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孟 春
(海南大学 学报编辑部,海南 海口 570228)
《大学衍义补》是明代丘濬编著的一部探讨如何“治国平天下”亦即如何治国理政的学术著作,他分类编纂经书及其他古代文献中的资料,然后逐一进行相关诠释和学术探讨,涉及到农业、财税、文教、基建、刑法、外交、国防、公共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专门问题。《大学衍义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明清时期即受人推崇,在当下仍是学界关注的一部重要著作。由于其内容讲求实学,学者们亦多从“实学”上切入,研究其中有关经济学、法律学、政治学等专门问题,如王卫平《丘濬社会保障思想研究——以〈大学衍义补〉为中心的考察》(《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李少波《〈大学衍义补〉廉政思想试探》(《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解扬《经世思想的传承与转折——以明代〈大学衍义补〉与德川〈无刑录〉的关系为中心》(《安徽史学》2019年第6期)等,大多是技术层面和专业层面进行阐释;也有跳脱技术和专业层面而去把握《大学衍义补》整体写作理路的研究文献,如黄英《由王而圣始,由内而外终——丘濬〈大学衍义补〉的内在理路》(《孔子研究》2016年第6期)、张扬《丘濬经世之策及其哲学内核》(《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第14期)等。但对于《大学衍义补》的探究往往忽视了丘濬的“为文之用心”,亦即《大学衍义补》全书的编纂指导思想和贯穿红线。庄子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1](P9)思想影响着全书编纂的整体状貌,指引着作者对各个问题的论述,有“学术之道”的意义,是不可不注意的一个研究切入点。深入研究《大学衍义补》可以发现,其编纂指导思想即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民本思想,这个主导思想贯穿了该著作的整个编纂过程,本文将从内涵、路径和价值三个面向上对此进行阐说。
《大学衍义补》正文共有160卷,以“治国平天下”为总纲,分为《正朝廷》《正百官》《固邦本》《制国用》《明礼乐》《秩祭祀》《崇教化》《备规制》《慎刑宪》《严武备》《驭夷狄》《成功化》等12目,在这12目之下每目又细分出多寡不等的若干项,包括总论在内,前后共119项,涵盖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多个领域和层面,可见作者丘濬学问淹通、视野开阔,且对封建国家的治国方略有深邃而缜密的思考。其所关注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法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彼此间所论问题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大学衍义补》堪称封建时代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宝典,对当时及后世统治者皆具有启发、借鉴的意义。明孝宗弘治皇帝“嘉其考据精详,论述该博,有补政治,特命刊而播之”;明神宗万历皇帝认为该书“采古今嘉言善行之遗,以发经传之指”,能“因体究用”,特地为该书作序,并向全国宣传推广。
《大学衍义补》“因体究用”,丘濬在研治社会百事(“用”)的时候都有一个思想出发点,或者说都有一个根本的思想宗旨(“体”)在指引其撰述,即:民本思想。所谓民本思想,是指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要怀有敬德保民之心,采取积极措施让老百姓安定富足,民是国家的根本,百姓安定富足,国家才会长治久安。民本思想肇始于西周,“民之所欲,天必从之”[2](P26)“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2](P27),到春秋战国时,发展成为儒家所倡导的统治理念。