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高校二级学院治理创新的路径建构
——以宁波G 高校H 学院为例

2021-12-26 19:09:51徐可明
理论观察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一流办学学院

徐可明,韩 玉

(宁波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2018 年9 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抓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也是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基本途径〔1〕。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肩负着新的特殊使命。

2012 年,宁波工程学院把人才培养放到教育、科技、经济相结合的大循环中去思考,抓“天时”且把握“地利”,主动把握杭州湾新区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成立杭州湾汽车学院。2014 年,学院迁入杭州湾新区办学以来,在学校党委的全力支持下,学院党委探索并试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试点。

一、问题提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特殊使命

(一)坚持党建引领,提升高校办学治校水平

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从规模扩张、质量提升到内涵发展的转变、从传统的管理向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转变。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国际高等教育的新格局,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而要赢得新的发展制高点,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办中国特色的大学, 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就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

(二)坚持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高校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一流党建引领高校发展、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凝聚发展动能,推动内涵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

(三)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一流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本科高校内涵建设的永恒主题。 高校通过学科专业建设, 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功能。 高校要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学科平台建设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以一流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一流学科专业建设。

二、学院治理: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

(一)学院治理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和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 而优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推进二级学院治理创新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和应然选择, 没有二级学院治理的现代化就没有高校治理现代化〔2〕。

(二)学院治理是“双一流”建设的需要。

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理念、一流的管理。学院是学科专业建设的主体, 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引擎。 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改变传统的大学内部行政化的管理模式, 树立大学为学院改革和发展服务的思想, 赋能二级学院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提升学院治理能力和水平,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

(三)学院治理是激发学院发展的内生动力。

从传统的学院管理向学院治理转变, 是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 学院治理将改变传统的权力运行模式和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 建立开放、共商、民主、协同的的教育生态,充分调动和激发包括师生、政府部门、校友等校内外各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

三、党建引领学院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

作为首批浙江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杭州湾汽车学院党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推动事业发展为落脚点,创新“党建+融合”工作模式,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学院治理创新, 为建设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汽车行业特色学院、 实现学院内涵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围绕党建争强,聚焦校园、产业园、研发园“三园融合”的国内一流汽车行业特色学院示范群的建设目标,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积极探索二级学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改革试点,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 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落细, 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党建主体责任层层递减的现象和党政“两张皮”的问题,推动学院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围绕重点和中心工作,突出党建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落实支部书记兼任教研室主任,突出“支部品牌”建设,如汽服支部围绕“教学改革”,车辆支部围绕“学科平台”,等引领支部建设,2018 年以来先后荣获宁波市“甬城育人先锋”先进基层党组织,宁波市模范集体,浙江省高校“模范教工小家”,浙江省“三育人”先进集体等荣誉,浙江省高校党建“双百示范”工程建设单位。 二是成立办学理事会,探索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办学体制。 充分发挥区域产业优势,成立由杭州湾新区管委会、 宁波市教育局、 上汽大众、 吉利集团和学校组成的杭州湾汽车学院联合办学理事会,建立政企校合作共赢的动力机制、资源共享的协同机制、权利与义务的制约机制、有章可循的保障机制、以及“政府引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协同”的运行机制。 与新区政府、慈溪市政府、 慈溪市汽车零部件协会等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方面探索“零距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二)围绕服务区域,聚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主线,在建成立足专业、面向产业、融合行业的党建示范群上下功夫。 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 突出 “支部建在发展需求上”,着力发挥党支部在政治引领、学风示范、团结凝聚、规范组织生活、促进中心工作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以“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为抓手,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党建工作示范支部创建,落实“双带头人”制度,发挥“头雁效应”。 积极推进党的建设引领、融入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构建“多元融合、四位一体”的汽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专业品牌建设。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 党支部品牌项目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双百示范”工程项目。 一是专业对接产业高度融合。 迁入杭州湾新区以来,各专业在已有的办学基础上,朝着“依托行业、对接产业、定位职业、服务区域”的专业群的建设方向,凝练特色,通过专业研讨、党员主导,围绕“汽车”进行办学和人才培养,2018 年与吉利集团联合申报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项目获批。 二是在产融融合机制和内容上找突破口。 在新区政府的支持下,学院串联新区30 余家汽车产业公司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专家联合授课,“引企入教”,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厂中校”和“校中厂”。

