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兴 黄丽荧 吴泓润
摘 要:东盟国际中文教育教师队伍应服务于中国—东盟民心相通,为中国创新性地开辟国际话语权建设新渠道,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东盟在地化的闽南文化所独具的融合力、亲和力和实效性,构建“闽南文化+教师教育+商科”特色育人模式和“敦煌艺术+闽南文化”特色知识体系,地方性、民族性和国际性兼备,发挥闽南师范大学独具的办学特色,培养熟练掌握普通话、闽南话和英语的遍布东南亚、闽南文化特色突出的“三语多能”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全链条,为东盟国家培养爱国、爱好闽南文化、对华友好的文化使者和商界精英。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东盟;闽南文化;敦煌艺术;人才培养体系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亚投行运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是我国拓展经济发展国际空间、构建和平稳定周边环境、深化改革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举措。东盟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东盟10国是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和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投资国,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发起国,是中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沿线国的重要集结地区,地缘战略位置重要,因此推动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成为我国重要战略需求。
一、国际中文教育在中国—东盟民心相通的战略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经济发展助推器、社会和谐黏合剂。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传播影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成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关键。中国优秀文化在东盟的高效传播成为构建中国—东盟民心相通的基础性工程。
作为政治社会化与文化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在民众“价值认同”建构、文化传播中扮演极为重要角色。教师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影响一批批、一代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培养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链完整,中国优秀文化与本土文化修养兼具的海外教师队伍成为当下构建中国—东盟民心相通工程最为有效的路径。
国际中文教育作为新兴交叉学科,以中国语言文学和教育学两个一级学科为主干学科,同时涉及外国语言文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哲学、中国史、世界史、民族学等其他一级学科,在一级学科层次上交叉融合[1]。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和学科属性在培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所需的本土教师方面比较优势突出,战略价值独特。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特色知识体系的构建,成为基础性、先导性、关键性问题。
二、东盟国际中文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1.国际中文教育在东盟国家的传统影响遭遇严峻挑战
作为语言传播和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东南亚11国(含东帝汶),除文莱外,都设有国际中文教育机构,共计约60家。国际中文教育目前面临信任、结构、管理、质量四大困境[2],特别是国际中文教育原来的机构属性被带有政治性色彩偏见的过度解读,导致其存在的合法性受质疑,面临认同危机和信任困境。
2020年,由27所高校和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全面負责未来国际中文教育机构的运行工作,但其开办与发展仍将困难重重,必须扭转既有被扭曲的品牌形象,破解孔传统国际中文教育被视为“儒教文化的符号”带来的“文化侵略”偏见[3],冲破所在国意识形态斗争的束缚,转变“大包大揽”的办学模式,化解因中外文化迥异产生的教学方法的中外冲突,设法融入所在国的国民教育体系。
2.国际中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突出的瓶颈问题
东盟国家从事中文教育教学的本土教师尽管数量相对较多,但大部分是非专业人士,没受过系统教师教育,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文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不太了解,近年来师资老龄化趋向严重,影响国际中文教育层次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部分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新移民教师,尽管大多中文水平和语言本体知识功底不错,但多数缺乏中文教学尤其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中国汉办派遣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尽管多数是中国各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接受过短时间的专业培训,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教学经验普遍不足,且近年来汉语志愿者质量和数量均呈下滑趋势。已有教师,不管是本土,还是外来的,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特性匹配性较差。
3.国际中文教育存在实施平台不足缺陷
目前中国—东盟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主要聚焦于职业技术教育,更多的学科教育集中在农学、医学等领域,与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与知识体系匹配度不高,目前双方在职业技术资格互认方面还无法顺利实现,影响和制约双方院校间学生交流和互动,部分国家存在课程认证标准或教育硬件设施设备较陈旧,人才难以满足当地企业需求,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产生的社会影响力较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师有限。教师队伍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主导权,国际中文教育教师队伍应该为中国创新性开辟国际话语权建设新渠道先行先试。
