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演进与发展

2021-12-27 19:38锐,杨
理论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多党合作民主党派政党

蒋 锐,杨 森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这一概念最初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018年3月4日,他在与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有关界别委员的谈话时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并对新型政党制度的内涵、特征、优势和走向等作了深刻阐述。这在我国乃至世界政党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新时代,梳理分析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文化根源、演进过程,探究其独特优势、运行规律及发展思路,对于进一步加强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不断丰富完善协商民主的内容与形式、全面开创多党合作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孕育、形成、演进与发展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人民民主理论以及政党和政党关系理论。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指出无产阶级只有加强自身的团结统一,并积极与其他参加革命的阶级、政党和社会力量结成同盟,才能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指出无产阶级应尽最大可能联合同盟军,牢牢把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建立起各党派之间的政治联盟,并明确提出了“统一战线”的概念,指出“我们需要统一战线”(1)《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42页。。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战略和策略思想运用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适应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如提出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广泛统一战线、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等,这些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为团结凝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建立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夯实了思想和理论根基。

其次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人民民主思想的最早提出者,他们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和对《哥达纲领》进行批判时提出:“‘民主的’这个词在德语里意思是‘人民当权的’”(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71页。,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21页。,并强调要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建立起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制度。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民主也是国家”(4)《列宁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27页。的思想,强调民主同国家一样,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们使用暴力;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与非无产阶级的劳动阶层结成的政治联盟,必须由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共产党来领导,强调“党是直接执政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是领导者”(5)《列宁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99页。,“不通过共产党就不可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6)《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5页。。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提出人民民主专政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由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实行领导、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是工人阶级及其他阶级联盟的、人民广泛参与的民主国家政权等理论,丰富和扩展了人民民主的内涵。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揭示了我国政权的性质和内容,并从本质上框定了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核心价值、政治理念和制度要素。

最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政党关系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无产阶级只有组建并依靠最有觉悟、最具战斗力的共产党,才能承担起领导革命胜利的历史重任;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紧密团结各民主党派,组成强大同盟军,才能最终取得胜利,达到其战略目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同其阶级的政党联合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90—392页。。列宁首次提出了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实行多党合作的思想,并阐述了多党合作的阶级基础、政治基础和策略原则,强调必须依照各国国情来确立各政党之间的关系(8)袁廷华、李金河:《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概论》,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第18—19页。。中国共产党在充分继承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政党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把团结民主党派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项基本战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条件下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战略思想,明确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文化根源

文化是制度之母,任何制度都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深深植根于中国土壤和中华文明,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其中饱含着中国自古传承的“贵和持中、和合共生”“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蕴藏着“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同舟共济、兴国安邦”等中国革命文化的价值元素,也汲取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养分,具有厚重的文化根源和历史积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孕育、形成和发展夯实了文化根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及各党派、团体共同致力于伟大斗争、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这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坚守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理念一脉相承。新型政党制度所具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兼顾性和内生性,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秉持的“一体多元、和而不同”“中道和合、和合相与”“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价值观念不谋而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及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优秀文化传统。

中国革命文化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孕育、形成和发展融入了价值元素。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不畏艰险,致力于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大历史时期,涵盖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不乏“八一”宣言、第二次国共合作、“三三制”政权、“历史周期律”之辩、“五一口号”发布等有关统一战线或多党合作的政治事件和历史故事;锤炼形成了“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红色革命精神,其中所包括的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善于团结、顾全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等重要内容,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孕育、形成和发展融入了革命文化的优秀基因和价值元素。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注入了精神养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紧密结合而产生的的伟大创造成果,其本质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是发展“三个面向”及民族、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求则包括了“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等。这些都已经渗透于新型政党制度建设的方方面面,成为其核心价值和政治理念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均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皆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从而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给养和精神食粮。

