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发友,古慧敏
(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6)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和践行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大学生作为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既是文化传播和引领的重要力量,又承担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因此,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增强其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新时代,加强文化自信培育,坚定文化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培育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当前,文化软实力在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深刻影响着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和行为方式。它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力量源泉,也是我们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源头。它的繁荣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坚实根基,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和激励我们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加强文化自信培育,增强文化自信,可以为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中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培育文化自信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诉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转型,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道德滑坡和诚信缺失等现象。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道德观念、社会规范和价值取向等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2]。它是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借鉴外国优秀文明成果而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它还是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增强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因此,要让大学生深刻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提升他们对其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培育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生动力
当前,身处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生事物,大学生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选择的矛盾与困惑,甚至出现人文精神匮乏、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和文化自信缺失等现象。相比对知识的追求和学习,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塑造健全的人格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可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显得动力不足、实效性不强。而加强文化育人、培育文化自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它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促使他们自觉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有利于他们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4.培育文化自信是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精神支柱
随着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严重影响大学生对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的选择,冲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造成他们思想的多元化、民族文化自信的缺失和盲目推崇西方外来文化。如,大学生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出现一定程度的迷惘和困惑,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偏差。而增强文化自信是大学生抵制西方腐朽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支柱。大学生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对多元文化、社会思潮的辨别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成为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精神支柱。
当前,面对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潮和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一些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有弱化的倾向甚至缺失。这既影响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坚守,也阻碍了中华文化的弘扬和创新。
1.在传统文化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曲解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留下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的文化之根。南怀瑾曾指出:“国家亡掉了不怕,还可以复国;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3]。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之心和学习研究,极少数大学生为了哗众取宠,刻意地丑化和诋毁优秀传统文化;也因当前处于信息大爆炸时代,境外势力的渗透,一些大学生未能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没有形成对它们的正确认知,在多元文化的社会浪潮中迷失了方向,对它们做出不公正评价,以不客观的态度对待它们,对它们产生质疑,进而疏远、否定甚至遗弃。
2.在革命文化方面,对党创建的革命文化的嘲讽
在长期的革命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精神内涵的革命文化,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都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精神结晶和价值体现,是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它们在当今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仍然适用。可是,由于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潜滋暗长,以及对革命文化精神内核和价值作用认识的偏差,有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它们是革命年代特有的产物,不适合当下。由于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甚至还有极少数大学生把革命文化作为搞笑的噱头,以娱乐的心态戏说革命文化,消解权威、颠覆传统和解构英雄,造成革命文化传播的庸俗化,损害革命文化的崇高感和神圣性。
3.在先进文化方面,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质疑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作为肩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应积极从先进文化中汲取养分,以先进文化指导实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然而,尽管对先进文化总体上持肯定的态度,能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的侵蚀,但还是有一些大学生在娱乐信息、外来文化中迷失了自我而降低了对先进文化的关注。一方面,由于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强烈冲击,各种非主流文化充斥校园,有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持怀疑态度。另一方面,有的大学生心理认知不成熟、理想信念不坚定、价值追求不正确,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影响较深,进而摒弃了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等优良传统。
4.在西方文化方面,对西方外来文化思潮的崇拜
改革开放不仅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增强文化竞争力,而且有利于我们借鉴和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推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但是,由于外来文化的互动交流和传播渗透的负面效应,大学生对西方文化思潮的认知、认同和接受也从器物层面上升到观念(思想)层面,主要表现在对西方语言、节日、生活及娱乐方式等的盲目吹捧、过分崇拜,如:从苹果手机、好莱坞大片,到情人节、圣诞节等等。相反,他们对于我国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文化习俗却兴致淡然。西方国家对我国的“西化分化”“和平演变”从未停止过,它们借助各种传播手段和载体向我们输入资本主义文化,也由于心理、生理还不是很成熟,以及对西方文化仅停留在表层认识而缺乏理性思考,大学生就容易形成中西方文化对比,忽视、片面看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过度吹捧西方文化。
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要坚持以课堂教育教学渗透作为主要渠道、校园文化生态环境作为有效载体、校园内外实践活动作为重要途径、社会文化氛围导向作为现实基础。
1.课堂教育教学渗透:夯实大学生文化自信基础的主要渠道
首先,在思政课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并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推动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将其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引起他们内心的民族文化共鸣,进而内化为他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拥护者和主动宣传者。
