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红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对减肥瘦身的追求,很多人对碳水化合物越来越恐惧,对糖越来越害怕。然而,由于多年浸润于甜食环境当中,对甜味的眷恋之情又难以割舍。
既不能有糖,又要有甜味;既安慰心灵,又满足口味。这就是非糖甜味剂大行其道的市场基础了。既然消费者有这种需要,敏锐的商家自然会开发各种甜味的“无糖食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了。
甜味剂和糖有什么不同?代糖和甜味剂是一回事吗?为什么加了糖醇的月饼会让人拉肚子?加甜味剂的无糖产品比直接吃糖更好吗?到底该不该买无糖食品?
能给食品提供甜味的东西,其实就这么几大类。
在传统饮食生活中,用来增甜的天然糖,主要有蔗糖、果糖、葡萄糖和麦芽糖这4种。
这些糖都能产生热量,升高血糖。人在发生低血糖的时候,喝白糖水、吃麦芽糖,都能救命。但也正因为它们有热量、升血糖,而被很多人嫌弃。
按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营养学会的建议,添加到食品里的这些甜味糖每天摄入最多不能超过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一瓶500毫升的甜饮料就差不多含50克添加糖了,所以极易超标。
糖醇类和真正的糖在化学结构上比较相似,也有甜味,也易溶于水。其实糖醇种类繁多,只是有些品种不那么常用。
常用的糖醇:月饼里的麦芽糖醇,口香糖里的木糖醇,用在面包里可以保水增甜的山梨糖醇、甘露糖醇,还有近年来常用于高档饮料中的赤藓糖醇,等等。
低聚糖也种类繁多,如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等。它们有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生长的作用,因此有“益生元”的美名。
糖醇和低聚糖是相对比较天然的甜味剂,因为大自然中就有这些物质。它们的优点是甜味自然,安全性高,吸收利用率低,热量低,升血糖效果小,不会造成牙齿龋坏的问题。
不过,因为糖醇和低聚糖在小肠中的消化吸收率低,浓度稍高时就会因为高渗作用对肠道产生刺激,使肠道水分增加、运动加快而促进排泄,严重时可能引起腹泻。
比如甘草和甜叶菊中的甜味来源,就是这些草药里的天然甜味物质,提取出来就可以作为甜味剂。不过按同样浓度来比较,它们的甜味远比蔗糖要强烈,而且甜味不太正,单独用的时候味道有点怪。在少量用的时候,没发现有明显危害。
合成甜味剂是有甜味,但和糖没关系,它们是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的物质。它们的甜度比白糖高很多,几乎不含热量,也不升高餐后血糖,而且成本更加低廉,比如糖精、安赛蜜、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它们也常常被称为“代糖”或“人工甜味剂”,甜度是白糖的几十倍到上千倍不等。
这些甜味剂的味道也不那么正,单用的时候怪怪的,所以通常是混用的。如果加一部分真的糖或糖醇,余下一部分再用多种甜味剂混配,甜味效果会更好、更自然。
首先,要看你是否存在吃糖过多的问题。
如果吃的糖总量不多,来自碳水化合物的热量也不过多,这时吃点真糖并不会带来明显的健康危害,不一定要刻意选择无糖食品。
但如果原来吃糖的总量特别大,含糖饮料和含糖食品已经带来了较大的健康风险,又实在无法戒掉对甜食的爱好,这时候适当选择低糖、无糖的食品,相对而言可能会有点好处。
其次,要看吃甜味食物的频次有多高。
有些节日食物,比如月饼、汤圆、粽子、生日蛋糕等,每年只吃一次而已。这些日子吃进去的糖,平均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其实是微不足道的,达不到引起健康危害的程度。
所以,对甜食而言,关键是限量、减频次。如果你真的是一年吃一两次,每次吃一小块,那么吃加白糖制作的月饼也就没有关系。
最后,吃食物是为了获得营养,脱离营养价值来谈有糖无糖是没意义的。
很多天然食物就有甜味,比如红薯、甜玉米、各种水果等,它们含有糖,但它们都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那些号称“无糖”的糕点、饼干、饮料,营养价值不高,并不比这些含糖的天然的食物更健康。
加了甜味剂的无糖食品可以吃,但需要明明白白地吃,而不是为了一个概念而趋之若鹜。
目前并未发现糖醇类等甜味剂有帮助预防糖尿病的效果。而部分研究发现,合成甜味剂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可能有降低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食品中添加大量糖的确会降低食品的营养素密度。不过无糖产品未必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关键要看替代糖的是什么配料。如果是淀粉、糊精、油脂之类配料,营养价值也并不比白糖更高。
比如,不加糖的牛奶的确比加糖的牛奶营养价值高;而添加糊精和阿斯巴甜来替代糖的芝麻糊,并不比加糖的芝麻糊营养价值高,因为糊精本身营养价值不比糖更高。
例如在饼干、糕点、糊粉等食品当中,如果用合成甜味剂来替代白糖增甜,那么用量就会大大少于白糖,白糖所占的比例要用淀粉、糊精、油脂等配料来填充,而这些物质的血糖反应都较高。
比如,不加糖而添加甜味剂的松软主食面包,照样是高血糖指数产品。其关键不在于其中是否加糖,而在于它所用的面粉配料和加工工艺。
总之,甜食存在的意义,就是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会给人们带来味觉的欢乐。甜食本身没有罪,错误在于我们滥用了这种感官享受。因为有甜味剂的存在,有人就以为可以尽情沉溺于甜味食物,这种想法是不健康的,因为没有一种欲望的过度满足不需要付出代价。与其怪罪甜味剂,不如限制吃甜味食物的数量和频次。这样既满足了人生乐趣,又能与甜味食物和平共处,不是比每天为食物中的糖而纠结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