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信念的生成与坚守
——兼论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应对

2021-12-26 19:09许睿杰
理论观察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思潮后现代主义秩序

许睿杰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随着对外开放的步伐持续深入,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悄然兴起,其反对理性、去确定性及去中心化等观点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和信念的建设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对青年人的思想进行渗透,导致其价值观的混乱。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1〕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应对以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可以从我国数千年来的知识、 思想和信仰世界中汲取大量有效经验和实现路径, 掌握中国文化中信念体系长期稳固的“密码”,以处理好各类社会思潮的冲击,建立确定、稳固的新时代信念体系,培养信仰坚定的社会主义新人。

一、中国文化中信念何以生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中国人民正是因为有共同的故乡、共同的历史、共同对确定性的国家秩序和规范性的生活秩序的不断追求, 所以生成了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是关于人生存意义、价值何在的一个标准。

(一)共同生活的地域

共同生活的地域是中国文化中信念生成的前提。 故乡的存在既是一个人的灵魂寓所,又是群体的划分标准。 自上古时代起,中国文明便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过数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国人民便有了共同认定的故乡,这个共同认定的生活地域是具有确定性的,不会改变的。“失去故乡的民族往往很难保持其传统, 所以处在漂泊中的民族,为了生存,其传统往往会被异文明吞噬。 ”〔2〕从夏商周到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再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其中虽有除汉族外其他民族进入中原统治中国, 但中国传统文化一直稳固存在,不仅没有被其他民族文化所颠覆,还对外来文明兼容并包,使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之中。 归根结底是因为对共同生活地域的认同,使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持续发扬,这是传统文化中信念生成的前提。

(二)共同的历史记忆

共同的历史记忆是中国文化中信念生成的根基。 历史记忆是深藏于人类内心深处的“根”,如果将全体中国人民比作一棵树, 每个人都是参天大树上的一片树叶, 那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就是树根。 中国文化中的共同记忆起源于上古时期,在西安半坡遗址和河姆渡文化遗址等地出土的陶器及雕刻物上,均看到了上古中国对上天的敬畏、对生活的记录等。 而良渚玉琮、濮阳蚌壳龙虎和凌家滩玉版的发现,均能证明古代中国很久便有了“天圆地方” 的观念。 于是在古代中国的历史记忆中,“天” 作为信仰的终极依据始终不变, 而这里的“天”也由天象变为了“天道”。 “天不变,道亦不变”, 作为古代中国人们的共同信仰之物,“天”的存在首先象征了皇权和等级, 封建王朝中皇帝被称作“天子”,就是通过宣扬其可与天交流,从而与人民的信仰世界相一致,使得政权稳固。 “天”的存在还意味着古代中国祭祀的合理性, 古代中国作为农业社会,既无机械农具,又无先进科技,为了国泰民安、 五谷丰登, 从皇帝到百姓均要祭祀上天,以祈得风调雨顺。 最后,“天”的存在还代表着对建筑格局的基本追求, 古代中国的建筑格局无论是皇宫还是普通百姓住宅, 均遵守着 “天圆地方”的建筑布局。 这些共同的历史记忆,构成了古代中国信念生成的根基。

(三)共同的秩序追求

共同的秩序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信念生成的路径。 信念因为其执着的特点而被称之为信念。中国古代人民对国家、 民族和社会秩序的追求是未曾停滞的。 例如,为了改变过去的“以宇宙天地空间格局为依据建立宗法伦理秩序, 以宗族礼法为基础整顿国家秩序”〔3〕,在八九世纪时,《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次第被发掘出来, 成为了一种国家秩序治理的新思路。 这种思路改变了过去以“宇宙天地”为基础的自外向内的约束,转向了“心灵性情”的由内而外的自觉。 又如北宋时期,为了重建国家权威和秩序, 赵宋王朝采取了如通过礼仪确认权力的天赋正当性、 通过教育和考试以重新确立思想秩序等。 这些系列举措,是为了在普遍的价值混乱的情况下,追求一个合理合法的新秩序,以建立民族的自尊和自信,从而重新建立思想世界,并用新的思想世界指导社会生活, 使生活世界符合新的秩序和原则,人民生活便得以稳定、幸福。 所谓“一道德同风俗”,就是北宋时期国家和社会期望以道德为中心,影响“风俗”的文明,规范国家和社会秩序,建构中国人的同一性生活伦理。 可见,古代中国人民对规范秩序和稳定幸福生活矢志不渝的追求,就生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信念, 对规范秩序不断追求的历程,就是生成信念的路径所在。

