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本有效阅读的思维策略

2021-12-28 07:20四川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学类选项试题

四川 补 中

高考文本的有效阅读,是指在高考考场上,以合适的阅读速度正确阅读文本和试题。这里的文本既包括阅读材料,也包括需要回答的题干文字。阅读速度即阅读时间的多少,正确阅读指试题回答的正确率。用时少,速度快,正确率高,就是有效阅读;反之,就是低效或无效的阅读。高考文本有效阅读的思维策略,是指为减少阅读耗时,提高阅读速度,同时提高答题正确率,在思维上应该采取的策略,包括采用优化的思维路径、方法、技巧等。

有效阅读,从显性的效果看,能直接助力提高考试成绩;从隐性的效果看,能提高阅读速度,减少阅读耗时,让阅读者有更多的时间去扩大阅读面,以拓宽眼界,丰富阅读积淀,不仅能提升阅读品质,还能提高考试成绩,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增加生命的厚度和精彩度。因此,掌握高考文本有效阅读的思维策略,提高阅读能力,改善考生的高考文本阅读状况,使其获取更好的考试成绩,其意义是重大而显著的。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研究高考文本有效阅读的思维策略:

一、依据体式的思维策略

依据体式的思维策略,是指我们在阅读高考文本时,要依据不同体式文章的特点进行阅读,将目光聚焦到文章的文体特点上,以增强阅读的针对性,提高阅读的有效性。从体式看,高考文本有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文言文和古代诗歌作品等。这些不同类别的文本各有其体式特点,依据它们各自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阅读思维策略,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述类文本的特点是说理性和逻辑性,有明确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语言精确,语意显豁。在阅读时,要聚焦它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有哪些,运用了哪些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哪些地方体现了论证语言的精确性。

实用类文本的种类有很多,如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等,不同种类的实用类文本各有不同的文体特征,但总体来看,实用类文本具有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等特点,语言既准确又生动。在阅读时,要聚焦它的实用性特点,聚焦它所传递的知识,包括概念、特点、构成、用途、意义等,以及作者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阐释对象的。

文学类文本最鲜明的特点是想象性和虚构性。我国流行的观点认为,文学作品根据体裁划分,主要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类,其文本语言具有多义性和丰富性。阅读文学类文本,关键要聚焦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等方面。高考主要考查的文学类文本是散文和小说。阅读散文,关键是要披文入情,也就是通过作品所写的人、事、景、物,触摸作者的情怀和心灵。传统小说理论认为,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来表达某种意义,现代小说理论则特别突出小说的故事性。故事要有人讲,讲故事的人是谁,这个人怎么讲故事,这就是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方式问题。故事中有人物,人物有扁平的,有圆形的。小说是虚构的,因此小说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环境往往有隐喻性,甚至整个故事都是象征性的。阅读小说,需要把握人物的特点及其塑造方法、情节的发展及推动要素、环境的特点及作用、故事叙述的视角及效果等。

文言文的基本特征是文言,它是以先秦语言为基础的书面语,而先秦语言的语音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与现代汉语有差异。因此,读懂文言,尤其是读懂它与现代汉语的差别,是文言文阅读的重中之重。就全国卷而言,考查的文言文都是古代人物传记,读懂古代人物传记,主要在于明确传主是谁,一生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这些事件表现了传主怎样的品格特点,以及作者对传主有何评价等。

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是用凝练的有韵律的语言抒情言志。构成诗歌的基本要素是意象,有的诗歌意象是单一的,有的诗歌则有多个意象;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意象上,营造出意境,以感染读者。因此,阅读诗歌需要关注五个问题:描绘了什么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的效果怎么样,抒发了什么情感。弄清楚了这五个问题,也就基本读懂了诗歌作品。

高考文本具有多样性,其意图就是在不同文本的阅读转换中,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素养。文本类型不同,需要的思维方式就不同。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需要的是逻辑思维,阅读文学类文本、古代诗文需要的是形象思维。我们依据不同类别的高考文本在体式上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相应的思维策略,能有效契合文本自身的特点,无疑将迅速抓住各类文本的本质,提高阅读效率,实现有效阅读。

