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云
【摘要】在信息时代,网络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同样走进了学校和课堂。在这个全新的时代,教师要懂得去掌控网络,更好地应用它,才能让它为教育教学服务。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难以发挥出网络资源的教育价值。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语文课堂,做好网络资源的挖掘与灵活应用,为小学语文课堂赋予活力与生机,从而提升课堂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网络资源;优化教学;优势;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01—0072—02
与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和模式相比,将网络资源应用到语文课堂上,能够赋予语文课堂更多的活力与生机,一改原先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一、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网络资源的优势
将网络资源应用到语文教学当中,能够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与时俱进,更符合新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网络资源的应用是丰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有效途径,恰当应用网络资源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拓展,带领学生对背景知识进行了解,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加深学生印象、便于学生理解的目的。
1.为课堂注入活力。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对当前的语文课堂提出了意见,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总是一个模式,课堂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很容易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而网络资源包含丰富的文字和图片以及影像,将原本枯燥的文字转变为生动的形式,能够更加直观地将课本内容展现给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带给学生更真实的情感体验,对激发学生兴趣与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有着活跃课堂氛围和丰富教学内容的作用。而且,音乐和影像以及图片可以起到渲染环境的作用,能够真正打破课堂的限制,更好地引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开展语文学习和探究。学生在这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充满对语文知识探索的热情[1]。
2.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动力。教师可利用网络开展课堂教学,改变原先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学会自己动手去搜索和探究知识内容。这样一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赋予学生学习动力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做好学习内容的合理安排和学习方法的灵活运用,更好地掌握知识获取与探索的方法,对提升学习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将网络资源应用到作业布置这一方面,能够丰富作业类型,更突出了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锻炼和培养,从而在新颖、开放的作业课题中,发挥出学生的综合探究与创新能力,符合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2]。
3.丰富教学形式。教师将网络资源应用到教学活动中,能够起到丰富教学形式的作用。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及时交流。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学习能够转变为一个动态过程。首先,计算机能够承载较多的教学信息,不仅能够接收学生所传入的信息,还可以快速进行判断和分析,更好地引领学生强化记忆与深入思考。其次,对学生来说,通过快速做出判断与分析,学生能够及时知道反馈结果,得到鼓励与帮助,从而能够提升评价的互动性与及时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再次,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学生想要快速获取所需的资料内容,是离不开小组合作的,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中,学生可以在和谐友好的探究氛围中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探究能力。
二、借助网络资源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1.利用网络,找课堂教学结合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但如果没有把握好时间节点,随意使用网络资源,就会适得其反。所以在应用网络资源时,教师就必须突出重点,借助网络资源,以视频的形式把抽象的内容生动地展示给学生[3]。以五年级下册的《白杨》为例,这篇课文中“爸爸在讲述白杨时也在表达着自己的内心”,很多学生并不理解这句话。这是因为大多学生没有去过塞外边疆,对当地的情况不够了解,所以看不到、感受不到边疆建设者的付出和辛苦。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搜寻一些有关边疆劳动者的电影或图片,把这些资料和文章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就很容易了。
2.利用网络,创设教学情景。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的个性,由于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于色彩鲜明的图片、视频、动画比较感兴趣。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寻找图、音、视频,创设问题情景。这种方法能够达到声情并茂的情景效果,让学生有更多真实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把握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4]。以六年级课文《草原》为例,教师要想营造出作者表达的那些意境,就要寻找有关草原的视频。视频中的碧水蓝天,配上马头琴的音乐,放牧人和遍地的牛羊能够直触学生的心灵。这种方式也能够清晰地展示作者表现出的意境。
3.借助網络资源,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中的声音、图片、文字、视频,以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学生呈现直观的信息,这样也能够营造较为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更多学习的兴趣[5]。以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节课为例子。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已经去过了西沙群岛,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看到过这地方,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完全没有见过西沙群岛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先从网站下载一些比较优美的音乐,一边播放,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这篇课文,或者是直接寻找一些朗读的资源。在阅读之后,可以直接为学生播放一个有关西沙群岛的旅游介绍视频。这样学生就能够有更多身临其境的感觉了。这种方式能够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学生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
4.借助网络资源,发散学生思维。学生如果拥有发散思维,就能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发散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当前有很多小学生存在着定势思维,不敢大胆地探索,不敢尝试其他的学习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二年级学到的《司马光》为例子。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司马光,那么在当时你会怎么做呢?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来模拟小孩掉进水缸的情景,之后让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式也能够营造较为活跃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可以利用动画直接演示救人的整个过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编故事,也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快速地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观察能力。
5.借助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活动的机会,还是以《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为例子。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并把这些资料搜集在一起。这些资料可以是其他作家的文学作品、摄影作品、绘画作品等等。这种方式能够由课内朝着课外延伸。这个过程,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能够拥有信息资源的概念,从而认识到了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之后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利用网络资源开展阅读学习等多项活动。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放到互联网平台上展示,例如日记、习作、绘画等等。这个过程,学生能够逐渐地掌握获取网络资源的方法,在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是想要了解更多知识点时,也能够更加主动地探究学习,获取知识。
总之,教师要学会巧用网络资源,突破原先的教学模式,突破教材的局限,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对课文的感悟,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眼界的有效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更强的吸引力与新颖感,让学生认识到语文课程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讲解,能够带着更多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曹璐明.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7(11):34.
[2]王艳丽.以网络教学资源为依托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1):50-51.
[3]陈琳.焕发活力,愉悦教学——谈小学语文教学网络资源的应用与开发[J].才智,2017(01):74.
[4]姚仲輝.焕发活力的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网络资源的有效应用与开发[J].学周刊,2017(18)196.
[5]杨允玉.为网络教学喝彩——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利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8(02):43-44.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