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演进过程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孕育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于新中国创建之时,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政治创造,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探索总结的伟大成果,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背景和确立过程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最大梦想,而政党制度是实现这一目标任务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中国深刻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背后的政治因素,开始注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从而推进了中国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发展。但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管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所积极倡导的君主立宪制,还是革命派所极力推行的民主共和制,乃至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效仿西方国家实行的议会多党制,均因不适合中国国情而难逃失败厄运,也无法解救中国于苦难之中,更谈不上实现民主和富强的宏伟目标。对此,孙中山曾感叹:“中国的社会……不能完全仿效欧美”(9)《孙中山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92页。。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集团代表和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压迫和剥削劳苦大众,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潮流,最终被人民抛弃。实践证明,中国要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必须有新的政治力量以新的思想理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10)《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五四运动使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显示出伟大历史作用。1921年7月,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的政治格局发生根本转变,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和政党制度建设的新篇章。两次国共合作和通过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也发展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促进了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抗战胜利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共同致力于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和独裁专制,为实现和平与民主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理论和实践基础。1948年4月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的发布,得到了社会各界热烈响应,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寓意着中国的民主政治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新的一页。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昭示着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也标志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确立。从此,我们开辟出一条与西方两党制、多党制和一些国家的一党制有着本质区别的全新政党制度建设之路。

(二)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探索和曲折发展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社会主义改造、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出显著优越性和强劲生命力。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新民主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从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新型政党制度的初步实践阶段,也是顺利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阐明了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多党合作的总方针和原则,制定了有关政策措施,推动了各民主党派稳步、健康发展。同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也积极投身革命和建设,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阶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多党合作制度有没有必要存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毛泽东于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作了深刻回答,认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应成为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同年9月,“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提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社会主义时期政党关系学说的一个重大发展,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从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带有阶段性、利益性和策略性的制度,发展成为具有长期性、根本性和战略性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解决了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多党合作的一个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同时也为开展政党间的良性互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制度支撑,在中国政党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三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曲折发展。自1957年下半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起,由于受“左”倾错误影响,新型政党制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新型政党制度遭受严重破坏。但是在关键时刻,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保护了一大批民主党派领导人,使多党合作虽经历浩劫但并未被摧毁。

(三)新型政党制度的恢复和逐步规范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八大这段时间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得以迅速恢复,并逐步走向规范,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一时期可分成三个阶段:一是新型政党制度的恢复与发展。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拨乱反正,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多党合作的理论与政策,恢复和发展了新型政党制度,开创了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新局面。1979年6月,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将民主党派明确为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并第一次给多党合作以“制度”的明确定位,为新型政党制度的恢复与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十二大在“八字方针”基础上增加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一新内容,使其扩展为“十六字方针”。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从阶级关系发展成为同志式的亲密友党关系,对于坚持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986年7月,中共中央批准《关于新时期党对民主党派工作的方针任务的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它不同于苏联等国的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而是与中共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进一步明确了新型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和各民主党派的性质定位。十三大首次提出“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概念。这一时期,各民主党派成员和组织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并充分发挥优势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新型政党制度建设的新阶段。从1989年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至2002年11月十六大召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着眼于新的环境、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多党合作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推动新型政党制度步入制度化建设的新阶段。1989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多党合作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界定了新时期民主党派是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明确了新时期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确定了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标志着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步入制度化建设的轨道。十四大正式将新型政党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进了党章。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把新型政党制度将长期存在与发展载入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十五大将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提高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写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十六大又将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写入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这些都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的决心,也表明这一制度已经成为全体国民的共同意志。三是新世纪新型政党制度的新发展。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战略高度,不断推进多党合作制度化建设,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005年3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丰富完善了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2006年2月颁布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阐明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历史任务、工作原则和履职程序等,强调人民政协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十七大正式将新型政党制度纳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其性质定位,标志着对新型政党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加强。2007年印发的《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系统阐释了新型政党制度产生和发展历程,揭示了其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新型政党制度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四)新型政党制度的创新发展和日臻完善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大力推进新型政党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开创了我国多党合作事业新局面。十八大将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写进报告,并首次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2013年2月,习近平在迎春座谈会上提出,“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共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1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53页。,首次将“民主党派”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进行表述,不仅明确了各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也有助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促进各民主党派的建设与发展。2015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第一次以中共中央文件形式明确提出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并阐述了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和加强政党协商的新要求及其内容、形式,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新型政党制度的政策规定。同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首次将中共同民主党派之间的政治协商概括为“政党协商”,并将其摆在了协商民主的突出位置,同时强调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不断提高其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十九大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出了新部署,为坚持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提供了有力指导。2018年3月4日,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首次提出“新型政党制度”概念,并系统阐述了其内涵、特征、优势和作用,为我国政党制度发展开启了新纪元。同年,中共中央相继出台《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划(2018—2027)》,充分体现出对参政党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对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履职尽责提出更高要求。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展现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首次将新型政党制度、民主党派是中共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无党派人士是政治协商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内容写入中央法规文件,并对政党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作了进一步规范,促进了新型政党制度的日臻完善。上述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全面开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深深植根于中国土壤,经过70余载的演进与探索,逐步发展成熟、走向完善,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出独特优势和强大魅力。

