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2021-12-27 10:55周永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2期
关键词:抗病稻瘟病乳油

周永忠

(仪陇县金城镇人民政府 四川仪陇637600)

水稻稻瘟病又被称为稻热病、 火烧瘟或者吊头瘟, 是由稻梨孢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稻病, 该病害不仅具备突发性, 而且呈现毁灭性的特点,一旦感染极容易导致病情的大面积蔓延,进而使水稻的产量以及质量受到直接的影响。 为了对水稻稻瘟病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使其安全生产得到保障, 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入稻瘟病的绿色防控措施。

1 水稻稻瘟病的流行因素

1.1 真菌

作为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水稻病害, 菌源是水稻发生稻瘟病的基础。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稻梨孢菌主要通过菌丝体以及分生孢子的形式在稻草以及稻谷上附着从而过冬, 这些过冬的孢子以及菌丝体经过重新生长,会对新种植的水稻造成危害。 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如果整地耕层较浅,或者没有开展整地工作,就会导致田间积累大量的稻梨孢菌,进而导致下一年稻瘟病的发生。

1.2 水稻品种

不同品种的水稻其抗病性能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杂交水稻其抗病性能明显优于常规水稻,籼稻抗病性能也明显优于粳稻,具备较高耐肥力的水稻品种其通常具备更强的抗病性能。 即使是同一品种的水稻, 其在不同的生育期往往也具备不同的抗病性能。 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种植户连续多年对单一品种进行大面积的种植, 导致水稻品种出现了老化以及丧失抗性的问题, 进而增加了稻瘟病流行的概率。 另外,一些种植户盲目引种,为了获取高产量, 往往不经试验示范而直接大量引入抗病性能很难得到保证的新品种, 进而为病害的流行提供了条件。

1.3 气候条件

水稻稻瘟病发生的轻重与气候条件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光照、温度以及降雨等都会对稻瘟病菌丝以及孢子的繁殖造成直接影响。 在24℃~28℃的气候温度以及90%的湿度条件下, 水稻感染稻瘟病的概率最高。 在水稻的孕穗末期至抽穗期,如果连续5~7 日处于多雨、 湿度大同时夜间最低气温低于18℃的条件下,更容易发生稻瘟病。

1.4 栽培管理

在水稻插秧过程中栽植密度过大, 在水稻的分蘖期稻田处于一个通风不良同时透光性较差的状态,就会促进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以及蔓延;另外,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没有针对性的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没有科学合理的选择肥料, 过于集中施入肥料,仅仅重视基肥以及蘖肥的施入,会导致水稻前期徒长,由于提早封行,导致田间的湿度增加,进而使稻瘟病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发生条件[1];此外,水稻种植过程中杂草过多,没有及时开展除草工作,也容易使稻梨孢菌获得一个良好的寄存以及传播场所,进而导致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以及流行。

1.5 防治不力

一些种植户对稻瘟病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病害流行时才开始加强对喷药防治工作的重视, 进而错过了最佳的防治时期。 所采用的施药机械以及技术不当,使得防效较差;另外,所选药剂不当,使用过期农药等也容易导致防效较差。

2 水稻稻瘟病绿色防控措施

2.1 农业防治

2.1.1 选用抗病品种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适宜的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稻瘟病的措施。 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作具有极为显著的稻瘟病控制效果, 混栽方式可以将原有的田间病原小种组成改变, 从而使具有较强致病性的种群比率降低, 尤其是将杂交水稻与优质的感病地方水稻品种混合间栽后, 可以显著降低该感病品种稻瘟病发生的概率。 因此,应当对种植品种进行合理布局,采取多资源品种分布的方式,使抗病品种长期单一化以及同源品种的多年连片种植局面得以改善。另外,还需定期轮换种植品种,使品种具备更长的使用年限,不得从外地盲目引种。

