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交汇区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2021-12-23 01:57杨志山米潭姚建张弢
关键词:交汇氨氮断面

杨志山,米潭,姚建,张弢

(1.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2.成都市生态环境科研监测所,四川 成都 610072)

河流交汇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的河流水系中,交汇河道的边界岸线、河床地形等具有不断变化的特点[1],导致交汇区污染物的扩散规律难以明晰。不同的交汇流量是影响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素[2],研究不同交汇流量下污染物的扩散特征,对工程实践中涉及的污水排放方式、排污口位置的选择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水质数值模型逐渐成为研究水体中污染物扩散规律的主要工具[3],其中,平面二维自由表面流MIKE 21 FM模型在河流、湖泊、水库的污染物扩散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如:张守平等[4]通过MIKE 21 FM模型研究了入河排污口对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水质模型能准确反映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规律;贾瑞鹏等[5]建立了万宝湖水动力水质二维耦合模型,分析了万宝湖各类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制;杨晨等[6]考虑风场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模拟了汾河水库11种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规律。

关于河流交汇区不同汇流比情况下污染物扩散特征方面的研究,多为建立水槽物理模型进行探讨。如:魏娟等[7]选用水气两相流数学模型,通过物理实验,对河流交汇区不同流量情况进行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污染带的狭长程度受流量比的影响较大;袁航[8]通过建立45°支流斜接干流型的交汇水槽物理模型,探究了交汇河道不同汇流比对污染物混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流交汇区会产生二次环流,对污染物混合有很大的影响;HAN S等[9]对室内交汇明渠的污染物混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交汇口附近污染物的混合速度主要由上游来流流量决定,来流流量较小时混合速度较快。但是,上述研究中物理实验模型往往将河道简化为顺直河道,难以反映自然河流交汇区边界、地形等复杂多变的特点。

为此,本研究基于平面二维自由表面流MIKE 21 FM模型,充分考虑自然河流交汇区的特点,选取中国西南中小河流石亭江与其支流鸭子江的交汇区,研究交汇区COD、氨氮质量浓度在不同汇流比情况下的扩散规律,为交汇区污染物扩散机理研究提供借鉴。

1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1 模型建立

平面二维自由表面流MIKE 21 FM模型的控制方程为基于Boussinesq假定和流体静压假定的二维不可压缩雷诺平均N-S方程。建立的模型包括二维水动力学模型MIKE 21 HD和水质模型MIKE 21 AD。

网格划分:本研究计算区域范围为东西向2.00 km、南北向1.95 km。采用无结构三角形网格对研究区域进行网格划分,最后共生成网格1 962个,计算节点1 300个。在搭建计算网格的基础上,利用实测天然地形,对网格地形进行插值,得到计算区域的地形模拟图(图1)。

图1 地形模拟图

边界设置:本研究计算区域共设置3个开边界:交汇区上游约1.0 km处石亭江省控断面L设为上边界1;交汇区上游约800 m处鸭子江国控断面S设为上边界2;交汇区下游约1.2 km处石亭江出境断面W设为下边界。上边界采用实测的流量数据作为控制条件,下边界采用实测的水位数据作为控制条件。

断面设置:为方便模型验证及污染物扩散特征分析,交汇区域共设置6个断面:Z1、Z2、Z3共3个横向断面,反映污染物横向扩散特征;C1、C2、C3共3个纵向断面,反映污染物纵向扩散特征。边界及断面设置如图2所示。

图2 边界及断面设置图

计算条件设定:①初始条件:二维水动力模型选取2015年1月1日的水动力学指标实测资料;水质模型选取该日各监测断面COD、氨氮的质量浓度实测资料。②边界条件:二维水动力模型选取2015年1月1—30日L、S断面的实测流量过程及W断面的实测水位过程;水质模型选取2015年1月1—30日L、S及W断面COD、氨氮的质量浓度实测资料。

