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多变换,形象自丰满
——摭谈如何写“活”人物

2021-12-28 18:02陕西韩延明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1年3期
关键词:孔乙己

陕西 韩延明

目前的作文教学与写作训练,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在文体上重议论文轻记叙文。不少师生认为议论文有固定的“套路”,便于教学与写作,而记叙文没有现成的模式,难以把控。因此,记叙文写作几乎成了荒漠区,以致写童年不真、写家庭不亲、写社会不深。高考作文中记叙文难得一见,出彩的记叙文更是凤毛麟角。记叙文写人,务求血肉丰满,形神兼备,用言谈举止、一颦一笑塑造人物形象,感染读者。

写“活”人物,就要让人物“形象丰满”,可以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使之生动鲜明,有层次感和立体感。透过文字,人物的音容笑貌、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能清晰地浮现在读者眼前,具有丰富的内涵,从而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笔者认为,写“活”人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肖像素描,刻画外形

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精准描绘,生动勾勒,通过人物的外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风貌和思想品质,以“形”传“神”。肖像描写往往着重于对人物的面容、身材、服饰等进行描写,借以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风度和神韵。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善于捕捉人物的形象特点。在写作时善于围绕主题刻画最有特点的地方,突出“此我”非“彼我”,彰显个性。如《红楼梦》里这样描写王熙凤的外貌: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乍一看,“丹凤眼”“柳叶眉”“粉面”“丹唇”,王熙凤俨然是个美艳的贵妇人,但细细品味这段描写,却不尽如此:从服饰上看,满身珠光宝气,难脱俗气、张扬和贪婪之嫌;“三角眼”“吊梢眉”,正是刁钻、狡黠、泼辣、狠毒的标志;“威不露”“笑先闻”,说明她霸道心狠,精于算计。通过外貌描写,给读者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是一个集美貌与尖酸刻薄、狠毒阴险、贪婪狡诈于一身的复杂形象。典型的外貌描写,就像一个鲜明的标签,人物性格不言而喻,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优秀作文《学霸是这样炼成的》有这样一段对“学霸”的描写:

上学期,班上转来一个女同学。脸蛋儿圆圆的,白里透红,眼珠儿水灵灵的,扎一个马尾辫,发卡上缀着个布巾做的蝴蝶结。穿一件早已过时的花格衬衫,颜色暗淡,十分陈旧。令人费解的是,大热的天,她也总是扣上袖口、领口的扣子,生怕露出一点儿肌肤给我们看见。

“圆圆的”脸蛋、“水灵灵的”眼珠、“马尾辫”“蝴蝶结”,一看就是个美丽可爱、聪明睿智、招人喜欢的小姑娘;“过时的花格衬衫”,看似是写女孩不修边幅,实则表现出女孩生活的俭朴和学习的专心;大热天扣扣子,让人想到性格的内向,也设置了悬念。通过“相面”,读者对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而读完全文,不出所料,这是一个天资聪颖、不喜交流、一心向学的勤奋、谦虚的女孩。而对她冲进火海救小孩这件事的补叙,揭开了“大热天也要扣扣子”的真相,人物形象愈加高大丰满。

外貌描写不一定面面俱到,有时围绕主题精心做好“特写”,往往一“点”传神,使人经久不忘。鲁迅那极像隶书“一”字的胡须,尽显其刚直不阿、坚强冷峻的性格;祥林嫂那变化不定的眼神,写尽其境遇的曲折、生活的落魄、结局的麻木绝望……

请看优秀作文《一双手》中一段对“手”的特写:

我们见面和平常采访一样,礼节性地先握手。在两只手握到一起的一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像是半截老松木!我低下头去看。翻过来看手心,掉过去看手背。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路又深又粗,染着黑土色,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浑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蔗。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这段文字只写了“手”,细致刻画了纹路、掌面、手指、指甲,这双手干裂、宽大、布满老茧,让读者深深感受到这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手,一双勤劳的手,凸显了人物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二、语言描写,闻声知人