二、题目导向的思维策略

我们这里所说的题目导向有两层含义:一是先读文章标题再读文章,二是先读试题再读文本。

先读文章标题再读文章是我们阅读的常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全国卷的文章题目所在位置有两种情况:文学类文本和古代诗歌作品的标题在文本前,是标准格式,而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言文的标题常常在文本后,是变式。笔者认为,不管文章的标题在什么位置,考生都应先读标题,而绝不能因为标题在文本后面就后读标题甚至不读标题。

先读标题的意义在于,可以迅速明确阅读的关注点,暗中调动我们的知识储备,以助力考场阅读,提高阅读效率。论述类、实用类文本的标题常常能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如2020年全国卷Ⅰ:论述类文本《“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读过标题我们就会知道,文本的主要内容谈的是“孝的意义”;实用类文本三则材料标题中都有“新基建”,读过材料标题,我们可以发现,这次实用类文本考查的话题是考生比较陌生的“新基建”;文学类文本的标题常常包含文章的人物、事件、环境等相关信息,如《越野滑雪》,标题就交代了事件和环境,而作者“[美]海明威”的标示,可以让我们暗中调动关于海明威的知识储备,甚至联想到他的《老人与海》和“冰山”理论,并以此帮助我们阅读这篇小说;文言文后面“节选自《宋史·苏轼传》”几个字,告诉我们考查的对象是宋代人物苏轼,我们可以立即联想到关于苏轼的一些知识,比如他的一些著名作品,以及乌台诗案等历史事件。

先读试题再读文本,可以使考生快速聚焦文本中与试题有关的信息,减少干扰,也减少回读文本的时间。在具体操作中,对既有主观题又有客观题的文本,如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我们可以先读主观题,明确主观题的考查点,在后面的阅读中将主观题答题信息圈画出来;然后一边读文本,一边读客观题选项做客观题;最后做主观题。一遍下来,读完文本,试题也做完了。

文言文阅读的概括分析题一般按照文本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设置,所以要充分利用文意概括分析题的选项内容。先读A选项,再按文本内容的先后顺序读一部分文本,并完成对A选项的判断;然后按这种方式依次读其他选项,并完成对选项的判断;若此时已有答案,则放弃阅读其他选项,若无答案则继续。文意概括题完成后,可以基本理解文本的内容,再来依次完成其他文言试题,效率自然提高。

对只有客观题的论述类文本,我们采取一段对应三题的思维策略,即阅读第一段文字,依次对应阅读1、2、3题的A选项的内容;阅读第二段文字,依次对应阅读1、2、3题的B选项的内容。以此类推。读每一段文字,都对应阅读1、2、3题的相关选项的内容,若文字与选项相关就判断,若无关就跳过。这样一遍下来,基本能够做完论述类文本的三道题。这样做的依据在于论述类文本三道题的选项基本按照文本论述的先后顺序排列。按照这种一段对应三题的思维策略,可以节省大量回读时间,甚至完全不必回读即可完成答题,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三、1分题1分钟的思维策略

这条策略的含义是,高考试题总分是150分,规定的考试时间是150分钟,刚好是1分题1分钟。我们要努力在1分钟内做完1分的题。举例而言,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分值是9分,我们就应该在9分钟内完成,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卷作答。

这是否可行呢?我们看一组研究数据。有研究者对高三学生有效阅读情况进行了(速度×理解率)调查,结果显示:超常组平均每分钟295字,普通组每分钟200字。我们以2020年全国卷Ⅱ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为例,文本加试题共计1 821字,按超常组计算,阅读这些内容约需6.18分钟,按普通组计算,约需9或10分钟。也就是说,给定的9分试题,一般考生是能够在9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的,而对部分超常学生而言还有近3分钟的富余时间。2020年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文本加试题的字数,全国卷Ⅰ是1 652字,全国卷Ⅲ是1 767字。由此来看,2020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的试题,全国卷区的考生是能够在9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的。