孔子曰:“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3](P4)孟子更是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P94)虽然要求统治者做到“与民同乐”[4](P11),主张仁政,描绘了一个“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4](P9)的百姓生活安定富足的治世图景,其思想基础即是民本。民本思想亦是《左传》所强调的政治思想,有“天之爱民甚矣”(襄十四年)、“视民如子”(襄二十五年)、“视民如伤”(哀元年)等等的表述。与儒家有分歧的管子也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5](P2)民本思想为后世儒家所继承,其价值立场主要表现为“尊仁”。“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与精髓,贯穿其整个思想体系之中[6](P16),儒家的“仁学”本质上也是一种“人学”,“以人为本”构成儒家哲学的鲜明特点[6](P16)。民本思想的意涵中有三个要点:一是对统治者所作的要求;二是要把民作为治国的根本;三是要把理念落实到具体政策和工作中。
丘濬是理学家,其《大学衍义补》是在宋代理学家真德秀《大学衍义》的基础上写作而成,但是,丘濬和宋代理学家们在论学上有显著的不同。宋代理学家们论学的旨趣不在民本,而在个人的修身养性,即《礼记·大学篇》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及修身齐家诸事,是一种“务虚”的治学;虽然其中也有人说过“为生民立命”,但究竟如何为生民立命却没有深究,不甚了了。他们并非心中无民,只是认为,一个人只要道德品质高尚,理论修养丰厚,就一定能够自通政务,做好实际的事务,这显然太过理想化了。丘濬则进行治学转向,“从修己到治人,”[7](P21)把研究内容转向了社会百事、具体的政策和工作,把诉说的目标对象转向了统治者,随之,他的治学指导思想也转变为民本思想,为了使老百姓的生活富足安康,时时从民众的角度思考政事、解决问题成为编纂全书的根本出发点。他深入领会《尚书》里所说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2](P12)的理念,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言,万世人君所当书于座隅,以铭心刻骨者也,”[8](P119)进而引蔡沈的话解释说,君与民之间从表面上看有尊卑高下之分,但实际上却是如身体各部分的关系那样彼此依赖、亲近,并认为君主应该“固结民心”,以虔敬之心对待百姓,就像用朽败欲断的缰绳来驾驭易受惊的马,骑马人须时时谨慎,提防着从马上跌下来[8](P119-120)。为此,他在安排全书编纂结构时,在十二目之中,“固邦本”之目被放在了一个显著、突出的位置上,其前仅有正朝廷、正百官二目,暗含了固邦本乃总领社会百事的观念。
民本思想不是空洞的,它有着实在的内容。丘濬把固邦本之目又细分为蕃民之生、制民之产、重民之事、宽民之力、愍民之穷、恤民之患、除民之害、择民之长、分民之牧、询民之瘼等10项,具体探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口增殖、生产置业、民生民力、扶贫问苦、治安与管理以及其他事务,触及封建时代的各种民生问题,极大地充实了民本思想的内涵,使之成为一个鲜活的、有温度的、可以触摸到的政治社会思想。
不仅于此,丘濬的民本思想还以此目为基点,进而统摄其他诸目的编纂,成为贯穿全书始终的一个根本指导思想。尽管丘濬在讨论各项“治国平天下”之事务的时候,具体问题迥然有异,但他却能够处处为百姓着想,从爱民养民的角度上立论。比如第1卷正朝廷之目是“总论朝廷之政”,这是一个宏观的、战略的、高端的论题,似乎和普通百姓关系不大,是为君者、为政者所要考虑的“大”事情,他专门提出“立政养民”的命题,把至上的君主和至下的百姓联系在了一起,他说:
人君居圣人大宝之位,当体天地生生之大德,以育天地所生之人民,使之得所生聚,然后有以保守其莫大之位焉。然人之所以生,必有所以养,而后可以聚之。……有以为聚居衣食之资,而无离散失所之患。[8](P2)