人物的语言最容易“泄露”人物的性格。因此,听其言,就可以揣摩其心理,洞察其性格,分析其形象,判断其品质。语言描写要突出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心理活动、文化程度、思想感情等众多不同特点,做到言为心声,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容;要把握不同人物的语言特色,避免众口同腔。《水浒传》里写李逵初见宋江时说,“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这就非常符合李逵粗鲁、直率的个性;高尔基《童年的朋友》中“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声点说”这句话,把一位既严厉又慈爱的外祖母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来欣赏鲁迅先生对孔乙己语言的精彩描写: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孔乙己硬要把“偷书”说成“窃书”,“窃”与“偷”意思相同,但色彩不同:“窃”字文雅,“偷”字俗气。孔乙己不愿别人用低俗的“偷”来描述他这个高雅的读书人,极力说得冠冕堂皇,刻画了一个虚荣心极强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极力表现自己的儒雅之气。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一个善良却卖弄斯文、迂腐可笑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优秀作文《最家常的语言,最浓郁的爱》中,当林妈妈要给林爸爸买夹克时,对林爸爸的两处语言描写:

对价格:

“那是商场玩把戏骗你们妇女儿童呢!谁知道那衣服原价多少,万一原价只有500块呢?还多赚你100呢!买了这么多年东西了,还是一点都不理智。”

对自己:

“人家周老师衣服比我还少呢,人家和我一样,靠才华而不是靠衣服打天下。再说了,咱家房贷还没还清呢,花钱悠着点!”

当林妈妈谈到给女儿买运动服时,林爸爸说的话:

“为什么不买?”“女孩子嘛,哪个不爱美!”“978元,不贵,你也不想想,这衣服是什么牌子呀!明天带丫头去试试,合身就买!”

同样是买衣服,林爸爸的夹克600多元,他嫌贵;女儿的运动服978元,林爸爸认为不算贵。不同的语言,凸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彰显出浓浓的父爱。“人家周老师衣服比我还少呢”这句话显然是一种托词,表现出林爸爸生活简朴、勤俭持家的形象。

三、动作描摹,尽显人品

动作是人物外在行为的直接表现,最能反映人物的性格。通过动作描写,可以凸显人物的身份、处境、状态、品质等,使人物形象丰满、清晰,令人过目不忘。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都不乏对人物动作的生动描绘:《水浒传》中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武松机智灵巧的“一闪”“一躲”“一闪”,两组扣人心弦的动作,把“武松打虎”的场面描写得活灵活现,惊心动魄。再如孔乙己慢慢排出九文大钱,范进中举后的疯癫,别里科夫对自己的层层“包装”,无不入木三分。正如契诃夫所说,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出来。

朱自清在《背影》里这样描写父亲买橘子的情景: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段描写接连使用“走”“探”“穿”“爬”“攀”“缩”等动词,极力描绘父亲艰难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买橘子的情景,每一个动作都倾注了父亲对“我”满腔的爱,突出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爱护之情,慈父形象愈显高大。

优秀作文《修钟》,写的是修表匠老王的故事。当徒弟修好了乾隆帝的音乐水法钟前来交差时,老王觉得还不够完美,他认为此表还大有文章可做:

老王拆了钟表的上盘,用铁丝将装饰品和钟内的传导系统一一连接起来,将银箔尾端捻做银丝扣于支轴之上,再取银丝上连纺车、风车,合上上盘后,老王双目含笑:原本沉寂之物此时动了起来!