由此在一般情况下,考试时语文学科应做到1分题1分钟,才是有效阅读,否则就不是有效阅读,更不是高效阅读。当然,这是大致的情况,有效阅读能力强的考生可以提前完成,而对部分阅读速度慢的考生而言,就应加强训练,提升阅读速度,不能在一道题上耗费过多的时间,而影响阅读其他文本的时间,每一个文本都要做到基本均衡地有效阅读。

四、改变不良应试习惯的思维策略

从平常考试情况来看,不少考生存在不良的应试习惯,比如在一道题上耗时太多,以为能够慢工出细活,殊不知不能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有效阅读,影响考试心态,耽误其他试题的完成;有些考生则是把整卷的选择题都做完,然后再做主观题,浪费时间;有些考生拿到试卷,就从文本开始阅读,对试题的关注不够,阅读效率不高,难以实现有效阅读;不少考生没有充分利用文言文的文意概括题,把一个能有效降低文言文阅读难度的支架抛开,导致很难读懂文意,影响作答;等等。

这些现象的产生,源于考生的不良应试习惯和错误的思维策略,导致阅读的有效性降低,很难取得高分。这些低效的应试习惯必须及时矫正,回到我们倡导的有效阅读的思维策略上来。

五、高考文本有效阅读思维的训练路径

1.扩大阅读量

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看,有效阅读能够实现的重要依靠,是阅读者的心理结构中预存有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词汇、图式等背景知识,而词汇量的增加,图式的丰富,可以提高阅读者译码的自动化水平;译码的自动化水平越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就越强,阅读就越是有效。扩大阅读量,自然有助于增加词汇量,丰富图式,促进译码自动化,进而实现有效阅读。

从阅读实践来看,扩大阅读量,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认识,认识水平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在新的水平上不断阅读,进一步丰富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高,取得优秀的考试成绩自不待言。如201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成绩148分的孙婧妍,她说:“在高考前的那个学期,为了保持语文学科的感觉,每天我至少要抽出一个小时来读书。”她的148分是怎么来的?毫无疑问,与阅读量有很大的关系。

2.拓宽阅读面

扩大阅读量不能盲目,不能在同一类文本上单一扩大阅读量,如专门阅读大量小说。单一的阅读量扩大,锻炼的只是思维的一个方面,如小说阅读,更多发展的是形象思维,却不利于培养抽象思维,而高考文本的类型是多样化的,既有需要形象思维的文学类文本,又有需要抽象思维的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孙婧妍同学曾说,“我读文学、历史、哲学、时事、文艺理论……”“教室后面的窗台上堆满了我带到学校的各类书籍,有时候抽出一本会造成大规模的坍塌,尼采压在泉镜花上,紫式部淹没在赫胥黎、刘勰和纪伯伦里……”。须注意的是,她这里说的是各类书籍,是名著而不是流行的快餐读物,尼采是德国哲学家,泉镜花是日本小说家,紫式部是日本平安时期的作家、诗人,赫胥黎是英国作家,刘勰是中国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家,纪伯伦是诗人、画家、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

3.定时训练

高考文本的有效阅读是一种能力,必须进行严格的训练才能形成。

训练须定时。定时的意义在于战胜思维惰性,集中注意力,激活思维的敏捷性,实现有效阅读。

训练有多种方式。既可以是单一文本的专项阅读训练,如用时9分钟专门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用时15分钟专门训练文学类文本阅读,也可以是文本组合训练,如用时36分钟进行三种类型的现代文组合训练,用时34分钟进行文言文、古代诗歌、名篇名句默写组合训练,等等。

训练要增强针对性。如文言文阅读,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先读文意概括题,再由题到文,依次完成其他试题;论述类文本阅读,可以训练一段对应三题的答题流程。

猜你喜欢
文学类选项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文学类文本“文本二”的前世今生——“八省联考”卷《国文教员》点评题命意溯源
抓住文本细节,把握形象特征
——文学类文本人物形象概括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文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