,要求全国各地深入调研影响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和困难,集中力量加快解决“卡脖子”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些重大战略决策和政策要求,对于未来甘肃的经济发展战略决策非常重要。不论是在“十四五”规划时期,还是在未来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甘肃省都一定要高度重视现代产业体系的打造问题,把振兴工业和企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培育出口产业基地等作为经济战略决策的重点,并深入探讨实践方式和措施。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国家明确提出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决策,并把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情况作为评价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一个重要判断标志。同样,在甘肃省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将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主导战略之一。由此可见,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各地编制发展规划、确定区域经济战略、调整经济政策和选择经济实践措施的主要考虑因素。以下结合甘肃省的情况,试就打造区域性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和战略措施等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一些决策设想。

一、科学认识产业体系的内涵和结构关系

产业体系是经济学的传统概念,具体的内涵界定在古典经济学时代就已经比较成熟,比如斯密经济学和李嘉图经济学中,产业体系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和商业。另外,又有比较偏重某一个产业的观点,比如重农学派、重商学派和重工学派等。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产业体系主要表现为两大部类,即生产资料部类与生活资料部类。自20世纪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经济学对于产业体系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这就是大家现在都在使用的“三大产业”,即农业、工业与服务业的产业体系,也叫作一次产业、二次产业与三次产业。

关于现代经济学中的产业体系内部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农业是基础产业,或者说是“基础工程”,主要功能是保证粮食点农产品的社会总供给,变化规律是比重不断下降,但是农产品生产效率却不断提高,这是前提条件。(2)工业是主导产业,也可以说成是“方向产业”“装备产业”“实力产业”等,主要功能是保证先进生产力的打造和工业品的社会总供给,变化规律是比重相对比较稳定,其他产业不宜替代。(3)服务业也叫作“第三产业”,主要功能是保证社会服务水平,变化规律是比重持续上升,但也要特别关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阶段性,不宜盲目化和理想化。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战略不宜独立考虑,必须充分研判农业和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阶段和层次以及对服务业的发展需求。

现代产业体系不仅是指产业比例关系,而是对产业结构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要求。目前,国内外对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解释主要是从技术和产业层次上进行的,认为“现代产业体系是指以智慧经济(含数字经济)为主导,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现代农业为基础,通过各项产业的高度融合,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形态。”[1]在某些发达国家的经济观点中,也有相当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现代产业体系一般就是指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较高。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对于现代产业体系的研判标志多集中于农业基础比较稳固,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提升比较快的产业体系,其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综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观点,对于现代产业体系的认识比较集中和统一的观点是,现代产业体系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把这些人才和智能因素综合起来,实际上就是当代经济学中所讲是“智力资本”。“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智力资本已逐步取代物质资本,成为作用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本,经济增长依赖于智力资本的投入水平,一个地区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对当地的科技进步和生产要素边际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具有直接影响。”[2]从资本与产业的相互性来看,资本的性质和状态决定产业的性质和状态,有什么样的资本,就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产业形式和产业体系。当前,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中等发达国家甚至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重视智力资本培育以及加大对产业升级的智力支持,都是共同的战略选择。

从近年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打造工作来看,进展比较顺利,变化很大,效果突出,特别是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发展快速。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我国的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已经从“十三五”初(2016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36.2%,对GDP的贡献率为67.7%[3]。伴随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交易额均居世界首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催生出大量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比如,在网络建设方面,自“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4G基站占全球4G基站一半以上,5G商用迈出坚实步伐。目前,全国已经累计开通5G基站69万个,连接用户数超过1.6亿[3]。2019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5%,比2014年提高3.9个百分点,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3]。

二、深度把握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性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现代产业体系的打造问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许多重要会议和文件中,都提到现代产业体系问题。比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性讲得非常迫切、非常明确,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战略导向,要求各地“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5]。