虽然闽南话在东南亚国家商界仍保有通用语优势,但作为共同历史记忆的部分闽南文化,如《过番歌》、南洋《竹枝词》等记载先辈们背井离乡到南洋谋生奋斗,充满辛酸的民间歌谣或长篇说唱或诗歌,对华侨后裔的吸引力在下降,随着闽南籍华人华侨年老或去世,闽南文化在华人华侨后代中传承力度下降,东南亚年轻的华人华侨对祖籍国了解越来越少,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感越来越淡漠,影响华裔学生汉语言习得,中华文化的传承存在断层危机,作为国际中文教育的传播载体出现危机。
三、东盟国际中文教育中闽南文化特色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东盟闽籍华侨华人达1200万人,大部分是“下南洋”的闽南人。如:印尼林绍良、菲律宾陈永栽等闽南籍侨领,都是深度影响驻在国经济命脉的知名人物。闽南话、闽南文化成为东盟各国的重要商界通用语和共同价值认同。
1.闽南文化独具东盟国际中文传播融合力、亲和力和实效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文化根本深厚性、文化哲学包容性、文化血脉充沛性、文化景观丰美性四个特性[4]。闽南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传播者,具有一体化(中华传统文化)、多文化(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多宗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印度教、犹太教、摩尼教、拜物教、日本教等世界几大宗教,被联合国授予“人类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多神(民间信仰)、多剧种(梨园戏、歌仔戏、木偶戏、高甲戏)、多方言(如闽南语中融入马来语)、多民族(阿拉伯人、汉族、畲族在闽南混居,闽南人在世界各地定居)、多建筑(传统建筑、西洋建筑、中西合璧建筑)共存共生的特性,蕴含“和合思想”,具备文化融合和心灵契合功能。凸显闽南文化的功能先进性、价值普遍性,有助于展现中国风格、大众兼容、中外融通的话语体系风范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根基,特别是以“和合”文化的巨大整合力,推动已在东盟国家落地生根的闽南文化与东盟国家主流传统文化相融相通、融合共生,化解“文化侵略”偏见和对国际中文教育的敌意,开辟机构或课堂之外的全新而又优质的文化傳播载体,同时有助于改革以往传统的“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中国建筑”等分割式教学体系,实现多学科地有效融合。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才能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5]。
2.构建“闽南文化+教师教育+商科”国际中文教育特色育人模式
闽南家族、乡族制度及其组织是闽南社会的坚固基石。闽南文化浓厚的乡族性,使得闽南人离乡不离祖、认乡音、恋乡情,重宗庙、宗姓、宗族、宗亲,赋予闽南人融合而不溶化的特性;使得闽南文化在交流互鉴中,既可吸纳世界文化精华,呈现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世界性,又得以保持文化发展中的独立性、连续性。闽南文化成为维系一亿海内外闽南人的精神纽带,特别是闽南话,是跨区域、跨省界、跨国界的汉语方言,是闽南族群的标记。利用闽南文化和闽南侨领在文化圈和经济圈既有影响力,推动教育圈的融入,以国际中文教育为切入点,以“闽南文化+教师教育+商科”为育人模式,以东盟本土华文教师和东盟新生代闽南裔侨领为培养目标,以中国—东盟教师教育联盟为合作平台,推动东盟华文学校建设和中国—东盟高校间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全覆盖、教育与事业双促进”的国际中文教育实施平台,实现“文化圈、经济圈和教育圈”三圈协同发展,在服务“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建设中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从而获取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广泛理解与支持。
3.敦煌艺术与闽南文化融合构建东盟国际中文教育特色知识体系
东盟国际中文教育应该在区域/国别中文教育特色理论和学科交叉融合理论指导下[1],将活态、在东盟落地生根的闽南文化与固态、标志性的敦煌艺术相融合,应用闽南文化对敦煌艺术创新性研究、创造性活化、有效性传播,增进东盟青少年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乐趣和语言习得成效,在东盟文艺界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构建服务于东盟国际中文教育所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传承体系、特色知识
体系。
敦煌艺术记载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繁盛局面,由多民族(汉族、月氏、乌孙、匈奴、吐蕃、回鹘、突厥、西夏、蒙古、裕固等)和多文化(印度、波斯、粟特、中亚古族、日本、高丽、伊斯兰)融通发展,和谐相处,取长补短,共生形成,由多元性向中华文化一体化演变[6],与闽南文化特质高度相似,易于融合创新,既实现敦煌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可给饱含离散心境的东南亚闽南文化中增添激昂的暖色调,更易受东南亚青少年喜好,可从适合个体习得、小团队合作两个层面,由简到繁,文艺融合,设计特色知识体系。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华人华侨常自称“唐人”“唐家子”“唐山客”,称祖国为“唐山”。唐文化魅力巨大,以此为主题,既可教授东盟青少年相关吟诵、琵琶演奏、茶文化等个人技艺,又可组合为弦歌、戏剧等小型团体项目,寓教于乐。用例的使用恰到好处,准确有效,具有代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就能提高教学效果[7]。用例的同时,辅之以新媒体技术、数字人文技术和机器学习等新手段,新文科与新工科协同,产生体验式、创作式、创新性教学内容,对东盟青少年更具魅力。
吟诵是诗文学习、创作和欣赏的艺术形式,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周朝己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闽南话在唐朝时就形成,保留古汉语尤其语音的特点,素有“语言活化石”之称[8],
闽南话里可现敦煌吐鲁番文献里的俗语词[9]。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最美丽的瑰宝,押韵主要遵循的是中古时期的“切韵”音系。普通话的声韵系统,已与“切韵”音系有很大的不同。闽南话的文读音系统,却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切韵”音系的风貌,在韵母的分化、鼻音韵尾的分合、等呼的简化归并,以及入声韵的存佚等方面,都远比普通话更为贴近“切韵”音系的原貌,在吟诵唐诗,复原古音古韵方面,拥有着明显的优势[10]。古代汉语(闽南话)与现代汉语吟诵唐诗比对,可让东盟国家青少年既领略唐诗韵律之美,又可借机学习汉语的演化史。
