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倩
摘要:四史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在高职院校“双高计划”背景下,通过四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四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开展教育的水平有限,模式较为单一,本文就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精准化开展四史教育,提升四史育人成效的路径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四史教育;路径探索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所谓四史,指的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中蕴含着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的智慧结晶,熟知历史才能正视当下面向未来,才能不忧不惧举重若轻。在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熟知历史进程,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增强使命担当。
一、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开展“四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路径
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开展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学校培养学生在重要任务之一。开展四史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家发展的脉络,深切感悟国家在发展中的不易。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青年一代承担着建设祖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重任。只有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骨髓血液中,才能激发一代代青年人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报效祖国。
(二)开展“四史”教育是树立学生正确历史观的着力点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古罗马的执政官西塞罗说过“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作为一名在校大學生,有义务和责任熟悉国家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历史问题,才能在面对复杂的国内外意识形态环境时,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近年来,一些敌对势力存在利用网络恶意散播丑化、污蔑、篡改历史的行为。很多大学生在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下出现价值观混乱、行为失范现象。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大学生四史教育,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工作。
(三)开展“四史”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育是高校育人的根本,四史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政治性,高校通过开展四史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和把握政治方向,增强政治认同,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做党和国家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四史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的水平有限
在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且是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在高校四史教育的实施主体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要想做好四史知识的传播者,首先要求辅导员要有全面、深入、系统的历史知识储备。而当前在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中,绝大部分人都不具备这个条件。受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工资待遇等限制,学校在招聘时一般本科学历就可以报考,有的学校对专业也不做限制,比如机械学院的辅导员是学美术、摄影等专业的,思政类专业的辅导员少之又少。很多新进辅导员还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这种现状使得四史教育的主导者缺乏专业性。二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做思政工作的能力有待提升。由于教育对象的差异,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职业院校辅导员在工作中的琐事、繁事更多,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解决学生心理困扰、查宿舍等事情上,没有时间和精力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能力,四史育人成效有待提升。三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成绩普遍较差,思想观念意识淡薄,受固有思想的干扰,辅导员在某种层面上对学生存在偏见,因此对四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不能认真对待思政工作,常常走马观花,敷衍了事。
(二)四史育人模式单一,创新性不足
对大学生而言,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已经在中学时期进行了系统学习,而且网络时代,就算以前对历史不了解,也完全可以自主从网上搜索学习。因此,开展大学生的四史教育,辅导员作为组织者,应该注重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感、体验感,引发情感共鸣,达到历史认同。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四史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模式单一、创新性不足。辅导员在开展历史教育时大多采用灌输式的讲授法进行,通过主题班会形式,把网络上搜到的知识,顺着历史发展的脉络整理成PPT文稿,对照PPT文稿机械讲述,把知识硬塞给学生,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又或者照猫画虎,模仿一些创新的做法,但又不能结合学生本身的特点、做实做细这项工作,形式大于内容。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让学生感觉是一种形式主义,削弱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会降低学生对辅导员这一尊师重道角色的信任感。
(三)学生的历史认同感低、政治意识淡薄
当代大学生是00后一代,他们的生活条件都较为优渥,从小没有经历过苦难,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在温室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从认知的角度讲,他们无法理解老一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无法对那段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百年历史感同身受,无法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到底有多么来之不易,缺少历史认同感,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坚定。此外,受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青年人的生活理念发生改变,出现大量的“佛系青年”“躺平青年”,他们推崇快乐至上,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尤其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效能感低,缺乏进取心、上进心,没有远大理想,不能将个人事业与国家发展相融合。
三、重理念,强能力,创模式,切实提升四史育人成效
(一)重视四史育人的理念
在建设“双一流”成为国内普通高校发展目标的背景下,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双高计划”是基于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现状提出的,表明了国家对高素质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高素质和高水平技术技能二者兼具,才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但是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技术技能培养,轻思想道德教育的现象。所以,相比于本科院校学生,高职学生更需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辅导员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要想做好四史教育,首先需要认识到四史育人的重要性,转变思想观念,从被动开展教育转为积极主动地开展教育,把四史教育自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二)强化四史育人的能力
辅导员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老师,尤其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大到专升本考试、就业,小到生病就医,学生都会找辅导员寻求帮助,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对辅导员的依赖感较强。这也为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奠定了基础。要想做好学生的四史教育,一是要辅导员心中有历史。学史才能明史,明史方能讲史。辅导员要主动完善自身的历史知识体系,做到历史知识内容广、有深度、悟的透,真正熟知国家发展轨迹,能够从不同维度、立场客观正确的解读历史。能够对学生的历史疑惑做出科学正确的解答。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行为具有非常强的示范性,当辅导员在学生面前展示对历史学习的热爱和专业程度,会间接的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爱和兴趣。二是要提高自己思政教育的教学能力。四史内容不同于其他如数学、物理等专业学科知识,有明确的知识点、有条理性和逻辑性。讲授思政课更多的是让学生在熟悉历史的基础上获得思维认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理想信念,实现教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这对授课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有很高的要求。思政内容的编排方式、教师上课的语言、语态、感染力、表达力、授课形式等都会影响学生对思政内容的吸收和理解。因此,辅导员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思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通过专业化培训,提升四史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三)丰富四史育人的形式
做好四史教育,开展形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成效。辅导员应充分发挥个人工作的创新性,丰富四史教育的开展形式。比如通过“我讲一堂思政课”、党史微视频、话剧表演,红色教育基地的实地参观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融入感、近距离感受历史。00后一代是活在手机上的一代,要善于借助网络渠道开展活动,比如抖音、快手、微信微博都可以成为四史知识的宣传阵地。四史教育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把四史、专业、思政融合在一起。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辅导员在开展四史教育时可以选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两弹一星的科技成就进行讲述,讲解为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背后的故事,借助故事引导学生树立勇攀科技高峰的远大理想。学生的关注点在哪里,教育就应该在哪里。辅导员要提升对热点事件的敏感度,善于把热点事件和四史教育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最近的热播剧《觉醒年代》,在很多大学生中间引起了广泛共鸣,辅导员完全可以借助这部剧开展系列活动。如进行影视剧作的表演,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故事和特点。也可以鼓励学生开发产品周边,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服设计制作,把《觉醒年代》中所喜欢的人物、元素融入设计之中。这样的活动既能增加班级凝聚力,又能够很好地开展四史教育。
深邃的历史必有深刻的启迪,艰苦的磨砺往往蕴藏澎湃力量。辅导员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初衷,转变角色,做四史教育的灵感启发者、有力组织者、亲身参与者。让学生从四史学习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智慧,牢记责任与使命,奋力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