丘濬又说:“人君……一身之精神有限,耳目之见闻不周,人不能尽职也,事不能尽知也,故必择大臣而信任之,俾其蒐访人才,疏通壅蔽,时加询谋,以求治焉。”[8](P2)“朝廷之上,人君修德以善其政,不过为养民而已。诚以民之为民也,有血气之躯,不可以无所养;有心知之性,不可以无所养;有血属之亲,不可以无所养;有衣食之资,不可以无所养;有用度之费,不可以无所养。一失其养,则无以为生矣。是以自古圣帝明王,知天为民以立君也,必奉天以养民。”[8](P4-5)……反复申说“立政养民”的道理,认为“天为民以立君”,民才是国家的根本,所以君主应当根据天意把老百姓的衣食用度、血亲赡养诸事作为中心工作来做,正确行使权力,维护人民利益;君主还应当蒐访人才,察访民情,了解百姓疾苦,并给君主提供保民养民的政策建议。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P94)丘濬在《大学衍义补》中虽没有类似的论述(明代社会的专制政治环境也不允许有这样的论述),但可以见出,丘濬在思想气质上和孟子是相通的,体现了正如宋人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民本情怀,并贯彻落实。
其他各卷中类似的论述颇多,民本思想一以贯之,如在第一百卷慎刑宪之目中他说:“天地生物,有为造物之梗者,必用雷电击搏之;圣人治天下,有为生民之梗者,必用刑狱断制之。……人有梗于吾治之间,必断制之而后民得安靖,民不得安,则有所苛扰,而生有不宁矣。”[8](P852-853)关于国家要设立刑罚制度的目的,法家认为是统治者用来管治、惩处臣民百姓的,即便是传统的儒家也有“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9](P6)的认知,可丘濬却持不同观点。他主张刑罚制度不是用来惩处老百姓的,正好相反,是用来“生民”“安民”的,也就是说,君主要立政养民,当有人从中作梗搞破坏,使民受到苛扰、不得安宁时,需要通过刑罚制度惩处坏人,还老百姓一个清平世界、朗朗乾坤。这种认知逻辑确实出人意表,有别于传统。正是丘濬以人为本的情怀,才使他在当时社会里有了如此卓越不凡的思想见解!
对于治国平天下来说,统治者光有思想情怀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思想情怀转化为政策和措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民本思想应该有具体的实践路径。儒家致太平的着眼点还在于“致”,也就是达成太平的途径与过程[10](P27)。宋代理学家们并不缺思想情怀,可坐而论道治不了国、平不了天下。丘濬深刻洞悉这个弊病,于是他在《大学衍义补》中把论述重点放在具体的施政措施和方法上,注重施政的可操作性。全书每一卷在探讨具体事项时均不惮烦地冠以“治国平天下之要”数字以为题,如“治国平天下之要·正百官·重台谏之任”“治国平天下之要·制国用·征榷之课”“治国平天下之要·严武备·将帅之任”等,这一方面使得具体事项得到情怀的指引和意义的升华,不再仅仅沉沦于技术层面与琐碎的事务性,另一方面更使得思想情怀(“治国平天下”)由虚向实,有了切实事务作为抓手和锚定之所。
丘濬作为大学问家和实干家,仅用四个字就高屋建瓴、举重若轻地回答了民本思想的实践路径:农用八政。农用八政出自《洪范》(1)《洪范》是《尚书》中的一篇,其文曰:“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丘濬引用《洪范》原文一一解释了农用八政的思想:
三、八政:一曰食,(务农重谷之政。)二曰货,(阜通货财之政。)三曰祀,(报本反始之政。)四曰司空,(掌度土居民之政。)五曰司徒,(掌敬敷五教之政。)六曰司寇,(掌立法惩奸之政。)七曰宾,(怀柔宾客之政。)八曰师,(除残禁暴之政。)[8](P5)
把农用八政和丘濬《大学衍义补》的12目(掐头去尾)做一个对照:
一曰食——务农重谷之政——固邦本
二曰货——阜通货财之政——制国用
三曰祀——报本反始之政——秩祭祀
四曰司空——掌度土居民之政——备规制
五曰司徒——掌敬敷五教之政——明礼乐、崇教化
六曰司寇——掌立法惩奸之政——慎刑宪
七曰宾——怀柔宾客之政——驭夷狄
八曰师——除残禁暴之政——严武备
可以看出,《洪范》里的农用八政和《大学衍义补》掐头去尾的12目是互相对应的,换言之,所谓农用八政就是丘濬著写《大学衍义补》的灵感来源,也是丘濬编纂《大学衍义补》的结构简纲。丘濬是按照《洪范》农用八政所框定的范围、提供的思路来编纂此书的。《大学衍义补》的各部分内容,或者说农用八政,和他所标举的民本思想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丘濬引用蔡沈的话说:“八政曰农,所以厚生也。”又引用史渐的说法:“政莫大于是。舜总之九官,周分之六卿,箕子裂而为八。名虽异,实无殊也。”[8](P5)丘濬引用前人言论意在表明,民本思想和《大学衍义补》各部分内容之间是指导思想和具体编纂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哲学意义上则是一和多的关系。农用八政是民本思想的实践路径。