从最近国家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可以看出,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成为规划战略决策部分的主要内容。在规划的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中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6],不仅明确了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而且明确了打造的内容和手段,将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界定得非常清楚、非常到位。同时,从这一战略决策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可以看出三个政策导向:一是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充分依靠企业,特别是一大批大中型企业;二是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必须筑牢基础设施这个基本保障条件;三是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各部门和各个方面必须通力协作。

不仅如此,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要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7]。国家之所以特别强调“产业链和供应链”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注重三大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产业之间、各个产业的上游与下游之间、国内产业与国外产业之间等,要统筹考虑和协调布局;另一个方面,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注重产业体系与市场体系之间的全面对接,即必须注意提高产业和产品的市场有效性,生产出来的东西不存在过剩问题。

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实际上就是党中央提出的“双循环战略”,即一定要在“十四五”时期实现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循环与外循环的高效对接,其中内循环是基础和关键所在,外循环是环境和条件。按照国家的政策要求,要做好内循环工作,打造新型的中国特色的内循环格局和运行机制,最关键的仍然是提升中国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中国产业体系自身的技术含量和抗击国际市场巨大变动所带来影响的应变能力,提高产业体系的自我修复能力和弹性功能。也就是说,“双循环的长远目标在于促进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8]。由此可见,打造新型产业体系是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作用非常突出。

三、全国与甘肃: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效果对比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我国西部多数省区的实际情况,要打造区域性现代产业体系,就必须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宜的打造重点,这些重点主要包括有先进技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高、装备制造业和工业加工业能力突出、企业质量优势明显、国际竞争力强、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能力强等。这个基本的判断内容,对于甘肃非常适合。问题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甘肃的产业体系打造工作效果不明显,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不论是与全国的平均水平比较,还是与东部发达地区比较,在产业体系方面的差距非常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甘肃的装备和制造业比重非常低,能够向国内外市场提供的工业成品非常少,加工业不支持出口。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26.9万亿,占全球比重的28.1%,世界排名第一。但甘肃这些年以来,传统优势装备和制造业大部分衰退,新的装备和制造业发展规模又很小,没有形成规模。装备工业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特殊工业形式,而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具体水平,而在这两方面甘肃都存在明显不足。

(2)甘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不高,产业体系中的技术含量和创新程度比较低,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不到位。目前,不论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还是中等国家甚至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都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就我国而言,这些年以来,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比重不断提高。2019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达到11.5%,但甘肃省只有4.2%,差距比较大。

(3)甘肃的工业企业没有做大做强,企业主导战略、企业规模化战略实施不到位,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近年来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把企业做大做强是经济工作的核心问题,这其实就是说明了“企业主导战略”和“企业质量战略”的重要性和可行性。2019年,中国在世界企业500强中的排名已经上升到第一,公司数量达到129家,全国规模以上企业超过38万家。但是,甘肃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只有5家,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只有1 900多家,而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济实体到2020年年底却有181万个。

(4)甘肃的特色农业发达,但是特色农业的工业化水平比较低,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出口能力不足。到2020年,甘肃省已经形成了以马铃薯、中药材、蔬菜、果品、牛羊肉等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总体来看,虽然生产能力高,但加工和出口能力比较低。近年来,甘肃农产品出口大约只有5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0%左右。由于产品质量和加工发展慢,导致“陇货”和“甘味”农产品的销售半径比较小。

(5)甘肃服务业比重很高,但是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产业比重非常高,而高层次服务产业发展非常慢。服务业是甘肃省多年以来比较得意的成长型产业形式,发展速度和比重也确实比较高、比较好,但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比较,甘肃的服务业明显存在不足。在许多发达国家中,高层次和关键性服务业都比较集中于金融、科技和信息三大产业,而甘肃省的优势服务业只是文化、旅游和物流,金融、科技和信息发展水平总体滞后,比如兰州市拥有众多的研究机构,却没有建成国家科学中心,兰州市作为特大城市到目前还没有金融中心。

