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洁
(灌南县李集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江苏灌南222500)
灌南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 东临黄海, 西接宿迁,南与响水、涟水两县为邻,北隔新沂河,与灌云县相望。 为亚热带湿润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年降水量约为950 mm,无霜期全年约为220 d,年光照条件良好,农作物适合2~4 熟,是典型的水稻两熟区。 地形以平原为主, 区域内有着大、中、小水利工程月400 座,有着良好的农田灌溉条件良。 灌南县是国家级优质粳稻标准化示范区,有着较高的水稻生产水平和先进的绿色水稻种植技术。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连续 3 年灌南县水稻平均单产分别为 626 kg、629 kg、633 kg。 2019 年灌南县绿色水稻种植面积54 万亩,相比上年单产提高了4 kg。灌南县绿色水稻增产增质得益于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的研究。 灌南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我国淮北地区水稻增产增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水稻的品种是决定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的水稻品种已经超过4 万多种,不同品种的水稻有着不同的适应条件, 因此不同地区、 不同气候、 土壤、 水文等条件差异下, 优质水稻品种并没有绝对性, 以当地适应性最好的品种为佳。 此外,种植户在选择水稻品种时还要与地区的市场相适应, 选择收购价格比较高的水稻作为绿色高质高效栽培的品种。 以灌南县为例, 主要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种植的水稻品种为连粳15、华粳5 号、南粳2728 等几种。
我国的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以靠近河流、地势低洼、水源丰富的地区为佳。 此外,水稻绿色种植对于生产环境质量要求较高, 要选择环境较好、无污染、土壤肥沃、灌排水良好的土壤作为种植地。 灌南县水系位于淮河、沂河、沭河、泗诸水下游,这四条水系水质清澈无污染,境内河网密布,主要有灌河、盐河、北六塘河、武障河等17 条主干河,水域内灌溉设施设备完善, 为水稻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灌南县适合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种植。 灌南县主要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生产项目分布在李集、堆沟、田楼等八个镇和县稻麦科技综合展示基地。
水稻栽培技术是影响水稻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对水稻的播种时间、种植密度、插秧时间、施肥、灌溉、病虫害控制、除草等田间管理技术要求较高, 对于生产设备及其管理标准化要求较高。 一般播种较早不利于秧苗生长,播种晚会延长收获时间,影响产量。 水稻插秧一般忌讳插老苗, 水稻生产期间对于钾肥及其有机肥的需求较高。 适当的增加钾肥、补充有机肥料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1]。 相反,栽培技术不规范则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品质,影响卖相,导致市场收益降低。
与传统的育秧方式比较, 灌南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大部分为种植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实施集中化育秧,这样可以培育壮秧,奠定高产基础,通常可增产5%~10%;还有利于进行田间统一管理,达到8 个统一:品种统一、播种时间统一、栽插时间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草害防控统一、农田灌水统一、水稻收割统一和稻谷收购订单统一[2]。
通过研究表明,适当减少氮肥,有利于提升氮素利用率,促进水稻增产,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水稻的品质。 在减少氮肥、磷肥施用量的同时,增加钾肥施用量,能有效改善氮、磷营养状态,促进营养物质在土地上积累,提升氮、磷利用率。 在追求绿色高效农业的过程中,减少肥料施用量、节约使用农药,成为了水稻生产的新模式。 同时,增加单位面积中水稻植株的数量,不仅能够提升肥料利用率,还能促进水稻产量提升[3]。
病虫害是影响水稻的品质、 产量的另一重要因素。 在水稻不同的生长阶段内, 会发生不同的病虫害,对水稻植株、根、叶、穗、籽粒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影响其对于水分、养分的吸收和光合作用,或直接侵害水稻稻穗,导致水稻品质降低,产量减少。灌南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技术以水稻健身栽培为抓手,选用抗性好的品种,采用稻虾综合种养、稻田耙沤灭螟的农业防治和生态防控方法, 采用生物药剂和保护天敌的生物防治方法, 利用杀虫灯诱杀和性引诱剂诱杀的物理防治方法等防治水稻病虫害。 近年来,灌南县植保站通过试验证明,让稻田蜘蛛充分繁殖,可以取食稻飞虱等害虫[4]。
灌南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项目全程采用生产力较高的现代化大型生产机械, 在育秧中应用水稻机插秧,实施集约化生产。 此外,在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生产环节均采用现代化大型机械,极大的提高了水稻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 通过全程应用机械化技术,截止到2019 年灌南县水稻种植面积高达96.3%,其中植保、烘干两个环节机械化水平高达63%, 产地水稻烘干水平高达56%,确保了水稻绿色生产的效率,同时集约化、机械化的生产方式降低了水稻绿色种植的总成本, 符合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的理念。
小麦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多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资源,粗纤维含量高(30%~40%),通过秸秆还田,能有效加速生土熟化,改善土壤通气状况,降低土壤容重和pH 值,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根系生长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有利于作物生长,对减少碳排放、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降低氮肥施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9 年, 灌南县政府要求在所在县建设水稻绿色高质高效万亩项目田一片,5 000 亩项目田3 片,千亩项目田8 片, 项目试验田全程应用现代化机械及生产技术。 第一期水稻生产收获后统计试验田水稻收获周期延迟了10 d, 水稻产量相比上年有所提高,其中稻粒含水量低、颗粒饱满,每穗结粒数、单株穗数、千粒稻重都同比上年得到提升。 此外,机械化精种播量的方式提高了水稻生产的标准化, 降低了生产成本,全面提升了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赶超了灌南县政府发布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生产的增产增效目标。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原本较大的水稻需求产量一再的攀升,这要求我国优化水稻种植管理技术, 提高水稻生产的质量、产量及生产效率。 灌南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应用为我国淮北地区水稻绿色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从2017 年开始连续3 年的单产增收表明灌南县水稻高质高效集成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现阶段,淮北地区政府及其农业部门应该加强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应用的推广, 全面提升该地区水稻生产效能,指导水稻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