八政是具体的政治实践,是最大的政治(“政莫大于是”),需要为政者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切实的事,涉及农业、财税、文教、基建、刑法、外交、国防等领域。八政的内容随着关注领域和涉及人事的不同而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多要统摄于一,始终有一条思想的红线贯穿在八政中,那就是“厚生”,也就是民本思想。古人用农之一字来统一命名八政,涵括八个方面的政事,其用意就在于此。在中国古人的哲学认知中,道化为气,气聚为物,故有道生万物,万物皆渊源于道的理念。道是一,万物是多,两者之间有着哲学意义上的分合关系。把这种关系平移到治国理政上,分开来看,是八政,是万物,是多;合起来看,是农,是厚生,是道和一,也就是所谓的民本思想。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宋代理学家讲理一分殊,但那是一种局限于哲学层面上的世界认知,如果脱虚向实,俯身向下,那么,民本思想和农用八政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理一分殊,是一体两面,民本思想是理一,农用八政是分殊。
其实,八政中涉及许多领域和问题,包括农业但并不仅限于农业,但在《洪范》里却只以农来指代八政,对此丘濬认为原因主要在于:
其目凡八,所谓食,所谓货,谓之农可也;而祀以行礼,宾以待客,师以用兵,与夫三官所掌之事,皆谓之农,何哉?盖天之立君,凡以为民而已,而民之中,农以业稼穑,乃人所以生生之本,尤为重焉。故凡朝廷之上,政之所行,建官以莅事,行礼以报本,怀柔以通远人,兴师以禁暴乱,何者而非为民,使之得以安其居,尽其力,足其食,而厚其所以生哉?是则上天所以立君,而俾之立政之本意。……后世朝廷之所施行,宫闱之事则有之,国都之事则有之,官府之事则有之,边鄙之事则有之,而颛颛及于农民之事者,盖鲜矣。间虽有之,而不知其本意之出于为农。……往往反因之以戕民生,废农业,是皆昧于《洪范》农用八政之本旨也。[8](P5)
其中的主要含义是,农业问题是国家治理的根本问题,虽然表面上看只有粮食和财货的生产属于农业问题,可以命名为农,但实际上国家的一切政务诸如祭祀、外交、军事等,无一不是从农业衍生而来,无一不是跟农业有着密切关系,所以亦皆可命名为农。国家治理的根本任务是为民,农业生产是为民,祭祀、外交、军事等事项也是为民,但为民的重中之重是农业生产,《洪范》用农来指代八政就是要突出国家设政乃是为民的本意。可是后世的统治者在施政的时候却很少顾及农民并为农民谋利,甚而至于反过来会做出戕害民生、废弃农业的行为,违背了施政为民的本意。丘濬的解释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为民,一是农,他借助农用八政以农命名八政的话题,先从正面阐说立政为民的道理,强调重农厚生的意义,再从反面批评后世统治者不知立政为民,常常做出不顾或戕害农民的事情来,正反两方面对比和立论,苦口婆心,寄意遥深。在封建时代,丘濬身为朝廷高官,能如此系念百姓、为民请命、设想问事,并尽力感化君主明白此理,实属难得。
在论述专门领域和具体问题的时候,丘濬同样贯彻他的民本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有启发意义的命题和主张,比如他对经济问题的论述。经济活动是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国家治理的层面看,经济问题除了农业生产之外,还应包括税收、财政、通商、事业建设乃至货币、劳动价值等问题。关于税收,丘濬看到“不能不取于民,亦不可过取于民”的矛盾状况,提出制定“经常之法”的主张(税收制度化,防止苛捐杂税),用以调节足国和养民的关系[8](P219);关于财政,丘濬发现皇室和户部经常发生利益之争,导致百姓的税赋财物被皇室侵占、浪费,提出专门限制皇室用度的“二府法”,让皇室和户部的收支分流,并说外府不足“可取之于内”,内府“虽有不足,亦不可取之于外”[8](P230);关于通商,丘濬提出两个重要观念,一是他认可商人的地位,认同商业的作用(传统上重农抑商,商人居四民之末),二是提出“听民自便”理论,也就是让市场在商业活动中自我调节;关于事业建设,丘濬认为要节制有度,做“不得已不得不为”[8](P145)的建筑工程,而且“必当顺天之时,量事之势,适民之愿”,不光是不能因工程误了农时,也不要在“堕指裂肌”“烁石流金”不适合劳作的极寒极暑的时候做工程,要忧民辛劳,宽民之力[8](P148)。可以看出,丘濬在论述经济问题时始终怀有一颗恤民爱民之心。丘濬还从民本思想出发探讨了货币发行、币制改革、稳定物价、商品价值和劳动时间的关系等其他一些经济学问题。