在刻画人物时,作者连续使用“拆”“连”“捻”“扣”“取”“合”等动词,生动展现了老王师傅娴熟、高超的修表技能,表现了他勇于创新的性格特点,人物形象生动饱满。

四、描绘神态,顾盼生辉

神态是指神情、姿态,主要指人的脸部动作和变化。人们常说,脸是人的情感的晴雨表。神态与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关系极为密切。人物内心的所思所想往往在面部表现出来:心里高兴,就喜上眉梢;心中担忧,就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眉头紧锁……描绘神态,就是通过描摹人物富有个性化的细微的面部表情,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描绘人物的神态,重在通过神态的细微变化洞悉人物内心。同样写笑,“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抿着嘴笑”表现内心的羞涩;“歪起嘴笑”表示不怀好意;“哈哈大笑”表现人物的豪爽或痛快……神态描写是为了刻画性格,不能随心所欲。

我们来看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神态描写的精彩片段: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涨红了脸”“青筋条条绽出”,突出了孔乙己对他人的嘲笑十分在意,显示出他“死要面子”的特点和对于他人戳穿自己谎言的恼怒;“脸色渐渐复了原”写孔乙己借酒壮胆,极力掩饰,内心趋于平静;“不屑置辩的神气”表现其自命清高的傲慢;“颓唐不安”“笼上了一层灰色”则表现了因无缘功名遭人奚落的羞愧、沮丧和绝望。一连串的神态变化,把孔乙己复杂的心理、多变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

五、心理流露,揭示品质

人的身份不同、处境不同、性格不同,一定会有复杂多样的心理活动。它就像无声的语言,是了解人物的有效途径,是展示人物特点的绝佳平台。心理描写便于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因此,心理描写成为刻画人物不可或缺的方法。

心理描写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就高考作文而言,实用而常见的是内心独白,即人物以自言自语的形式,呈现所思所想,吐露自己的心声,使读者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托尔斯泰的《穷人》中这段描写: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文章以内心独白的方式,描写桑娜的内心活动:她一面操心着家庭生计,一面又担心丈夫的安危,虔诚地向上帝祈祷,求上帝保佑丈夫平安归来。面对苦难,桑娜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坦然承受,保持着感恩之心。这段心理独白折射出桑娜淳朴、善良、勤劳的高贵品质,塑造了一个物质贫困而精神富有的美好形象。

梦境也是高考作文较为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它往往是人物某种强烈心理活动的集中表现,以特殊的形式揭示人物的所思所想,凸显人物性格特征。如《红楼梦》“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描写:

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又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

这段文字所写的梦中情景,是宝玉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凸现了宝玉对处于社会底层的戏子蒋玉菡、丫头金钏儿的关心体贴,彰显了宝玉的个性,一个蔑视封建礼教、渴望自由平等的形象跃然纸上。

六、细节特写,以小见大

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一举一动进行细致入微的描摹,以小见大,凸显人物形象特征。没有生动的细节描写,文章的生命力就会大大削减,人物形象就会失去血肉和神采,显得苍白无力。若要使所写人物在读者心灵上留下烙印,就必须注重以细节取胜。

写好细节,就必须细心观察生活,捕捉人物的一举一动,描写时须求“真”求“细”。“真”就是忠于生活,符合生活实际;“细”就是细腻,抓住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典型细节,在“小”“深”和“特别”之处精雕细刻,尽情挥毫泼墨。

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

当本堂神父来给他做临终圣事的时候,他那双显然已经死去几个小时的眼睛,一见银制的十字架、烛台和圣水壶,忽然复活,目不转睛地盯住这些圣器,鼻子上的那颗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当教士把镀金的受难十字架送到他的唇边,让他吻吻上面的基督时,他做了一个吓人的动作,想把它抓过来,而这最后的努力耗尽了他的生命。

临死前的葛朗台一看到“银制的十字架、烛台和圣水壶”,“目不转睛地盯住”,肉瘤也最后“动了一动”;当教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的唇边时,他竟然疯狂地“想把它抓过来”,最终一命呜呼。精彩的细节描写,使葛朗台这一贪吝成癖、嗜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叫绝。

猜你喜欢
孔乙己
《孔乙己》中冷漠的“小伙计”与温情的“我”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孔乙己》中的“钱数”
孔乙己之死
孔乙己之死
孔乙己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