二、中国文化中信念何以坚守

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人民通过故乡和历史的认同以及对规范秩序的追求,生成了中国人民的信念。 而当外来文化传入,习惯的信念和信仰世界受到根本性的威胁时, 传统的信念该如何坚守,外来的文化又该怎样去包容,是中国人民需要破解的一道“难题”。

(一)守固思想之根

中国文化中信念的坚守和稳固, 主要在于对传统思想之根源的守固。 古代中国自《庄子·天下》中所说“道术为天下裂”开始,进入了思想的“轴心时代”。〔4〕儒、墨、道等思想开始百家争鸣,并形成了思想体系流传后世,形成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当有外来思想文化进入中国时, 古代中国人民坚守传统文化, 以应对外来文化对信念的动摇和信仰的破坏。 首先,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体现在对国家社会秩序的共同追求。 类群是由个人所构成的,在每个人的心中有对秩序的追求、 对传统文化的认同,那么这个类群的信念便能够坚守。 在中国思想史中,“秩序”始终是一个中心话题,儒者认为“人”是“天”的产物,因此在建立秩序时,无论人是性善还是性恶,“维持亲疏远近上下贵贱的秩序都应当是一种自觉的积极的‘天道’”〔5〕。 古代中国自汉朝起很长一段时间以儒家思想治国,故把“天道”作为建立秩序的根本依据的观点持续了很长时间,也影响到每个中国人的思想, 形成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共同历史记忆,生成了类群的信念。 其次,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源自于对中国本来的伦理信条和道德规范的认同。 古代中国的伦理基点是 “孝”。“孝”是中国人民共同遵守的礼俗,《礼记·祭义》中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6〕可见其在中国人民心中地位之重要,以“孝”为核心的血缘亲情是一种自然感情, 建立在这个自然感情的基础上的人性,是维持家庭、社会正常秩序的基础,如果动摇了这个基础,那么一切秩序都将崩溃。”〔7〕这一点是极具确定性,不可动摇的。因此,当外来文明和观念进入中国后, 其思想欲瓦解古代中国现有的秩序和信念, 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中国固有的、稳定的伦理信条和道德规范亦不能允许外来思想文化优于其之上, 拥有绝对的地位。 对规范性秩序的认同、对伦理信条和道德规范的认同,共同作用于对中国文化的坚守,进而影响了信念的坚守。

(二)改造外来文化

中国文化中对于信念的坚守, 更重要的是对于外来文化的容纳和改造。 梳理中国历史上异域文化传入, 并对中国文化产生影响的事件主要有外来宗教的传入、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入以及西方现代文明的传入。 一是公元一世纪左右,佛教东传入华。 佛教入华的最初一二百年间,人们大多认为这是一个与道教类似的宗教, 对其缺乏深入的理解。 但这终究是一个来自异域的宗教文化,其对于宇宙、社会、人生的理解和解释与中国本身的思想大相径庭,因此在稳固的中国文化面前,未能获得特殊的地位。 在佛教数百年的发展中,其逐渐被稳固的中国传统文化所改造,到了五世纪以后,佛教自身也已深深融入了中国思想世界。 例如,将符合中国人观念的佛经挑选出来翻译成书; 使古代中国的方术和佛教的法术融合, 成了民族破困厄的手段;《父母恩重经》等“伪经”的出现,说明了中国的传统伦理对佛教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佛教经典之中。 二是少数民族统治中国, 其文化进入中原地区。 历史上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并统治中国的朝代并不少,但当其文化进入中原后,虽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但由于汉人众多,为了统治的稳定性,少数民族的君王也开始学习汉文化, 并逐渐受汉文化的影响和改造, 使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稳固的文化体系中, 其中代表性的有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其措施在于“禁鲜卑语,凡朝廷官员年三十以下者均须讲汉话;禁鲜卑服,令着汉人服装;改胡姓为汉姓……参照汉、晋、南朝典章旧制,审订新律令、官制及朝仪。 ”〔8〕这一系列的措施,使汉文化从根本上改造了鲜卑文化, 亦使汉文化的体系和内容更加丰富、稳固。 三是西方新知进入中国。 清朝中后期,西方的科技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的文化和观念进入中国。 同之前的异域文化入华一样, 最初异域文化不能从根本上动摇中国固有的知识和信念体系, 但这种情况在十九世纪发生了改变, 中国人发现西方人也有其成熟合理的伦理道德系统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合理建构, 且宣传西方新知的书籍、理论、器物越来越多。 为应对西方新知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和信念的颠覆, 中国士人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 一方面是重新诠释古书典籍以应对新变。 中国人重新发掘经典和经学、诸子之学等,以求激活民族主义,稳固中国的知识思想体系,坚守中国人的信念。 另一方面也以普遍主义和“天下大同”的思想来对待西方新知,容纳西方新知,并从中找到适合中国发展的模式和出路,对其进行中国化改造,使其为我所用,这亦是对中国传统知识和信念体系的一种坚守之道。 通过对外来宗教、民族文化、西方新知等异域文明的容纳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和信仰世界得以稳固,信念也得以坚守。

