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研究概况

2021-12-23 04:56:41黄梦秋廖喜琳高霓薛浩鸣丁秋月韦孟妮
内科 2021年3期
关键词:廉泉经络康复训练

黄梦秋 廖喜琳 高霓 薛浩鸣 丁秋月 韦孟妮

1 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南宁市 530001;2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设中医学校,南宁市 530022;3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 530023;4 广西来宾市卫生学校,来宾市 546100

【提要】 穴位按摩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的一项中医操作技术,通过点、按、揉、拨、推、拿、叩、振等不同的手法刺激特定的穴位,能促进人体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发挥防病治病作用。本文就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中医病机、穴位按摩的优势、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概况进行了综述。

全球脑卒中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全球脑卒中患者约有1 600万例,预计到2030年将高达2 300万例[1]。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2%~65%,会导致患者发生误吸、营养不良、窒息等严重并发症[2]。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误吸极易引起吸入性肺炎,患者死亡风险将增加300%,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3]。目前,我国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所采用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有中医针灸、电刺激、冰刺激、酸刺激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韦艳燕[4]报道,穴位按摩能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段文丽[5]报道,穴位按摩能疏通经脉、扶正祛邪、改善机体“内结血瘀”状态,患者无针灸之痛,无药物成瘾性和毒副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治疗的积极性。本文就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中医病机、穴位按摩的优势、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概况进行了综述,旨为穴位按摩的规范化应用提供参考。

1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病机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中医认为其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在脑,但涉及心肝脾肾多个脏腑[6]。中医认为,当病邪阻滞机体脑脉和经络时,会导致舌窍失灵,出现言语不利、吞咽不利索等功能障碍;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属于“喑痱”“喉痹”等范畴,病变部位在咽喉,多因风痰夹瘀阻滞窍络、咽喉开闭失司所致[7-9]。脑卒中患者康复期常见的证型有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患者大多数气血失调、血脉不畅,治则为益气活血、扶正祛邪。

2 穴位按摩与吞咽障碍

2.1 穴位按摩概述 按摩最早出现在皇帝时期,在当时称为“案扤”,汉代以前称“按跷”“跷摩”。《内经》是我国最早记载按摩的古书籍,共记载了11种按摩手法。按摩不断发展,在明清时期逐渐出现点穴推拿流派,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进行刺激,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穴位按摩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的一项中医操作技术,遵循经络学说及气血运行原则,采用点、按、揉、拨、推、拿、叩、振等不同的手法刺激特定的穴位,以人体感觉酸、胀为宜,以便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发挥治病防病作用[10-11]。

2.2 穴位按摩的优势 目前,临床上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方法有针灸、电刺激、球囊扩张法、间歇置管管饲法等,虽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采用间歇置管管饲法、球囊扩张法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若操作不当则容易造成患者咽喉部黏膜损伤,增加患者的不适感甚至给患者带来痛苦;而针灸治疗属于侵入性操作,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人体一些特殊部位和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不宜针刺和留针。穴位按摩属非侵入性操作,具有操作安全、简单易学、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等优势,对恐针和怕痛的患者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方法[12]。与针灸相比,穴位按摩皮肤接触面广,对患者施展力度更加灵活,是一项无创、安全、有效、简便、廉价的纯物理治疗护理技术,通过持续刺激能够促进患者血液循环、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增强机体免疫力,给患者带来舒适感。

2.3 穴位按摩改善吞咽障碍的机制 穴位按摩以经络学说为依据,通过对患者进行中医脏腑经络辨证,根据其不同证型取穴进行按摩。经络学说认为,穴位是经络的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按摩手法刺激相应的穴位,可间接作用于经络,起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理脏腑、调畅情志的作用[12-15]。现代医学认为,通过穴位按摩能缓解人体肌肉紧张,诱导肌肉放松、缓解疼痛[16];可促进人体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加速组织修复以及新陈代谢,达到理疗的目的[17]。Lu等[18]认为,穴位按摩可刺激人体外周神经系统产生新的冲动,冲动信号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和各种身体器官,能改善迷走神经调控,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获得预防疾病的效果。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穴位刺激,刺激信号可传达到大脑皮质,加速吞咽相关肌群触觉刺激的输入,从而促使吞咽相关皮质兴奋,增强面颊肌张力、增强口唇和舌体的协调能力,诱导患者产生吞咽动作,促进吞咽感觉的恢复[19-20]。李华等[21]报道,穴位按摩能增强局部区域的敏感度和吞咽反射,诱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产生吞咽意识,增强咽肌收缩、增加空吞咽运动频数,从而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度。

3 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概况

目前,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吞咽障患者一般采用指腹点、按、揉的按摩手法,按摩力度由小到大,持续刺激相应的穴位以患者感觉酸胀为度,按摩时要避免用力过大造成患者局部肌肉过度收缩而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吞咽障患者一般近端取穴,最常选取的穴位是廉泉、翳风、颊车、金津、玉液、风池、风府等,这些穴位深部无气管,对其进行局部刺激既安全又容易达到祛风、利咽、开窍的目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干预4~6周就能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9,22]。韦艳燕[4]报道,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餐前半小时给予吞咽训练和穴位按摩,选取廉泉、天突、承浆、颊车、完骨穴作为按摩穴位,结果发现,吞咽训练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单纯进行吞咽训练的对照组患者(58%)。黄万会[22]报道,采用康复训练联合中医辨证穴位按摩干预社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选取廉泉、风池、金津、玉液穴在进餐前对患者进行按摩,结果发现,康复训练联合穴位按摩患者的吞咽障碍治愈率(89.83%)显著高于仅给予康复训练的对照组患者(71.19%)。濮红萍等[23]报道,将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摄食训练、基础训练、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廉泉、风池、风府、哑门穴按摩,干预21 d的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杨晓晏等[24]选取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10例,进行头面颈穴位按摩联合冰刺激治疗干预,取风池、风府、哑门、颊车、下关、承浆、廉泉及夹廉泉穴作为按摩穴位,结果显示穴位按摩联合冰刺激治疗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陈欢等[25]报道,将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Vitalstim电刺激;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取面部三穴(颊车穴、下关穴、承浆穴)、颈部三穴(廉泉穴、人迎穴、天突穴)、项部三穴(哑门穴、大椎穴、风池穴)进行按摩,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8.9%。王月霞等[26-27]报道,康复训练、Vitalstim电刺激等联合穴位按摩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小 结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中医大力支持,极大地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穴位按摩具有无创、安全、廉价、有效等优势,能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能提高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在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研究中,大部分采用近端取穴,不同研究的取穴、按摩手法、干预时间、治疗效果等存在一定差异,也无统一规范的干预和评价标准,这将是今后研究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猜你喜欢
廉泉经络康复训练
廉泉、吴芝瑛旧藏敦煌写经来源、真伪及流散考
敦煌研究(2023年6期)2024-01-04 03:49:24
探议廉泉穴※
廉泉致内藤湖南未刊书札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经络考证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22
廉泉
艺术品鉴(2013年5期)2013-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