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
【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诗经》和《离骚》是两大艺术瑰宝。《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而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典范,则始于屈原的《离骚》。鲁迅曾对二者做过比较,结论是:“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关键词】高中语文;《离骚》;教学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03—0166—02
屈原的《离骚》,创立了“楚辞”文体,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也是第一个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是爱国诗人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所熔铸而成的生命悲愤。它创造了典型的崇高美:高尚的追求,正直的人格,坚贞的操守,深厚的爱国激情以及悲壮的献身精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它也创造了典型的悲壮美:自觉承担悲剧命运,坚持斗争,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它表现的是正义压倒邪恶,庄严压倒恐怖,美压倒丑的刚毅执著。屈原的人格精神和爱国情怀,给日渐缺失爱国热情的零零后学生无异于一剂强心剂。《离骚》,千古绝唱!学习《离骚》,意义深远!
一、课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立
新课程人教版(必修2)选取了屈原《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至“岂余心之可惩”一节,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设立的教学目标如下:其一,了解楚辞《离骚》的文学价值及屈原生平。其二,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理解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其三,体会“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其四,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欣赏评价屈原的高尚品格和爱国情感,引起共鸣,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教学重点、难点是:“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屈原的品格与精神在诗中的体现。
《离骚》历来是古代诗歌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因为佶屈聱牙的楚辞首先让学生望而生畏,大量“香草美人”的比喻象征手法更让学生理解困惑。对屈原,学生似熟悉又陌生,单凭教师百余字的背景简介,学生是无法与抒情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对他崇高悲壮的爱国精神产生强烈共鸣的。因而消除学生对楚辞和屈原的隔膜,是上好《离骚》的前提;引领学生鉴赏《离骚》无比光辉的崇高美、悲剧美、艺术美,是上好《离骚》的关键。
二、分阶段进入《离骚》的审美境界
第一课时,走近屈原,动之以情渲染美。节选的课文是诗人形象最鲜明,诗歌感情最为浓烈的部分。教师讲述屈原生平时应该适当进入角色,积极投入情感,与他命运与共,以自己的情感火花点燃学生热爱真善美、痛恨假恶丑的烈焰,让学生对屈原的命运产生不能自已的哀怨悲愤,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愿望。
第二课时,品析《离骚》,导之以读欣赏美。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佶牙拗口的诗句,更需多读。通过自由朗读、范读、集体朗读、品读等有效诵读,在节奏韵律中、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再现形象美,感受语言美,体味人性美,理解思想美,充分感知《离骚》动人心魄的美之所在。
第三课时,评价屈原,引之以写创造美。写作是审美教育的高级阶段,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付诸真情,获得启发,必然有一些想法不吐不快。教师提供写作平台,适时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正如《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所言:“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2]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而且要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后者更为重要。
三、课堂教学具体策略
1.走近屈原,深化认识。首先,让学生自读《史记·屈原列传》(节选),《屈原列传》是现存关于屈原最早的、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据。
其次,教师主讲,把握线索。具体有以下几个节点。一是屈原美政:对内实行法治举贤授能,对外联齐抗秦统一中国。二是屈原处境:楚王昏庸,小人作恶,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三是屈原流放: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四是屈原沉江: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再次,增添细节,丰满人物形象,激起共鸣。课堂中可参考电影《屈原》。屈原的一生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度过,他的政治主张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相悖,因而屡受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宠妃郑袖等人的排挤和诽谤。屈原在朝堂上据理力争,揭穿张仪阴谋,却遭到群小的重重污蔑,怀王听信无耻谰言,决计齐楚断交,將屈原逐出郢都,屈原自此被流放20年。楚王昏庸、群小猖獗、朝政腐朽,屈原义愤,这些具体生动的情节,都能让学生深深体味并感喟着。
此外,简评屈原,加深理解。通过生平讲述,使学生对屈原有了感性认识,这时,再让他们用简短的话来评价屈原的思想品格,加深理解。
最后,在《离骚》中找到表现屈原心志的诗句,学生再读《离骚》,是怀着一种景仰和惋惜之情的,因而不难找出诗句,也不难总结。
2.诵读课文,理解情感。首先,初读感知,使学生总结《离骚》的语言特色。教师要明确以下两点:(1)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2)大量用“兮”字。“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犹如现之“啊”,读音要稍长。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相同。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
其次,诵读指导,把握节奏;范读欣赏,体会语气、语调;集体诵读,体味内容、情感。教师引导一节一节地读,边读边体会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再次,有感情朗读。要读出诗人在遭受屈辱之后的悔恨和愤懑,在“众女”种种丑态面前所表现出的高昂气节,在崇高理想面前表现出的一往情深。感叹时要读得深沉有力,充满理想时要读得激越昂扬。
最后,要在读中领悟,点明美之所在,即崇高美和悲壮美。
3.解读手法,举一反三。(1)《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特别是其中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2)解读《离骚》中“美人”“香草”意象体系。《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3)屈原借助“香草美人”托物喻志的手法,为后代诗人、作家所普遍借鉴,成为我国诗歌的抒情传统。借景抒情、托物以讽、悲秋伤春成为唐诗宋词的主调,正说明了这种艺术创造的深远影响和巨大生命力。
4.评价屈原,提高认识。(1)开展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屈原可否不死?屈原之死值得吗?如何看待屈原之死?通过讨论,归纳学生的答案:屈原之死是志行高洁的选择;或是迫于压力无奈的选择;或是逃避现实的选择;或是悲愤抗议的选择等。(2)展示《橘颂》,缅怀屈原。《橘颂》是屈原咏橘的一首诗,这首诗正是诗人的写照,表现着生要光明,死要磊落。(3)落实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写”。当堂布置随笔作文或者话题作文“屈原”,要求学生或赞咏,或客观评价,或联系现实追思、呼唤,角度多种,体裁多样。学生写作中创造性的探索,教师要倍加珍惜,积极鼓励。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郭维森.中国思想家评传从书·屈原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曾祥芹.文章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