(三)运用科学武器

中国文化中对于信念的坚守还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 这是中国人民信念体系得以坚守的“科学武器”。 一方面,中国文化中所追求的“大同社会”与马克思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具有较大的相似之处。 中国文化中对于确定性、规范性社会秩序的追求,实际上就是对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追求。 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 “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共产主义社会。”〔9〕共产主义社会正是具有规范的、确定的国家和社会秩序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者在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追求中也形成了矢志不渝的信念, 这样的信念和中国文化中的信念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另一方面,古代中国对“大同社会”不断追求的基础上形成的信念能够在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得以坚守和延续。在入党誓词中有一句话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就说明了当下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践行中构建了新的信念体系。 而这一信念体系的内在仍然是中国文化中追求确定性秩序和人民幸福生活所形成的信念,这就需要借助传统的智慧、传统的表达来诠释新的信念体系, 这是中国文化中信念的延续,亦是中国文化中信念坚守的“科学武器”。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信念建设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着力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文化, 培养中国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开放的大门也越开越大, 西方各种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也得以渗透进中国,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妨碍我国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 对中国人民信念的生产、坚守和传播都造成了不利影响。

(一)“反对理性”阻碍了信念的生成

后现代主义思潮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反理性,这一特点阻碍了信念的生成。 传统哲学推崇理性,理性曾被黑格尔推到了极高的地位, 但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很多人认为:“当人的理性所创造的科技手段终于成为人类毁灭自身的巨大力量时, 当高度发达的理性技术管理在大战中被用来实现最大规模、最无人道的非理性目的时, 残酷的现实打碎了人们执迷于理性和进步的美梦。 ”〔10〕以阿多诺、福柯、利奥塔等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者继承并发扬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去理性化思想,开始批判西方的传统理性,对理性主义进行解构。 理性是相对于感性而言的,理性突出表现出来的就是反思,反思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的理性标签。 反思依赖的是记忆,有了记忆才能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才能知道一件事情不能重复出错, 才能正确地指导当下所走的路。 而前文中探讨过,共同的历史记忆是信念生成的根基,因此信念的生成需要记忆的在场,也就需要理性的支撑。 当后现代主义对理性进行解构时,一方面会导致对现实和世界采取娱乐的方式,消解价值标准,削弱价值理性。 另一方面无疑也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对共同记忆的认同,以及类群的信念生成与建设。

(二)“去确定性”动摇了信念的坚守

后现代主义另一个标志性的特征就是 “去确定性”, 这一特征对信念的坚守造成了不利影响。齐格蒙特·鲍曼认为后现代是流动的时代,信念的建构和社会秩序体系都是具有“流动性”的,是极具不确定性的。 这就意味着人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变化之中, 这里的变化不包含辩证法中说的相对静止,很多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事物也会被批判、推翻,被一些偶然性、模糊性的事物所替代。 “后现代性是一种思想风格,它怀疑关于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的经典概念,怀疑关于普遍进步和解放的观念,怀疑单一体系、大叙事或者解释的最终根据”。〔11〕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信念这类形成以后便相对稳定的体系,也是抱以怀疑的态度,并欲将其加以解构。 而反观中国历史,可以发现古代中国人民对秩序的确定性之追求持续了数千年,中国人民渴望追求到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以保持国家和社会的顺利发展,保障人民生活的幸福,对确定性秩序的追求最终形成了信念。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信念的生成或是坚守,从根本上说离不开对“确定性秩序”的追求。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不确定性” 特征, 会使人们无法找到生存的意义何在,也会使人们对信念的坚守在“不确定性”中土崩瓦解。

(三)“去中心化”影响了信念的传播

信念的传播和意识形态的建立一定要有 “中心”,但后现代主义思潮就是反“中心”、主张解构,所以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信念的传播和意识形态的建设。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去中心化”特征起初是质疑西方为中心的“现代性”,以德里达、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者主张解构论, 认为解构即是正义。 但这个思潮进入中国以后,开始对传统文化和信念体系进行批判, 甚至要对这些被认为是“历史”、“文本”的事物进行解构。 而此类被认为是“文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则内含着中华民族的信念,也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 当一个类群的信念上升到国家的信念, 国家的信念再反作用于对每一个具体个体的信念教育, 这就涉及到了意识形态的问题。 “受后现代主义解构思潮的影响,载负在历史、文学、艺术和哲学等观念形态中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由‘淡化’而被‘淡出’。 ”〔12〕因此,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渗透既会影响中华民族信念的传播和教育,又会淡化意识形态,最终达到对我国信念传播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合法性的颠覆。