弦歌(又称琴歌),诗词与音乐融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传统儒家通过音乐表达礼乐思想的主要方式。闽南话演唱弦歌,从咬字发音和歌曲韵味上更接近于琴歌所产生的时代[11]。敦煌壁画中最重要的要数弦乐器,其中以琵琶数量独占鳌头。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仅琵琶一物就有689只之多[12],其中初唐52次、盛唐46次、中唐149次、晚唐138次[13],形制丰富,形态各异,凡画有音乐形象处必有琵琶,具有音乐的象征意义。壁画上频频出现的横抱琵琶今仍可见于闽南人喜爱的南音乐队中,南音深受东南亚华人华侨喜好。琵琶享有“弹技乐器之王”美誉,音乐语言极丰富,既可表达《阳春白雪》般的清新雅致,《塞上曲》的悲凉哀怨,也可以表现《十面埋伏》的气势恢宏、《天山之春》的民族风情[14]。弦歌可让东盟国家青少年既得到诗词与音乐奇妙融合的良好体验,又可从可领悟礼乐思想。
茶文化,是海内外闽南人的集体记忆,始于唐。以茶酒文化为主题,综合应用上述习得的唐诗闽南话吟诵、琵琶演奏,对敦煌石窟发现的中国现存最早的、创作于晚唐、蕴含伦理的剧本《茶酒论》[15]进行再创作,具象化与审美化表达,既可让东盟国家青少年了解以写意著称的中国戏剧与写实为主的西方剧目的区别,又可领悟中国的伦理智慧。
4.闽南师大特色东盟国际中文教育实践
闽南师范大学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办校导向,勇担建构“中国—东盟民心相通桥梁”“世界闽南人精神家园”,充分发挥“闽南文化+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办学特色协同效应,致力于为东盟国家培养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各种层次类型学校所需的优秀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和东盟新生代闽南裔侨领,确立“重经典,重人文,重融通,重创新”育人思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以闽南文化为人文关怀和价值导向载体,致力于培养熟练掌握普通话、闽南话和英语的遍布东南亚、闽南文化特色突出的“三语多能”本科—碩士—博士人才全链条,特别是在为东盟国家培养爱国、爱好闽南文化、对华友好、主动担当中外交流的文化使者和商界精英所需的留学生(含华人华侨学生)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目前,闽南师范大学拥有国家语言文字示范基地,已与东盟国家教育界建立积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重点与菲律宾、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6个东盟国家的23所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签订系列校际合作办学协议,办学层次覆盖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全链条;在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等部分东盟国家分别建立了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海外教学点、闽南文化研究田野调查基地,定期选派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师生赴基地、教学点开展教学或专题调查研究。设立东盟国家留学生专项奖学金,已招收培养来自菲律宾、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老挝、新加坡、印度尼西亚7个东盟国家的84名学生(其中本科18人、硕士56人、博士10人),修读“闽南文化+学科+教师教育”,涵盖文学、经济学、数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6个门类,其中首届菲律宾籍国际汉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学期间均达到汉语HSK5级水平,获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已返菲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成立北吕宋地区首家汉语学习中心,开设茶文化等特色课程。举办9期“东南亚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和感知中国行活动”和“丝路华教·桑井故园”2021年菲律宾华文教师线上研习班,共有476名东南亚华裔青少年、81名东南亚专家登录进入闽南师范大学学习交流、合作研究,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东盟国家教师、青少年学生间的深厚情谊。
参考文献:
[1]吴应辉,梁宇.交叉学科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与知识体系构建[J].教育研究,2020,491(12):121-128.
[2]范敏,李国青.新时代背景下孔子学院面临的困境与转型路径[J].改革与开放,2019(17):106-109.
[3]张虹倩,胡范铸.全球治理视域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及孔子学院建设:问题、因由与对策[J].社会科学,2017(10):26-35.
[4]杨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之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17.
[5]习近平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1-06-01.
[6]杨燕,杨富学.论敦煌多元文化的共生与交融[J].世界宗教文化,2019(6):7-16.
[7]麻彩霞.用例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17(7):76-80.
[8]林连通.两岸闽南话词汇异同问题探索[J].汉字文化.2014,118(2):11-16.
[9]黄幼莲.敦煌吐鲁番文献词语校释[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5):101-109.
[10]刘子立.略论闽南方言与唐诗韵律——以杜甫诗作为例[J].闽台文化研究,2018,53(1):71-76.
[11]魏琳.闽南语吟诵与琴歌吟唱对比[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21(2):56-63.
[12]贾荣建,赵参.从敦煌壁画中的琵琶图像看古琵琶乐器的演化印迹[J].北方音乐,2018,38(22):28-30+52.
[13]陈燕婷.南音历史源流考释漫谈——从南音与敦煌史料之关联谈起[J].人民音乐,2020(4):50-54.
[14]黄丽荧.论琵琶音乐语言的审美与表达[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7):144-147.
[15]马潇婧.中国现存最早的剧本:晚唐进士王敷《茶酒论》探析[J].戏曲研究,2013(3):163-172.
[本文系2020年福建省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战略需求和多学科融合导向下‘闽南文化+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课题成果和国家语言文字示范基地建设成果]
[责任编辑:杨裕南]
李顺兴,闽南师范大学校长,教授;黄丽荧,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吴泓润,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