(一)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个政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它能够实现和维护其所代表群体的利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始终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及时反映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在这一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是各自所联系民众的政治联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不仅能够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也能照顾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因此得到了广泛支持和坚决拥护,这也凸显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是其他政党制度无法比拟的。

(二)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政党制度具有整合社会力量的功能,能否有效凝聚社会共识、汇集社会力量,为促进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而奋斗,是衡量某一政党制度优劣的重要标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具有强大力量整合和凝聚功能的政党制度,能够有效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方面,“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人民所需所盼制定和践行各项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尽管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分别代表着一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但是他们在促进祖国统一、发展国民经济、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的愿望与中国共产党是完全一致的。各政党追求目标和发展方向的一致性,使中共提出的施政纲领和政策措施,在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沟通协商时容易达成共识,易于凝聚起强大合力。而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各党派之间的利益不同,其政党制度不但很难有效整合和凝聚社会力量,而且很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增大社会分歧,造成社会撕裂。

(三)有利于促进政治与社会和谐稳定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局是否稳固、社会是否安定,通常与其所实行的政党制度密不可分。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这种团结和谐的政党关系,既有别于西方两党制或多党制的相互倾轧、明争暗斗,又不同于一党制的独断专横、专权跋扈,是一种全新的友好合作型的政党关系。这种新型政党制度,意味着不会出现政党纷争和轮流执政的局面,从而从根本上规避了政局不稳、政权频迭和执政政策不连续等现象,确保了国泰民安和人民幸福。相反,西方的政党制度追求集团利益至上,必然导致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之间的相互竞争和矛盾冲突,从而造成政治动荡、经济恶化、人心涣散和民生凋敝等现象。

(四)有利于提高决策和执行效率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实现广泛民主与高度统一相融合的最佳制度,通过这一制度安排,不仅能够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而且能够快速作出决断、及时予以执行,有利于提升国家决策执行的质量和效率。这种制度机制有效避免了决策的盲目性和决策失误,彰显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多年来,从实现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到建成青藏铁路、三峡大坝,从“神舟”飞天、“嫦娥”探月、“蛟龙”入海,到“墨子”传信、“天眼”巡空、“北斗”组网,从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救灾,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抓“六稳”促“六保”等,都无不彰显着中国速度和中国效率,让世人赞叹和国人自豪,充分体现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反观西方国家,由于各党派之间的纷争对立和相互牵制,经常出现凡执政党的议案在野党必反对之情形,以至于许多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施政方案长期搁置,严重制约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五)有利于强化监督和减少腐败

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有效避免了执政党缺乏监督的弊病。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规定:各级党组织应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帮助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行监督职能,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知情、沟通、反馈和落实等机制。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监督作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进行民主监督。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健全相互监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自觉接受监督、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专项监督等机制。《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也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应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并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进行民主监督。在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互相监督,有利于促进中国共产党自查自纠、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提高长期执政能力、永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这种 制度设计,为有效规避或减少腐败、确保权力的廉洁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五、未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着力点

