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2021-12-28 12:30
岭南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外语思政思想

肖 洒

(深圳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一、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高校外语课程范围广泛,涵盖了从各类外语专业课(比如英语的综合英语、英美文学、英语视听说等,以及日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等各类语种)、 学科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大学英语到硕士生以及博士生的公共英语。因此,外语课程可以说是高校里涵盖面最广、受众最多的课程之一,在该课程全面系统地实施课程思政教学不仅意义重大,更是刻不容缓。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高校外语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二、外语教育的重要意义

2013年,习近平在中德语言文化交流座谈会上指出:“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学会不同语言,才能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进而客观理性看待世界。”[3]外语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掌握不同语言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沟通,促进世界文明的彼此包容、和谐共生。其二,外语教育是建构我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基础。作为一个致力于改革开放、致力于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解决方案”的泱泱大国,中国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重视外语教育,既能让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互学互鉴,也有助于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传递中国精神,从而让全世界更客观地、全方位地了解中国。其三,能为全球治理培养大量懂专业、懂语言的复合型人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各行各业今天的发展和外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没有外语专业教育,就没有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4]外语教育增加了政府效能和国家竞争力,提升了国家和全民的整体外语能力,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外语人才,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我国有超过4.1亿人学过至少一种外语,近3.9亿人具有不同程度的英语能力。[5]教育部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在校人数共3031.5万人,除了外语专业课程,大学英语和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是所有学生必修的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涵盖面广,受众多。因此,在外语课程里全面系统地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意义不言而喻。这既有助于将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之中,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者的重要途径。

三、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思政课程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课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方式,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课程思政则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指在大学专业课程(非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行为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即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知识传授过程中,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前行、相得益彰,共同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它们所承载的育人职责、价值观、目标和使命都是一致的,因此具有一致性。然而,两者的侧重又有所不同。思政课程的政治思想内容是直接的、硬性的和显性的,理论性较强,课程思政则是以专业课、通识课、实践课及其他课程为载体,发挥它们的德育功能,将原有思政课程单一的、抽象的课程式教育向立体的、多维的、全方位的综合德育模式转换,有效地打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孤岛”困境,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将其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融汇贯通,实现知性教育与德行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统一。作为思政内容理想的载体,与思政课程相比,专业、通识等课程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独到优势。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有着一致的学术爱好,交流更为频繁,容易建立起彼此信任的亲密师生关系,情感上也更易达到共鸣;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常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因此,以专业、通识等课程为媒介,教师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文情怀娓娓道来,更能起到水到渠成、润物无声、化盐于水的作用,让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做到真信真用。

(一)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守好意识形态阵地、解决“为谁培养人才”的问题

互联网革命不仅是一场信息科技的革命,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革命,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迭代演进更是大幅提升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容量,进一步增加了人们与网络的黏性。以“0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已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根据第 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 9.04 亿,其中,大学生占比位列前茅。[6]2019年中国青年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1.56%的大学生每天手机上网时间超过5个小时。网络化成长经历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叠加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总是充满着现实与虚拟的交织,拥有与过往完全不同的生命体验和社会化认知。互联网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局限,成为当代青年学生思想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场所。不同的政治立场、文化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以及各种暴力、色情、低俗信息和消极思想云集网上,渗透并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些不良信息往往披着华丽的外衣,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而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成熟的关键阶段,知识体系的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且好奇心强,容易被新事物所吸引,被负面思想所占据。

外语教育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首先,外语是用来学习先进的科学、经济和信息技术等知识的必备工具。然而,不负载任何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纯粹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因此,外语教育本身就肩负着帮助大学生识别与过滤不良信息、提高意识形态安全意识、构建思想上的防火墙的责任。其次,外语教育也关注专业的人文性,即以外国的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思想、哲学以及伦理道德等为讲解对象,因此,只有加强外语教育中的思政因素,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才能做到在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前提下,对国外文化有选择性地引进、吸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吸收对自己有益的、适合本国发展的文化;才能培养大学生们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从而成长为既胸怀祖国又放眼世界、既洋为中用又不崇洋媚外、既学贯中西又拥有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外语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