1.2 模型验证

采用2015年1月1—30日Z1、Z2、Z3断面的流量及COD、氨氮质量浓度的模拟值,分别计算其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平均相对误差(Mean Relative Error,MRE)4种拟合优度指标来评价模型的性能。通过查阅文献与模型调试,确定石亭江、鸭子江汇流前河床糙率为0.03,汇流后河床糙率为0.05;涡黏系数采用Smagorinsky公式估算,取值为0.28 m2/s;干水深为0.005 m,淹没水深为0.05 m,湿水深为0.1 m;风阻系数为0.001;污染物水平扩散系数为0.05 m2/s;COD、氨氮质量浓度的衰减系数分别为0.5、0.1 d-1。

Z1至Z3断面上的流量、COD和氨氮质量浓度的MAE、R2、RMSE、MRE值见表1。由表1可知,各监测指标在不同断面处的MAE、R2、RMSE值均比较接近,说明各监测指标测量值与模拟值的误差在同一数量级;各监测指标的R2值均在Z3断面处最大,MRE值在Z3断面处均为最小,表明Z3断面处测量值与模拟值拟合最好。MRE值越小,模型的精度越高,本文的MRE值均在30%以内,说明用实测值标定的MIKE 21 FM模型可以保证精度,满足模拟需求。

表1 各变量测量值与模拟值比较的指标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采用本文建立的MIKE 21 FM模型对研究区域不同汇流比情况下的COD、氨氮扩散特征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工况设置见表2,其中Q在3种工况下分别选取石亭江、鸭子江在枯水期、平水期及丰水期时的平均流量,汇流比R=Q鸭子江/Q石亭江,模拟初始污染物质量浓度C选取2015年1月1日L、S断面实测的COD、氨氮质量浓度。

表2 数值模拟工况参数

2.1 污染物浓度场分析

采用水质模型MIKE 21 AD对不同工况下的COD、氨氮质量浓度进行模拟计算,获得3种工况下COD、氨氮的质量浓度场如图3所示。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10]中Ⅲ、Ⅳ类水质的COD、氨氮质量浓度范围,得到COD、氨氮质量浓度的分布面积见表3。

图3 不同工况下COD、氨氮质量浓度场

表3 COD、氨氮质量浓度分布面积统计

由图3可知,在石亭江和鸭子江交汇前,两条河流的污染物质量浓度均逐渐降低。石亭江COD的质量浓度在不同汇流比下均大于22 mg/L,汇流比越大,COD质量浓度分布在22~24 mg/L范围内的面积越小。鸭子江COD质量浓度变化受汇流比变化的影响较大,当R=0.33时,COD质量浓度自上游至下游依次分布在18~20 mg/L、16~18 mg/L的范围内,在交汇口附近COD质量浓度低于16 mg/L;当R=0.50时,COD质量浓度分布在18~20 mg/L的范围内,在交汇口附近分布在16~18 mg/L的范围内;当R=0.67时,COD质量浓度仅分布在18~20 mg/L范围内。由此可见,在两条河流交汇前,汇流比越大,污染物越不易降解。石亭江、鸭子江氨氮质量浓度在交汇之前随汇流比变化不明显,均分布在1.4~1.5 mg/L、低于1.0 mg/L的范围内。在两条河流交汇后,污染物混合情况各有不同,当R=0.33时,COD质量浓度自上游至下游依次分布在20~22 mg/L、18~20 mg/L、16~18 mg/L的范围内;当R=0.50时,COD质量浓度分布依次为20~22 mg/L、18~20 mg/L的范围内;当R=0.67时,COD质量浓度分布依次为22~24 mg/L、20~22 mg/L、18~20 mg/L的范围内。可见,在相同的混合河段距离内,汇流比越小,污染物混合质量浓度也越低。不同汇流比下,在交汇后氨氮质量浓度均分布在1.4~1.5 mg/L、1.2~1.4 mg/L、1.0~1.2 mg/L的范围内。由于初始浓度CM>CN,交汇后,受石亭江影响,右岸(鸭子江侧)污染物的质量浓度沿程呈上升趋势,河流左岸至右岸污染物的质量浓度逐渐降低。