其次,在通识课方面,加强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一方面,高校要确立“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实行学分制,构建科学、灵活的通识课程体系。不仅要使大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而且还应当培养他们的人格魅力、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人文素质培养课程建设,把人文知识融入到教学课程体系中,开设传统文化、中外文化、优秀文学作品等方面的课程,扩大自然、哲学、艺术等学科课程数量,将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大学生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在知行转换过程中培育和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其对真、善、美的追求。
最后,在专业课方面,把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这也是高校贯彻落实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深化“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体现。所以,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革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进性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质,强化他们对主流价值观的感性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意识和爱国热情,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坚定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
2.校园文化生态环境: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浸润的有效载体
一是,在校园文化上,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高校要让大学生自觉接受校史校风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激发他们对学校、专业的认同和热爱;结合重大纪念日、重要传统节日等,通过喜闻乐见、活泼生动的方式,开展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让他们自觉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邀请专家学者举办文化、科技专题讲座论坛,提升文化素养;举办道德模范、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增强道德自律;组建校园文化社团,举办艺术节、文化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文化艺术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让他们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二是,在网络文化上,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高校要加强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人文、科学和艺术等素质为主题的网站建设,唱响思想文化的主旋律、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社会正气,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突出校园网络文化内容的可读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以及思想教育价值,增强其吸引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发挥其隐性育人功能。牢牢把握校园网络思想文化的主导权,建立健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阵地。组织开展网络文化活动,传播网络“正能量”,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如:制作微党课以及相关主题的博文、微电影、微视频等竞赛。
三是,在景观文化上,注重加强校园景观文化建设。高校要积极发挥校园景观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校园景观文化建设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追求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坚持蕴涵大学历史底蕴和文化资源与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一致、彰显大学精神与反映时代精神相结合、创设景观文化与打造建筑文化相协调、创造人工景观与保留自然景观相和谐等原则。首先,创造人工景观。赋予校园一草一树、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一路一园、一廊一亭和一楼一馆等生命,使它们能够传承大学之道、传递文化精髓和彰显文化自信,并且相互之间和谐统一、融成一体。其次,摆放校园雕塑。特定的雕塑人物寓教于物,寓文化于景观,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精神面貌、行为风格,激发他们的人文情怀、审美情趣。最后,悬挂名言警句。让师生在“观其景、品其文的过程中,悟其蕴、明其道”,实现以景感人、以美育人和以文化人的目标[5]。
3.校园内外实践活动:推动大学生文化自信内化的重要途径
其一,在课程实践教学中,涵育文化自信。高校要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实践相统一,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秉承“课程思政”的目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充实实践教学内涵和强化实践教学管理,以及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各类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践、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科技创新活动等建设管理,使之不但能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课程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而且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以及大局意识、社会责任感,确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
其二,在社会实践中,感受文化自信。高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实践育人”活动,引导、组织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者服务、下乡支教等活动,参加社会群众文化活动,以及参观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专业理论知识的认识,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强大魅力,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价值认知,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等精神品质,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其三,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践行文化自信。高校要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新创业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心理意识,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积极开展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敢于冒险、追求创新、锲而不舍、团结协作的创业精神,厚植校园创新创业文化,不断增强他们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创业创新理念根植于他们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之中。
4.社会文化氛围导向:强化大学生文化自信体悟的现实基础
第一,在家庭教育环境中,注重家庭的文化熏陶。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朝夕相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思想、行为具有深刻的影响,他们承担着文化知识传授、道德品质培养、价值观念塑造和社会规范教育等责任。同时,父母也是子女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教师和终身教师。一方面,重视和传承中华优秀家风家训。它们世世代代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里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庭要让子女从小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激发他们对其产生兴趣,进而学习、尊重和信仰它,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他们提升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行为规范的精神指导。
第二,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应该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传承发展,让大学生在良好社会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中增强文化自信。其一,加强文化、民俗、艺术等场馆和景观,以及社科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等基地建设,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富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举办音乐会、书画作品展、摄影比赛、戏剧表演等各类文艺活动,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其三,加强文化管理立法,强化文化市场监管,规范文化产业发展,净化社会风气,将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贯穿文化工作始终,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
第三,在网络文化环境中,打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一方面,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在网络和新媒体的传播力度,让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积极构建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平台,创建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家园;大力培育网络文化精品,丰富优秀网络文化产品;规范网络内容传播秩序,构筑清朗的网络空间。另一方面,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完善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制度,健全网络文化管理法律法规,建立网络信息内容监控、应对、处置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形成政府和社会机构、组织联动机制;成立专门的网络文化管理机构,加强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技术水平,依靠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文化的控制能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