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2021-12-24 21:19王进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要:认知心理相关理论及因素分析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并且为高校思政教育实施开辟了新思路。文章从认知心理视角出发,分析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认知心理因素,运用认知心理理论观念及已有成果探究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有效策略,旨在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教育的有序、有效实施提供思路。

关键词:认知心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健康心理、完善认知结构、正确观念态度是高校学生思想水平、政治素养提升的必备基础。认知心理学指出,个体内化某一思想的成效,受到其原有认知结构的影响,当新思想与个体认知结构内信仰、观念、理念等发生冲突时容易诱发个体认知失衡,导致个体拒绝、抵触甚至是反对新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意识形态层面教化与感化人的教育活动,学生能否接受新时代思想观念,决定其民族自豪感、国家认同感的高低。从认知心理视角出发,将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为有机整体,为学生思想水平、政治素养提升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认知结构,将显著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

一、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认知心理因素

认知驱动个体行为与情绪,决定其对事物的反应及其心理活动。心理学家Ellis认为,个体面对事物时的反应行为、程度及性质等受到认知心理因素的影响。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思政教育是一项学习事物,其对待思政课程学习的态度等也必然会受到认知心理因素的影响。一是认知偏差。高校学生虽然在生理发育上趋向成熟,但在心理上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事物的影响,尤其是在社会信息媒介纷至沓来的信息社会,学生受到社会上负面人物、事件、现象的误导很有可能对社会、人声产生负面、消极、片面的认知,其此种认知心理状态反映在思政课程学习上,便是难以理性客观、正确辩证地判断思政学习内容及其渗透的核心价值观念,对思政价值的学习产生负面消极的评价,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思政理论课的积极性,影响思政教育实效性[1];二是心理冲突。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会经历诸多认知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学业与工作的冲突、自我休息与学习的冲突等,受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学生很容易形成错误的行为习惯、消极的心理状态、矛盾性的道德评判标准,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会因心理冲突以主观臆断、有限经验等判断、认知思政学习内容,难以将其中所体现的新时代思想、高尚品格等融入到自身认知结构中,从而降低思政教育实效性;三是刻板印象。学生对思政教育会形成先入为主的感受,认为其以政治说教为主,内容枯燥乏味,概念与意义晦涩难懂,此种刻板印象会诱发学生畏难心理,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内在动因,从而影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二、认知心理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策略

认知心理为高校思政教育实施开辟了新思路,指出思政教育现存问题,并非简单思想问题,而是普遍、客观存在与学生群体认知结构内的认知偏差、心理矛盾与刻板印象问题,进而影响到学生对待思政课程的态度、学习思政课程的兴趣、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的行为表现。为此,应当把握好影响思政教育实效性的认知心理因素,对现存问题进行逐个击破,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提供理性认知、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基础。

(一)引入真实案例,注重深入评析,消除学生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普遍存在于高校学生认知结构之中,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社会阅历尚浅、人生感悟不够深入、与外界环境交互不足且积累的感性素材较为匮乏,当学生面对社会、问题及生活情境时,其以认知为驱动的行为与情绪必然存在盲目性、随意性,难以对事物进行理性客观地分析解读,不能以辩证观、发展观及普遍联系观探寻问题解决对策,当学生不合理信念、不合常规处事逻辑占据上风后,便会出现极端、过激行为。为消除认知偏差对思政教育实效性的负面影响,建议在教育实施中引入真实案例,调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在案例的分析评述中发现学生认知结构内存在的错误、不合理思想观念,再经过价值引导、春风化雨般的教化,消除学生认知偏差,促成学生理性客观精神,提高学生思辨认知能力[2]。

如目前“安徽蒙城一女子跳楼身亡,消防员施救时一同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事件引发热议,社会中也充斥着多种舆论倾向,多元思潮纷至沓来。高校学生思想观念易动摇,在课余时间会通过各类媒介形式接触、获取关于该事件的信息,学生也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原有认知结构对事件、当事人行为做出判断与评价,并迁移到自身形成“我会…”或“我不会…”的行为导向。在引入事例后请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注意总结学生观点,发觉学生非理性、片面性的评述,如“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是消防员的责任所在”等等。面对学生不合乎理性思维的逻辑判断及观点,教师切忌指责、批评,而是要引导学生对这场悲剧追根溯源,认识到以自杀解决问题源于理性思维的缺失,当消极情绪超越积极情绪时,如何以理性态度疏导情绪尤为重要。同时,引导学生从宏观视角出发,理性看待消防员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挽救女子的行为选择,其是在向社会发出警示、做出感召,想要以社会的力量来挽救那些处于崩溃边缘的社会成员,是对社会友善的呼吁。通过案例的引入,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社会现象、社会事件与社会问题,能够站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指导自身思想与行为。

(二)注重心理教育,产生协同效应,疏导学生消极心理

认知心理凸显了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配合、发挥合力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自学生步入高校学习开始,便需要同步部署心理与思政教育,通过发展性的心理引导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提供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基础[3]。

对于高校新生而言,其初入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理想与现实、专业与兴趣、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冲突会导致其产生茫然无措、低沉消极的心理状态,影响其学习思政课程、接纳先进思想观念的积极性。为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其尽快适应校园生活环境,需要在思政教育中渗透集体观念、校园文化、自我意识教育,通过开展合作互学活动让学生看到同伴的闪光点,发现自身潜能,感受自己对集体学习成效提升的贡献与价值,增强学生对校园的归属感。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与他人,认识到自身优势与不足,能够体会新时代背景下“能力”的丰富内涵与外延,鼓励学生发展自身兴趣特长,指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重拾信心、樹立远大理想。

对于高年级学生,其即将步入社会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未来将面对家庭、工作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在思政教育中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学生分析如何处理家庭与工作关系,如何疏导自身不良情绪、调试负面心理,注重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与高级情感,端正学生人际交往态度、人生态度,以此促成学生健康的恋爱观、择偶观、职业观、人生观。

(三)优化教学方式,开展实践活动,改变学生刻板印象

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内涵体现在效果、效应及效率三大方面。其中效果是指知识学得、能力习得与思想方法悟得;效应指向审美观念、道德品质、思想水平、政治素养、价值观念、批判性思维的综合效应;效率是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将先进思想、正确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当前青年教育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将教育手段赤裸裸地呈现在青年面前,而青年所处的阶段,正是不愿被控制、强制、教化的阶段。”尤其是在价值观日益多元、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教师、教材乃至学校都不再是知识信息的唯一、权威来源,思政教育话语权降低,话语力量薄弱,学生会对质疑、怀疑思政教育内容中的观点、思想等。为改变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刻板印象,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同感,应积极优化教学方式,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达成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如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开展以“改革开放史学习”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将辉煌宏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凝练在国企改革与发展进程之中,组织学生深入国企,采访国企负责人、基层技术人员等,了解其改革理念与思路、改革措施、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感受到国企组织架构变革、扁平化管理实施、绩效考核实行中体现出的与时俱进、创新求变,领会国企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在延伸至我国改革开放重要举措,请学生撰写调研报告、汇报实践成果,能够让学生在国企发展史自主探究中感受到改革開放后我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祖国产生强烈自豪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结束语

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认知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偏差、心理冲突及刻板印象。为消除此类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引入真实案例、注重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优化教学方式并开展实践活动,以此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瑞瑞.基于认知心理视角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陕西教育(高教),2018(11):70-71.

[2]孙荻.认知心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6):153-154.

[3]高丽娜,张小宾,郭长帅.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22):245.

作者简介:王进,1981年11月出生,男,汉族,四川眉山人,职称: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