《大学衍义补》是研究中国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思想史的重要典籍,丘濬的法律思想中闪现着民本思想的光彩,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具有超前的先进性。首先,他认为法律和养民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既理财正辞,而民有趋于利而背于义者,又必宪法,令致刑罚以禁之,使其于财也,彼此有无之间,不得以非义相侵夺。”[8](P2)其次,他认为刑狱之事关系民生,并非可有可无,所以他改变传统儒学“德主刑辅”“重德轻刑”的观念,提出“德刑兼顾”主张,提高了典狱官地位以及刑狱之事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再次,他认为司法官实际上是在代替君主行使奉天为民的职责,不能背天枉民,必须“奉君之法,而不奉君之意”,以此保持司法的独立性和统一性,维护法律的公正与权威。最后,他还认为君主应树立“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观念,修身立己,用法律条文约束自己的言行,以为万民的表率。这些颇有价值的法律思想见解都是以民本思想作为指导,对其他领域问题的论述也大体上如此。
丘濬的民本思想并非无源之水,而是在中华本土文明中孕育、生成,有现实社会的影响,也有历史文化的启迪。丘濬的民本思想既是他本人受生活经历影响之后的一种选择,更是与明代的时代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虽然是朝廷高官,但却有过底层生活经历,出生于偏远地区的农村,熟悉农村生活,对下层百姓遭受的苦难亦非常了解和同情,曾写过很多诗文作品反映农村生活,描述农民辛劳,批评下层老百姓遭受的种种压迫和不公,并给予深深的同情。丘濬的日常生活也很节俭,后来的清官海瑞是其同乡,之所以能成为一代青天,丘濬给予他的影响不容忽视。从时代背景而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来自社会底层,深知民间疾苦,他一方面严厉约束官员,强力肃贪反腐;另一方面又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还开展打击地主、兴办学校、荐拔贤才、兴修水利等一系列举措,可以说其治国理政的思想出发点便是民本思想。这给丘濬以民本思想作为编著《大学衍义补》的指导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传统历史文化的启迪。儒家学者喜欢从历史文化中寻找思想资源,其外在表征便是一些古代文献被推崇为经书,而后世学者则不断地、反复地对其进行注解、阐释、发挥,以此推动着经学的发展。《大学衍义补》在全书各部分各问题的编纂方式上不是采用直接论述的方法,而是遵循固定的逻辑。首先,征引经书原文,导出论题或话题;其次,引述前人的相关解说,显示论题或话题的论意,点出核心观点;最后,以“臣按”形式对论题或话题进行引伸、发挥,凸显前人解说中的未明之处,发挥前人解说中的未尽之处,丰富论题或话题的内涵,沿用了宋代理学家们以阐发经书义理来著书立说的方法,其目的是可以更好地体现民本思想的价值——以史为鉴。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厚重的国家,历史上有丰厚的思想文化资源值得后人学习和汲取,采用文献征引加解说发挥的著述方式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沟通古今,以史为鉴,“承载国家之光荣和梦想”[11](P1)。对于治国平天下而言,儒家的文献典籍是极有价值的思想宝库,它们关注人与社会问题,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统治者去暴虐、行仁政,建立一个和谐安祥、太平富足的社会,这种治世理想既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也是可以实现的。其中的核心要义就是民本思想。儒家文献典籍中的相关表述不胜枚举,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贵君轻、推己及人等等。