(6)甘肃的产业成长动力机制不健全,人才流失严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和条件不充分,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效果比较差。说到底,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必须依靠人才和技术创新,但是对于这些重要因素,甘肃省目前还没有解决好;现代化和结构性的“人才+科技+管理”“三位一体”动力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运行效率不高,解决的办法不多。2019年,全国研发投入强度已经达到2.24%,而甘肃只有1.23%。

如果再选择甘肃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个别省区市的情况进行比较,从中也可以看出,东部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技术层次更高,开放度更大,而甘肃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明显存在“四低”的情况,即产业层次低、技术层次低、开放程度低、企业层次低。“产业是立国之本,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既是推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环节。”[3]因此,在编制规划和指导经济工作中,甘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这方面的战略、政策和实施策略问题。

四、甘肃现代产业体系的“卡脖子”因素判断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的战略决策,这个决策对于甘肃来说非常及时、非常重要、非常迫切。总结改革开放40年以来甘肃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轨迹,反思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讨论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可以说,最大的短板就是工业短板,最大的“卡脖子”问题就是工业产业链和供应链太短、太小、太弱、太虚、太脆,现代产业体系不成熟。

从历史资料来看,改革开放之前的甘肃经济之所以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主要原因是国家战略定位高,国家投入项目多,工业比重高,产业链条长,企业实力强,地方领导集体重视工业发展问题。根据有关统计,从1953年到1980年,即国家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结束对甘肃投入的工业项目大概有200多项,帮助甘肃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工业区和工业城镇,其中国家在“一五”和“二五”计划时期给甘肃的重点项目就有16个,排在全国前列;“三线”建设项目给甘肃总投资达到155多亿元。1978年,甘肃的工业比重在我国(除直辖市之外),处在领先位置,高达60.31%;而1952年的工业比重只有12.99%。这一时期甘肃经济的快速增长,就得益于工业强大,工业体系完整。

但是,从1978年到2020年,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甘肃工业战略地位下降,工业项目投入减少,工业企业发展面临许多瓶颈,出口企业和科技企业发展基本停滞,工业扶持政策低效,国有企业改革不彻底,工业园区发展不正常,真正懂工业投资和经营的人才少,传统优势产业大面积衰退,而新产业的成长又非常慢,等等,使得工业比重持续下降,工业产业链条变短,工业优势越来越少,对全省整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力越来越弱。工业体系的不完整和整体水平下降不仅影响到工业自身的现代化和发展层次,而且给甘肃省的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也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延缓了产业体系的升级节奏。

概括而言,甘肃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中的“卡脖子”环节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比重持续下降。从1978—2019年,工业比重从60.3%下降到32.38%。二是工业出口能力持续下降。1978年,甘肃省进出口总额为3 454万美元,占全国的0.972%;1985年为10 107万美元,占全国的0.489%;2019年只占全国的0.012%,而且出口工业品中基本没有了成品。三是装备制造业和加工业整体发展出现震荡,某些装备和制造产业链开始断裂。四是经济实体数量巨大,但能够解决问题的企业数量严重不足。规模以上企业、科技企业、出口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数量非常少。五是中央企业是目前甘肃工业的主要链条端。2019年,在规模以上工业1 565.4亿元增加值中,央企812.8亿元,占51.9%;省属国企205.1亿元,占13.1%;民营企业330.9亿元,占21.3%。六是工业园区很多,数量巨大,但是发展效果极其不理想,不论是产值还是进出口,都无法与周边省(区)的园区比较。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是一项基础性、技术性和战略性要求很高的综合性工程。“从区域结构看,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既要求某一产业或产业链不同环节根据其资源投入特点进行空间布局,又要求某一区域内的产业符合该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特点;既要求区域间按照比较优势错位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分工合作格局,又要求缩小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需要注意的是,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在区域范围内要推动同类产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发挥集聚效应;在全国范围内则要培育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协同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9]如果用这些要求来衡量,甘肃的产业体系打造目前确实还处在起步阶段。