虽然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日趋成熟,展现出巨大优越性和强劲生命力,是构建新型政党关系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制度模式,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和健全完善。未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着力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存在的基本前提和必然要求。把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大踏步前进;才能持续推动祖国统一和人民幸福,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而奋斗。新时代加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强化其政治优势和力量支撑,确保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不断推动政党建设和民主发展;必须深入开展中共党史、新中国史、统一战线史等的学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必须坚持党对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形成社会各党派、团体、阶层和各界人士的强大合力,共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着力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

加强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其履职能力,是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应当准确把握新时代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要求,继承优良传统,把握时代规律,鼓励和支持各民主党派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扩大政治共识,提高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鼓励和支持各民主党派不断加强政治、思想、组织和制度建设,真正成为政治坚定、理论清醒、组织巩固、机制健全、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鼓励和支持各民主党派不断提升参政议政、组织领导、合作共事及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和优秀伙伴。

(三)科学构建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体系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经历70余载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形成了一系列制度设计,但是科学、规范和系统的政党制度理论体系还尚未完全建立,理论仍滞后于实践,许多问题还未能从理论中寻找到答案,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加快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构建。一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发挥其源头和引领作用,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追本溯源、理清脉络、夯实理论基础。二要系统构建从概念到范畴再到理论的一整套理论体系,深入研究、理解和把握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明确辨析其学理基础及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防止研究的表面化、碎片化和空洞化。三要充分认清中西方在政党理论和政党制度构建方面的本质差异,坚决摒弃那种不加甄别地复制、套用西方政党理论的做法,尤其要对西方政党理论和政党制度所固有的缺陷和不足敢于批评、勇于挑战。在对比分析中科学评判中外政党理论和政党制度的优劣异同,看清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和政治理念,以充分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为世界政党制度发展贡献全新的、系统完备的“中国方案”。

(四)不断完善新型政党制度运行机制

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是促进新型政党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但目前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在运行机制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重形式轻质效、重实体轻程序、重制度轻规范等,使许多很好的制度长期停留在理论和政策层面,未能得到有效落实。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围绕新型政党制度的贯彻落实,认真研究制定出一整套切实可行、务实管用、便于操作的规定和细则,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进一步强化规范体系建设,在研究制定有关制度措施时,综合分析研判其完整性、系统性和操作性,确保科学合理、规范有序;进一步健全制度落实监督机制,明确监督的主体、客体和职责权限,确保权责清晰、监督到位;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的规程,包括议题提出、意见收集、酝酿讨论、研究决定、结果反馈等,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地细化量化具体化,便于操作执行。

(五)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制度创造,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新时代加强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必须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切实发挥其最大效能。要坚持依法有序、积极稳妥,在宪法法律框架内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把协商民主纳入党委工作部署和议事日程,统一领导、规划、部署,确保各项协商活动有组织地开展、有步骤地实施、有计划地推进;坚持广泛参与、多元多层,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部署都应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同群众协商,切实保证群众在政治生活中具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坚持简便易行、民主集中,优化协商活动程序设计,完善协商议题提出、计划制定、人员确定、活动开展、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等工作机制,形成步步衔接、环环相扣的闭环流程;同时,坚持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在“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上下功夫,不断丰富协商内容、创新协商形式、健全协商规则、完善协商程序、提升协商能力,充分发挥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创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根源,经历了逐步发展成熟的演进过 程,与其他政党制度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世 界政党制度建设贡献了全新的中国方案。 新时代,开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新征程、创造新辉煌,必须充分研究中国国情,深深植根中国土壤,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创造出更多更 加鲜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凝聚起多党合作的磅礴伟 力,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多党合作民主党派政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新媒体时代民主党派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路径探析——以呼和浩特市民主党派为例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履职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浅谈如何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同声遂相应 同心自相知——忆与民主党派同志在合作共事中结下的深情厚谊
俄罗斯政党的最新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