四、中国文化中的信念何以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

古代中国的信念生成和坚守方式已作探讨,而放眼当下, 当外来思想文化和思潮再次渗入我国时, 在古代中国的信念生成和坚守方式中寻得资源,是化理论为实际,使理论真正落地的方法,更是应对各类社会思潮的不利影响的需要。

(一)信念的生成之道是应对后现代思潮的根基所在

共同的生活地域、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秩序追求等古代中国信念的生成方式是应对当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基础性构成,即根基之所在。 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需要一个强大的信念体系支撑,而这个信念体系的基础性环节, 就是信念何以构成。 参考古代中国信念生成方式,当下中国信念的生成也需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共同的地域是不变的,几千年来,这片土地上孕育的华夏儿女一脉相承;第二,古代中国的历史记忆主要是以“天道”的观念为主,生成了古代中国的信念体系,而当代中国的历史记忆既承载了传统,又开创了以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的信念体系, 即当代的意识形态中心;第三,古代中国的追求是对规范的、确定的国家和社会秩序的追求,以求得人民生活幸福、安居乐业, 而当下中国对秩序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现状的改变。 信念的生成之道里正是有了理性的在场,成为了当下用以应对后现代主义“反对理性”的有力“工具”,亦是应对后现代思潮不利影响的根基之所在。

(二)信念的坚守之道是应对后现代思潮的力量之源

对本民族文化的守固和对异域文化的包容改造,是古代中国信念坚守之道,也是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力量之源。 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 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13〕古代中国的信念坚守方式是对传统的守正、 对异域文化的包容和改造, 而当下应对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渗入一方面要汲取古代中国信念坚守之道的信念, 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外来思潮的特点,对其进行改造,使其成为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做到守正创新于一体。 古代中国对于传统文化守正的核心, 是在于对 “天道”的坚守,而当下则要学习古代坚守的方式,对我国的革命优良传统、社会主义文化进行守正,以应对外来思潮; 古代中国对于异域文化改造的重点,在于先共存、再坚韧、后改造,当下对于社会思潮不利影响的应对, 则要首先正确认识思潮的本质,再对其加以改造创新,着力使其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潮,若不能加以改造,则将其本质讲清楚并作为案例加以剖析, 以便应对其他类似思潮的不利影响。 这样从古代中国信念坚守方式中汲取到的基本经验, 正是以中国文化中的“确定性”应对后现代主义的“去确定性”,也是正确应对各种社会思潮不利影响的力量之源。

(三)信念的教育之道是应对后现代思潮的长效机制

以信念教育将民族信念普及大众始终是应对后现代思潮的有效措施和长效机制。 信念和信仰是建构精神世界的核心力和目标, 抵御社会思潮的不利影响就要从精神世界的建构出发。 思想政治教育者承担着建构教育对象精神世界的重任,应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革命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对受教育者的信念体系加以建构。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14〕正确的信念要在人民群众心中生成并且坚守, 就需要广泛开展普及性的信念教育工作, 这是以中国文化中的“中心化”来应对后现代主义“去中心化”的“核心力”。 其一,要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开展信念教育。 列宁指出:“大多数人是根据实际生活得出自己信念的。 ”在不断满足人民对规范的国家和社会秩序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征途上,一部分人生成了信念,对于尚未生成信念的群众则需要加以教育, 在其精神世界里建构起信念体系, 以抵御外来思潮的不利影响。 其二, 要在熟知中国灿烂辉煌的历史基础上开展信念教育。 不懂历史的民族不能谈将来,在信念教育的开展中,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或是受教育者,都应了解我们的民族历史, 知道我们民族的信念从哪里来、何以坚守。 在广泛开展信念的普及教育后, 便可以在中国人民心中建立起正确的信念体系,形成类群的信念,这便是长久抵御外来思潮不利影响的“法宝”。

习近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15〕面对纷繁复杂的外来文化和社会思潮, 我们的信念何以坚守,数千年的中国历史昭示我们:在思想层面要依靠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在行动层面还需对中国文化中信念的坚守之道加以分析和学习, 在追求人民美好生活和国家秩序稳定的过程中充分践行。

猜你喜欢
思潮后现代主义秩序
打击恶意抢注商标 让市场竞争更有秩序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秩序与自由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秩序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论解构型影像系统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以《大话西游》为例
对于社会思潮研究若干问题的反思
如何释放多元社会思潮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