对于区域产业体系打造的重要性和实践路径问题,有学者认为,打造区域产业体系必须与实施区域城市化战略紧密结合。区域产业体系的打造会从三个方面明显推动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和城市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形成。这三个方面包括:一是从发展方式来看,由外延型、粗放型向内涵型、集约型转变;二是从空间形态来看,呈现出自“点”向“块”、向“带”演化的趋势;三是从区域关系来看,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地区内封式发展开始向跨区域有机融合式发展过渡[13]。所以,从实质上来说,打造区域产业体系就是打造区域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和新经济增长极。还有学者认为,打造新型产业体系还要充分考虑制度和体制创新的配套跟进。“内在制度环境与经济转型的不匹配,抑制了要素禀赋的动态转化,使自然资本难以向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进行转化。因此,在新结构经济学的产业升级框架中,资源型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应重视与产业升级相对应的制度变迁过程”[11]。

五、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战略思路

关于这一问题,一方面必须依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12]的战略要求;另一方面要依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政策要求,紧紧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充分考虑甘肃省情和可行性,选择如下基本战略思路。

(1)按照“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政策要求,坚定实施“企业质量发展战略”和“民营企业培育工程”。根据统计,目前甘肃各种经济实体有181万个,今后的企业发展战略要以“稳定数量增长,侧重质量增长”为战略导向。要加快国有企业的资产多元化改革,加强国有企业内部与国有企业外部的混改力度,促进外资和外地民资与国有资产的融合;支持企业跨区域和跨行业的兼并,培育更多的规模以上企业;特别是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做大做强,争取到2025年,实现甘肃企业“五五目标”: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 000家、科技企业5 000家、出口企业5 000家、大中型民企5 000家、龙头企业5 000家。

(2)按照“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的政策要求,科学规划甘肃的产业空间布局,使产业体系有一个合理的基础。根据甘肃近年来产业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为判断标准,科学布局工业产业、农业产业、服务业产业。在布局时要特别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产业布局要有利于地方资源的合理开发,产业布局与资源布局高度融合;二是产业布局要充分考虑城镇化的走势,尽量保持一致;三是产业布局要有利于打造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四是产业布局能强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打造出口产业;五是产业布局要突出甘肃省大产业布局格局的形成,地方布局要有助于大格局的实现。

(3)按照“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的政策要求,找准产业短板,选对再造方向,选择“补短板,强优势”的产业发展战略。在工业方面,要围绕有色冶金、核工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加工业、出口工业等,补投资、补人才、补技术、补规模、补层次、补政策;积极论证和向国家申报国家级“有色冶金自贸专区”;下决心对现有各种园区进行整治整合,提高园区的经营水平。在创新方面,要切实落实好人才和技术政策,重点是要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在农业方面,要重点解决农村企业成长、农产品深加工、特色产品出口三大短板,在服务业方面既要稳定传统优势服务业的发展,更要在新兴服务业上实现重点突破。

(4)按照“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要求,加快建设“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依据对近年来甘肃农业产业化情况的动态分析,今后甘肃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重点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围绕“做大规模,做强技术,做优品质,做深加工,做顺销售”,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特色农业要注重多发展中高层次的技术、产业和产品;二是运用人才战略、技术创新、智能农业、节水农业、土地流转、农民转型等措施,提高生产体系的内在功能;三是加快农村企业家、农村企业、农业公司、合作社改组、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组织的培育工作,提高农民、农户和村级组织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根据近年来甘肃农村和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与经验教训,今后农村产业的打造必须坚持以企业主导的思路和模式,通过扶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成长,带动产业体系发展。

(5)按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要求,坚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工程。目前,甘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比如新能源产业开发技术、纳米技术产品、重粒子加速治癌技术、节水设备工业、智能制造、小型飞机、生物医药技术和产业、马铃薯原种技术、株状苹果技术、育种技术、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海绵城市技术等。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规模太小,比重太低,影响有限。为此,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举全省之力解决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难题;二是对全省新兴产业进行调查摸底和排队,提出具体的发展方案;三是对主要新兴产业和企业分别提出发展战略和政策支持方案;四是开放搞创新,根据条件和需要,提出与国内外合作开展技术创新的目录;五是积极跟进配套的人才和技术支持政策。