(三)围绕特色学院建设,聚焦研发高地、人才高地的立足点, 在提升技术引领和人才支撑区域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 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探索校园产业园研发园“三园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探索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全职引进了国内汽车NVH 研究领域顶级专家郝志勇教授,柔性引进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专家许俊教授,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邱毅教授等。 二是“研究院”打造学科高地。 成立了“智能制造及装备研究所”“杭州湾汽车研究院”“汽车碰撞安全与轻量化研究所”等多个技术研发平台, 目前已有了1 个市级科研团队,3 个校级科研团队,6 个院级科研团队,其中党员带头的支部占70%, 抢占了汽车行业中的研究和服务的制高点。 三是探索教师“双聘双挂”的师资培养体系。 教师围绕支部和教研室重点方向在双聘双挂中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高达80%以上,6 位教师获国家级、 省级人才称号。 学院入选首批浙江省高校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基本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 建立起具有鲜明区域产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汽车产业特色学院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 《中国教育报》以《大格局 深融合 产教共追万亿汽车梦》 为题对我院产教协同育人的办学特色进行了专题报道〔3〕。

(四)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聚焦一、二、三课堂有效联动、“产-教-研”三方互动,在匠心育人上下功夫。 平台、项目、人才都是学院发展的“硬核”。学院坚持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的融合, 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积极创设平台载体,引领、推动学院特色发展。 机械工程学科入选浙江省一流学科、宁波市A 类重点学科,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学科“领头雁”,成立了杭州湾汽车研究院、汽车安全碰撞及轻量化研究所、 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研究所等三大学科平台,发挥“以才引才,以才育才”的衍生效应,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为学院发展提供重要的平台和人才支撑,助力学院发展驶入快车道。 一是构建了“重基础、精方向、强工程”的“133”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党员示范课”“党员示范岗”等引领带动,近四分之一的毕业生在杭州湾新区就业创业,并且得到就业单位的高度评价, 三年来有199 位毕业生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研究生录取。 二是探索党员带头的三个课堂联动机制。学科竞赛参与面达到50%以上, 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比赛中获奖56 项、2018 年更是获得“中国好设计奖”,获授权专利74 件(其中发明专利18 件)、发表研究论文46 篇。 2019 年在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获特等奖。

(五)围绕以德树人的价值核心,突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浸润式涵育理念,在文化建设上下功夫。 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不仅要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还要传承和创新文化。 基于独立校区办学实际,结合汽车学科特色、办院传统、专业优势,杭州湾汽车学院党委秉持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推进以专业为依托的“一院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弘扬“知行合一”校训精神,构建党建文化、科技文化、社团文化、艺术文化、学术文化等构成的丰富多元的文化体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文化校园建设,让校园因文化而充满温暖、亲切、美丽的气息,以文化涵育有气质和品味的汽车人。 学院规划建设行知书院,共建“行知书吧”,为师生营造一流的阅读交流空间;举办专场交响音乐会等,提升校园软文化。 重视人文关怀,重视群工妇团工作、离退休教师工作、统战工作等,做实“五必访”制度,广泛团结力量,送达党委关怀,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提升教师生活工作品质,增强教师的幸福感。

四、结语

几年来, 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努力发挥党建引领中心促发展的作用,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聚焦应用型办学的目标,主动融入区域、对接产业,引领了学院特色发展和师生成才成长,形成了校园、产业园、研发园“三园融合”的特色办学之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一流办学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56
学院掠影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45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