2.1.2 减少菌量 病草以及病谷不仅是稻瘟病菌的主要越冬场所,同时也是其第二年的初次侵染源,因而必须对其进行妥善处理。 在水稻收割过程中,应将病草、病谷与健草、健谷分堆放,不得将其四处散落。在收割工作完成以后,应当及早处理病草以及病谷,在春播之前必须将病草处理完毕, 一方面可以将其用作燃烧, 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必须将草堆下方的空壳以及秕粒烧毁;另一方面,如果要继续使用病草,可以将其移入到室内或者采用薄膜盖严,使其保持干燥状态, 以防其中的病菌在风雨作用下进行传播,此外,不得采用病草进行盖种或者捆扎秧把。病草只有经过充分腐熟以后才可用于垫圈。

2.1.3 做好种子消毒工作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为了有效降低水稻稻瘟病发生的概率, 在种植之前必须做好种子的消毒工作, 可以采用百克乳油或者保克乳油进行浸种,使种子具备更高的抗病性。

2.1.4 加强栽培以及水肥管理 首先, 要对行株距进行严格控制,以防出现插秧密度过大的情况,对于田间的杂草必须及时使清除, 从而使田间具备更高的通风透光性,促进其叶片的光合作用。 在分蘖期,必须进行浅水灌溉,同时在盛期适时晒田,在抽穗后期进行湿润灌溉,使土壤具备更强的通透性,进而使根系得以更好的生长发育, 保证植株健壮并且有力的生长[2]。

在施肥过程中,不得偏施或者迟施过量的氮肥,加强对氮、磷、钾肥配合工作的重视,尽量多施有机肥,应当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在中后期集合苗情、天气情况以及田间肥料情况酌情施肥。

2.2 生物防治

对于尚未发生叶瘟的田块,可以将10 g 1 000 亿活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入20 kg 水后均匀的施入到667 m2的田块当中。 通常在水稻的始穗期以及齐穗期分别喷施1 次以防发生穗颈瘟。

2.3 化学防控

对于尚未发生叶瘟病的地块, 可以在每亩的田块中施入300 g 浓度为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95 L 浓度为40%的稻瘟灵乳油或者1.5 L 浓度为25%的咪鲜胺乳油。 如果田块内已经发生了叶瘟病,应当在防病初期, 将1.95 L 浓度为40%的稻瘟灵乳油或者1.5 L 浓度为25%的咪鲜胺乳油对入20 kg水后进行均匀喷雾。

2.4 做好病害监测工作

为了有效防止稻瘟病的流行, 种植人员需要对水稻实际的生长状况以及稻瘟病的发生状况进行仔细观察,从而做好相关预报预测工作,同时提前开展预防工作, 有效提高稻瘟病的防控效果。 通常情况下,在水稻的分蘖盛期,如果稻株具备较为迅速的生长速度, 同时其叶片宽大披垂, 叶片的颜色为浓绿色,则表明稻瘟病极有可能流行;而在水稻的分蘖后期,如果周围气候温度可以达到20℃,应当对树荫下的位置进行积极检查, 以观察是否存在浓绿稻株以及容易感染品种的稻田,一旦发现病株,同时连续出现阴雨天气,则极有可能导致规模性稻瘟病的发生[3]。此外,在水稻的孕穗期,如果稻株贪青,同时其叶片宽大但是较为软弱,存在抽穗延迟的情况,如果出现连续高温阴雨天气,则表明极有可能发生稻瘟病。 对于上述异常现象,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防患于未然。

3 结语

综上所述,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该病害常常因菌源充足、品种抗性低、气候适宜、管理不科学以及防治不力等因素而引起,一旦发生,会对水稻的产量以及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而,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种植户需要做好水稻稻瘟病的监测工作,同时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控等措施对该病进行有效的防治,从而尽可能减少该病可能造成的损失。

猜你喜欢
抗病稻瘟病乳油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水稻已克隆抗稻瘟病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两种敌敌畏乳油对家蚕的毒性和残毒期比较*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稻瘟病抗性基因对安徽省稻瘟病菌种群抗性的影响
植物细胞内存在“自杀神器”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效果试验
10%稻笑乳油对苗床稗草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