(6)按照“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要求,打造中国(甘肃)有色冶金专业自贸区。甘肃是全国的“有色冶金之乡”,镍铜钴铅锌等的资源储量在全国有色金属行业中占据一定地位,其中金川公司的镍和铂族金属产量均占国内总产量的90%以上,白银公司、甘肃稀土公司、成州公司等也是比较大的有色冶金企业。总体来判断,目前甘肃的工业中只有有色冶金产业具有一定优势。2019年,甘肃省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328.98万吨,处在全国领先水平。总体来看,不论是资源存量还是开采技术,不论是冶炼技术还是加工技术,都在全国比较领先。因此,应该围绕这方面的优势,策划申报中国(甘肃)有色冶金专业自贸区。

(7)按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要求,发展“金融+科技+信息”三大关键性服务业。要稳定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注重培育具有国际和全国影响力的高层次文化产业、旅游品牌。物流港物流线的建设,要围绕“双循环”机制构建,突出“陇货”和“甘味”产品的出省出国。同时,要特别考虑在兰州规划建设金融中心、西部信息产业集中区、西北科技城等高层次的服务业。改革农产品流通模式,打造农产品直销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数字城市、数字农村的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信息和数字产业。

(8)按照国家“一带一路”及国土空间布局的总体设计,加快建设甘肃与外部产业有机对接机制。甘肃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必须追求开放效率,使得新的产业体系有助于推动甘肃的向外开放发展。根据近年来甘肃开放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今后打造开放型产业体系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有:一是开放功能应该成为新的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产业体系不仅要健全,更要具有外向能力;二是大力培育具有出口能力的产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要着力培育外向经营能力;三是坚持以打造创新型、加工型和出口型为基本特征的大中型企业为战略重点,用做大做强企业支撑产业体系形成;四是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开发与周边省区的经济与技术合作。

六、围绕国家“黄河战略”着力打造“黄河产业”

打造甘肃的现代产业体系,还需要特别关注国家的“黄河战略”,大力发展“黄河产业”,把“黄河产业”作为甘肃现代产业体系的一部分。黄河产业既可以是利用黄河资源打造的生态产业、绿色产业,也可以是黄河流域的经济带和经济区。通过打造强大的“黄河产业”,来支撑“黄河战略”的实现。

1.打造甘肃黄河科技产业带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为甘肃投资建设了许多大学、研究机构,输送了大量科学家。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甘肃又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以这些人才为骨干,以这些机构为基础,以国家的创新政策为契机,甘肃需要以国家的“黄河战略”为背景,规划建设以兰州市为中心的科技产业带,这个科技产业带主要包括:一是兰州国家科学中心;二是兰州科技人才会聚和学术交流中心;三是甘肃沿黄科技企业布局带,重点是兰州新区和兰州高新区;四是甘肃省科技创新与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五是丝绸之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产业带。

2.打造甘肃沿黄石化产业带

甘肃是中国石油工业的诞生地和摇篮,目前的石油生产量为820万吨,加工量为2 000万吨,在国土空间布局上已经形成“长庆油田+兰州石化+玉门油田”的带状格局。建议甘肃省有关部门,积极向国家发改委、资源部、中石油、中石化等争取,使长庆油田庆阳部分的石化产业发展能够做到“产加同步”,生产多少加工多少,为兰州石化和玉门炼油再增加部分加工量,使全省的石油加工量到2025年争取达到3 000万吨,同时加快发展石化产业的下游技术和产品,培育新的石化优势。

