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民道德建设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2021-12-26 19:09:51
理论观察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公民道德道德思想

郭 翠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发展发生历史性变革,加之受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改革浪潮的冲击,导致我们的政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针对新问题寻找新举措、新方法。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就要及时建立起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公民道德规范体系。 在推进和实施公民道德建设时, 高校必须要探索出一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时代性和重要性,同时公民道德水平也标志着一个国家、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祖国的未来发展要依靠高校大学生,他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示范军。 基于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应该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公民道德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内涵及现状

(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内涵

公民道德建设指的是以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发展的伦理道德工程。 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其核心内容就是为人民服务,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社会公德这三个方面就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对象。 从本质上说,公民道德建设就是最大程度去弘扬和培养人的自律精神,由此可以全面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可以内化为公民道德标准,与此同时,还能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二)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在深入推进,与此同时,现代化事业也在加快发展,公民道德建设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 公民道德建设发展过程中还将其当作是主流,而且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同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至今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不完善的德育建设、不健全的法律制度、不明显的城市道德建设形象、形式主义盛行等等,这些突出的问题无疑是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制约,由此还导致社会上屡屡的出现道德缺失事件。例如,食品道德问题:地沟油问题、瘦肉精问题等。交通道德问题:司机没有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随意停放车辆、酒后驾驶等。建筑道德问题:开发商对城市绿地随意侵占、新房有墙体裂缝产生等。 总之,正是因为社会上还有道德失范的现象存在,所以这些问题才促使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肆意的滋长, 甚至还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等一系列行为时长发生,缺失诚信的行为就成了社会公害。〔1〕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中嵌入公民道德建设内容的必要性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是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首要任务, 并且还提出公民的道德素质水平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内容就是对我国公民道德素质、观念、行为等多方面的培养方案。 公民道德建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要落实的一项学习任务,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对自身的使命和责任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并且在学生群体中充分贯彻落实好公民道德建设。〔2〕

三、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有待完善的公民道德建设内容传播方式

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中很少将公民道德建设理论内容结合起贴近生活的事例。 冗长沉闷的理论知识很容易使大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而只能对公民道德建设理论内容有一些浅显地了解,因脱离了现实情况, 要想形成深刻的印象就变得非常困难,为此,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对其加以运用来对自身的言行进行有效的规范, 也无法加快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更无法产生理想的传播效果。

(二)新媒体并未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1.需要不断完善高校融媒体平台运营机制

目前, 高校教育教学中已经开始运用融媒体平台, 而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高校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也应该利用融媒体平台。 然而,高校创建的融媒体平台基本都存在无序管理以及重复开设等一系列问题。 很多不同级别的部门(学校官方、学生组织等)都开设了各种新媒体平台。 因为所属的学校是同一个, 结果就导致平台总是重复的推送相同信息, 在多个新媒体平台共同运行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发送时间不一、杂乱无章、信息重复推送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大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明显降低。 因不能统一管理信息内容与质量, 所以高校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质量高的并不多,难以发挥融媒体的自身优势,学生也没有对其广泛应用和认可。〔3〕

2.提高思政融媒体平台整合信息资源的能力

在学生群体中, 高校创建的融媒体平台没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活跃度。 很多大学生都是被强制要求对融媒体平台推送的信息进行阅读, 与此同时,陈旧的信息推送方式、古板的内容都使大学生在接受信息时容易产生非常抵触的情绪。 目前,传播信息越来越便利,基于这一情况,大学生也就不能去筛选自己所接受的信息, 出现了良莠不齐的信息,信息质量没有得到严格把关。 未审核和过滤这些内容,一旦有煽动性言论或恶意引导出现,那么可能就会带偏大学生的想法, 甚至给其带来很多负面思想, 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四、公民道德建设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路径

(一)双管齐下的推进教育与法制两个方面

法律体系具有完备性, 再加上严厉的监督和执行机制, 这两方面都有利于大学生道德建设得到加强,同时也能规范其行为。 法律应该加大力度去惩罚不道德和不文明的行为, 有的行为只受到道德谴责是完全不够的,还必须要接受法律制裁。例如,有的公民随意吐痰,对这种行为必须要进行罚款,并且强制要求其扫大街。 应该在道德上去谴责那些见死不救的人, 要求这类人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的监管力度需要进一步的加大,对于污蔑做好人好事者进行严惩, 坚决维护每一位爱心人士的应有利益, 使人们心中的冷漠得到一些抚慰。 由此可见,公民道德建设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以教育与法制这两个方面的共同推进为保障。〔4〕