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国人自古就有重历史的传统,推崇经书及历史文献的权威性。汉武帝以来,历朝历代的人们都熟读五经,并重视修史和文献整理工作。丘濬借重历史文献的权威性来阐释他的民本思想,一方面就文献所载顺势作正面的阐说发挥,另一方面又尽可能地指出历朝历代存在的相关制度缺失,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作为对比和参照。一味地只从正面立论或宣讲而没有反面的例证,则宣传的效果要大打折扣。须得惩前毖后,切不能劝而不讽。要让本书的读者,亦即皇帝和为政者,既看到水能载舟的效用,也看到水亦能覆舟的后果,从而有所警醒,深刻地理解民本思想的意义。比如丘濬在讲某个贡赋问题的时候,他先引孔子的话“薄赋敛则人富”立论,并引出民富则君贫的假命题,以“臣按”形式阐说民富则君富、民贫则君贫的道理,然后正面引用魏文侯“尚知课多之害于民”的案例,阐说君与民之间是犹如皮与毛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丘濬仍进一步写道:
秦舍地而税人,收大半之赋,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二世承之不变,海内溃叛。[8](P211)
贾谊《过秦论》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杜牧《阿房宫赋》云:“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强大的秦朝存世仅十几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就迅速地土崩瓦解了,其中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说是因为严刑峻法,有说是因为徭役过重,有说是因为统治者奢侈,有说是因为钳制民口的愚民政策……丘濬则认为是横征暴敛、赋税太重所致。尽管指出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都一致认为,秦朝迅速灭亡主要的、根本的原因是统治者将百姓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压榨他们,奴役他们,伤害他们。丘濬也从民本思想出发,总结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作为反面教材,并和魏文侯爱民之心构成对照,通过以史为鉴劝讽君主之意不言自明。
历史文献引证法在《大学衍义补》一书的编纂之中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以文献引出论题,并集聚相关史料以为类,形成问题引导式的论述方式,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话题效果;二是有利于把正反两方面的史料即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荟萃在一起,形成对比研究的论证法,起劝惩结合之功效;三是丘濬想要表达的民本思想可以借经典文献的权威性传播给当代君主与为政者,言少而意多,事半而功倍。
丘濬秉持“现实观照的自觉”[12](P49),在历史文献中爬罗剔抉,辛勤梳理,“承接传统”又“突破传统”[13](P41),试图为当时统治者提供一个治国理政的良方,这是《大学衍义补》编纂的出发点。作者没有对现实社会问题直接立论,而是采用了文献征引加解说的传统方式,但实际上其所论问题都有着现实针对性,其用意在于以古鉴今,不啻是一部治政救世的百科全书,对当代“探索人类社会更好的治理体系”[14](P4)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启发“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与自我超越”[15](P111)。作者分别出12个部类,全方位提出各种问题,并提供措施、主张和解决办法,可谓苦心孤诣、思虑周密,不愧为一个勤勉的学者和有着现实人文情怀的实干家。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著书立说的时候和一般的封建士大夫不同,始终着眼于老百姓的福祉和利益,有民本主义思想与一颗爱民的心,彰显了“家国情怀”和“君子人格”[16](P5)。《大学衍义补》就是一部探讨如何治国理政、如何“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学术著作,闪耀着民本主义思想光辉,将呈现出历久弥新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