3.打造甘肃沿黄城镇经济带

兰州市是全国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而且在甘肃省的沿黄流域,分布着20多个市州和县区的城镇,黄河干流、黄河支流区的水资源等形成甘肃主要城镇布局和发展基本条件。为此,建议根据国家的“黄河战略”部署,今后在规划甘肃的城镇空间布局时要特别关注:一是要在城镇布局、城镇产业、规划思路、城镇建设模式等方面,把黄河资源利用好,保护好。二是在沿黄各个城镇,特别是市州和县城,全面建设节水城镇,在甘肃东部建设海绵城镇,在甘南和临夏建设生态城镇。三是将城镇发展资源进行相对集中,高质量规划新城镇新产业。

4.打造甘肃黄河流域草畜养殖业

以甘南—临夏农牧耦合有机生态经济区为重点,以平凉、庆阳、天水等陇东地区为补充,大力发展肉牛肉羊养殖与加工,把甘肃打造成全国主要的肉牛肉羊“生产+加工+出口”基地。要科学选择养殖模式,高效运用舍饲和轮牧方式,扩大草业面积,使甘肃的肉牛肉羊存栏数到2025年分别达到500万头和2 000万只,跻身全国前列。同时,大力推广大公司养殖模式,到2025年,培育国家级和省级龙头养殖企业数量突破100家。积极支持草食畜牧业大公司之间的兼并重组,培育大型养殖公司、出口公司,争取到2025年有几家上市公司。

5.打造甘肃沿黄生态产业带

甘肃有非常好的生态产业资源和环境条件,一定要利用“黄河战略”,进一步提升发展层次:一是发展森林生态产业,包括退耕还林、林下经济、林区养殖等,甘南、陇南、庆阳市是重点区域。二是大力发展草产业,改良品种,扩大面积,公司运作,河西重点发展人工种草,陇东重点发展梯田种草,争取到2025年达到5 000万亩以上。三是发展冷水养殖业,在甘南、临夏等高原冷水区、陇东支流区,支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四是发展灌木经济,如枸杞、沙棘、酸枣等。五是发展特色养殖和特色种植,比如百合、中药材等,配合发展加工业,延长采用链条。

6.打造甘肃沿黄高效农业产业带

甘肃沿黄河干流有913千米,有大量的河谷区、支流区、台地区等。建议按照黄河干支流区域的分布特点,将高新技术和先进生产经营模式融入农业生产,发展沿黄节水农业、温室农业、高效农业、出口农业、旱作农业,大力推广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无土栽培、智能管控等技术措施,支持膜下滴灌、管灌、垄膜沟灌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发展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培养千亿元龙头产业基地,将甘肃的沿黄流域做成全国高效农业、节水农业、旱作农业的技术示范区。建议向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增加对甘肃的沿黄提灌和引灌项目。

7.打造甘肃沿黄“工业三废”集中处理产业示范带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国家已经在甘肃沿黄流域布局了200多个工业项目,形成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工业区,目前这些工业区发展的一个大瓶颈就是“工业三废”处理体量大,成本高,难度大。根据对多个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和经验研究,要处理好“工业三废”,必须采取城市功能分工做法,人口区与企业区在空间上分开,治污集中解决,政府要在政策上扶持大型废物处理企业。为此,建议在“十四五”规划时期,甘肃省的大中城市全面推广城市功能分工、工业“三废”集中处理的做法,在全国率先建立工业企业生产与“三废”分离处置模式。

8.打造甘肃沿黄文化旅游产业带

黄河甘肃段具有大量珍奇稀有的黄河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资源。一是要把黄河生态大保护与资源大利用科学融合,围绕生态保护发展黄河生态旅游产业,围绕非遗保护发展黄河文化旅游产业。二是以甘南黄河湿地、临夏黄河三峡和景泰黄河石林等为重点,着力打造“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发展黄河源头湿地旅游、黄河三峡休闲旅游和景泰黄河石林景观旅游。三是在兰州规划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推动“长城、长征、黄河”的一体化建设。四是实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民俗非物质文化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促进沿黄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甘肃体系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