(二)对网络资源进行优化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完全消除距离障碍,各种文化思潮产生相互碰撞,形成广泛性、多元化的高校网络文化, 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 还能促进人的进一步发展。 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所以,其复杂性特征也被呈现出来, 低俗文化以及一些垃圾信息还将严重冲击到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 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道德观,甚至还可能会出现扭曲事实的情况。网络作为新兴事物, 它的出现无疑会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的挑战。 在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同时网络还能帮他们形成一个封闭的自我天地,所以就有错误的自我意识。 基于此,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对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内容有所渗透,以此达到大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的目的。 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大学生健康成长,所以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满足他们的要求,倾听大学生的想法和建议, 从大学生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多开展一些创新型教育实践活动,并且保证活动能否符合学生的思想以及年龄特点,要利用网络自身所具有的丰富性,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除了上述之外,需要呼吁有关部门对大学生接触的网络信息做严格规范,学生就能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学习到更多知识,还能规范道德。

(三)改变形式主义

公民道德建设应该去践行, 而不是光靠喊口号。 一是对先进事迹进行报道的背后,媒体更应多关注他们的后续生活, 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他们的无私奉献没有使自己陷入窘境, 而是接下来的路走的更好, 也改变了之前人民不信服的形式主义。 二是尽管在不断的更新政策,以达到公民道德建设需求, 但是高校依旧认为道德建设就是对国家政策的响应,有着较为明显的形式主义,声势浩大却难以调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所以学生也未融入到道德建设的氛围中去。 例如,在学雷锋活动的开展中, 高校都应该彻底的改变思想理念以及践行方面的冷漠迹象。 三是大学生必须要摒弃形式主义,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根本出发点。 无论是在学习中, 还是在生活中, 都要做到坚守道德,在活动中对自身的良好形象要始终保持,杜绝学习和生活中有两张皮的现象产生。〔5〕

(四)主流思想带动非主流思想,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时代感得到增强

改革开放之后, 社会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也更加繁荣。 然而,当我们对市场经济带给我们的喜悦而感到欣慰时, 我们也要正视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这是不容忽视的。 通常来说,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人的价值观、 人生观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从主流来看,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追求是统一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以此为目标,同时也完全认可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 国家繁荣是密不可分的这一观点。 只是潜意识中还会有非主流思想出现,并且配合主流文化,在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塑造中也难免会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经常有网络媒体曝光大学校园内的一些极端说法: 大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逃一次课、谈一场恋爱、挂一次科,否则大学就是不完整的。 有很多非主流思想一直都在影响大学生, 自由的大学生活使教师谆谆教导的奉献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被动摇。 年轻人的头脑可能在不经意间就被享乐主义、 拜金主义等占据,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原本的人生理想也会发生改变,不再是实现自我价值、报效祖国,对未来也感到非常迷茫。 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很多大学生将追求个人价值价值放在首位, 甚至有人还提出了“人生就是要以自我为中心”这一错误言论,殊不知作为一个社会人是要承担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一旦产生以自我为核心的非主流价值观,难免会有浮躁心理出现,使社会公德心、责任心意识下滑。 在重视物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精神所具有的强大能动性,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均起到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加强弘扬主流文化, 而且非主流文化也可以由主流文化去带动,全面对比主流思想与非主流思想,积极的引导大学生,对其实行“正能量”的教育。 根据非主流思想与主流思想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我们可以提出有效可行的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列举,就能从正方向上不断的激励学生, 使他们能够融入主流思想,或者是巩固主流思想。 当前我国高校以十九大精神作为指导,引领主流文化,积极传递正能量,非主流思想被主流思想带动起来,从而增强了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时代感。〔6〕

(五)树立城市新名片

一是对高校大学生加大生命的教育, 要尊重生命。 生存的权利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所以要敬畏生命,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还有别人的。 目前,高校仍缺乏生命教育这门课程。 二是“高、大、全”的楷模总是出现在荧屏上, 普通公民认为其遥不可及,基于这一问题,就要为人民树立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榜样,拉近与人民之间的距离,由此才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 使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得以推进。 三是政府要加大力度建设表彰体系,主动表彰,在体系得到不断完善的形势下,公民道德建设才能得到保障。 四是重视报警电话的设立,这样不仅能给人民带来便利, 而且还能为人民树立标志。 以上途径可以提升公民道德,还为城市树立自己的明信片, 同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也能得到提升。〔7〕

结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其目标就要由政府、企业、公民一起努力, 否则将会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的正常运行。 高校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并且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力度应该不断加大, 主动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建设的重任, 突出公民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和谐社会构建有较大程度的影响, 所以高校必须要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推进教育与法制两个方面,增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时代感,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公民道德意识,促进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道德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伦理学研究(2020年3期)2020-07-02 12:12:10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系列论文之二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6:26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