语言不只是交流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思考的延伸。从本质上看,外语学习就是一个跨文化学习与体验的过程。[7]然而,掌握目的语文化仅仅是外语教育的目标之一,另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深刻理解母语文化,并能够以外语的使用习惯向其他国家进行传播,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主要是关注目的语的文化导入,忽视了本族语的文化教育,忽视了外语作为一门课程对学生认知能力和精神发展所起的作用。同时,作为从小就大量接触外来文化的当代大学生,不乏盲目模仿、推崇、宣传目的语文化者,甚至将母语文化视为过时、落后的代名词,片面追捧西方一切价值观。中华文化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发展的血脉,也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毫无疑问,外语教育中母语文化的缺失会导致大学生既不能领略中华文化的优秀精髓和内涵、看清中华文明的优越性,从而缺乏文化践行的自觉性,也不能用目的语来正确地表达中国文化,顺利地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转换翻译,更无法科学系统地认识祖国和民族的本质和作用,从而产生爱国主义情怀。因此,要改变外语教育中本土文化失语的现象和“西学东渐”这种单向度的文化传播方式,就必须在外语教育中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中心,将坚守中国立场、弘扬中国文化作为工作开展的基础,以思政内容为道、专业知识为术,以道统术、以术传道,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多更好的中国声音,向世人讲清道明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与此同时,外语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还有助于我国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8]450毫不夸张地讲,外语既是国家发展的硬实力,也是国家昌盛的软实力,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能力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强弱。外语教育只有进一步明确国家利益导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从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素材、汲取养分,将其中的有益思想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才能帮助当代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自己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以语言为媒介,自觉、主动、有效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给全世界;才能使他们深化文化价值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真正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专业人才。

(三)外语教育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师德建设和纯洁教师队伍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9]高校教师不仅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是大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他们心灵的守护人、人生引路人,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道德观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师先修德,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平、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因此,高校教师要把政治素养、思想道德修养作为重中之重,放在首位。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首先就要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引导教师自觉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增强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10],将强化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作为首要任务,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指明了方向。教师被誉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其言行举止皆是影响学生成长的无形力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站在时代前列,具有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德,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自觉、自愿地把国家和人民对教育的要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将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师必须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的知识、有仁爱之心,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更需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外语教育开展思政课程建设对外语教师而言是提升自我政治意识和文化素养的良好契机。“教人先教己”,教师既是教育者,同时又是研究者、学习者。在挖掘各类外语课程中的育人素材、梳理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时,外语教师可以再次领略和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他们提升中西文化融汇贯通的能力,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有助于外语教师不断地厚植爱国情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我们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有助于他们保持敏锐的时代感,关注社会、关注国际形势,自觉、主动地发挥自身外语优势,更好地宣传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成为一支国家和人民满意的忠诚、纯洁、有担当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四、结语

对一个国家而言,外语教育是其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明显的国家政策导向。早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这项任务之所以重要而迫切,将其放到国际舆论的大背景中来看就很清楚了。国际舆论格局是西强我弱,西方主要媒体左右着世界舆论。在这样的格局中,我们往往是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这个问题要下大气力加以解决,要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种局面有所改变,国际上关于中国的正面、肯定的舆论有所上升,但负面舆论依然不少。[11]外语教育不能只是帮助中国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单行道”,更肩负着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认知认同、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家形象、化解那些别有用心的境外势力制造的“中国威胁论”等负面国际舆论的历史使命。外语教育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课程思政是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问题的必备条件,也是充分开掘、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解决外语教育中本土文化失语的有效手段。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教师要突破狭隘的专业视角,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厚的文化知识、更广大的胸襟,不仅有“才”,更要有“德”,只有德才兼备、心系民族、心怀国家,才能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才能将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与人文精神水到渠成、润物无声地传播给青年学生。

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不能仅仅流于表面,要通过搭建课程思政教学交流互鉴平台、组织开展各类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外语教师与思政教师组成教师共同体等方式,将外语课程与思政内容有机结合、融合贯通,达到“1+1大于2”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处于关键形成期的大学生们树立“四个自信”,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培养其世界意识和人文精神,将弘扬祖国文化的意识根植在心中,最终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外语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