研究区域所在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为Ⅲ类。由表3可知,随着汇流比的增加,COD、氨氮质量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COD质量浓度>20 mg/L,氨氮质量浓度>1 mg/L)标准部分在研究区域内形成的污染带面积明显增加,当R=0.33时,COD形成的污染带面积为159 844 m2,氨氮形成的污染带面积为351 155 m2;R=0.50时,COD形成的污染带面积为207 650 m2,增加30%,氨氮形成的污染带面积为366 708 m2,增加4.4%;当R=0.67时,COD形成的污染带面积为309 728 m2,增加93.8%,氨氮形成的污染带面积为388 465 m2,增加10.6%。可见,汇流比越大,污染带分布越广,适当降低汇流比,对交汇区水质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2.2 汇流区污染物扩散特征分析

图4为河流交汇后COD、氨氮质量浓度的分布情况,取不同横向、纵向断面分析其污染物扩散特征。

图4 汇流区COD、氨氮质量浓度场

2.2.1 交汇区污染物纵向扩散特征分析

图5为不同汇流比下COD、氨氮质量浓度在同一纵向断面上随不同横向断面的变化情况,选取C1、C3断面进行纵向扩散分析。

由图5(a)可知:由于石亭江初始污染物的质量浓度较高,COD、氨氮沿C1纵向断面的质量浓度逐渐下降;当R=0.33时,Z1至Z2断面、Z2至Z3断面COD的质量浓度分别降低14.2%、10.4%,氨氮质量浓度分别降低12.3%、6.7%;当R=0.50时,COD质量浓度分别降低11.7%、7.4%,氨氮质量浓度分别降低11.4%、5.0%;当R=0.67时,COD质量浓度分别降低11.3%、3.0%,氨氮质量浓度分别降低11.0%、3.4%。由图5(b)可知:由于鸭子江初始污染物的质量浓度较低,受石亭江污染物扩散的影响,COD、氨氮沿C3纵向断面的质量浓度逐渐升高;当R=0.33时,Z1至Z2断面、Z2至Z3断面COD质量浓度分别增加6.5%、2.4%,氨氮质量浓度分别增加20.2%、8.0%;当R=0.50时,COD质量浓度分别增加5.5%、1.7%,氨氮质量浓度分别增加18.0%、5.0%;当R=0.67时,COD质量浓度分别增加4.9%、1.5%,氨氮质量浓度分别增加15.4%、4.2%。根据C1、C3断面污染物纵向质量浓度变化情况,当汇流比分别为0.33、0.50、0.67时,COD纵向质量浓度的梯度变化分别为8.4%、6.6%、5.2%,氨氮纵向质量浓度的梯度变化分别为11.8%、9.9%、8.5%。模拟发现,在交汇后未出现COD明显的混合均匀位置;当R=0.33时,氨氮在1 820 m处均匀混合;当R=0.50时,氨氮在1 960 m处均匀混合;当R=0.67时,氨氮在2 050 m处均匀混合。可见,汇流比越大,污染物纵向质量浓度梯度越小,在交汇区出现的污染带越长,出现混合均匀的位置越远离交汇口。

图5 不同汇流比下交汇区污染物质量浓度纵向变化

2.2.2 交汇区污染物横向扩散特征分析

图6为不同汇流比下COD、氨氮质量浓度在同一横向断面上随不同纵向断面的变化情况,选取Z1、Z3断面进行横向扩散分析。

由图6(a)可知,C1至C3断面污染物质量浓度逐渐降低:当R=0.33时,C1至C2断面、C2至C3断面COD质量浓度分别降低13.6%、5.3%,氨氮质量浓度分别降低14.8%、7.8%;当R=0.50时,COD质量浓度分别降低14.1%、6.6%,氨氮质量浓度分别降低19.3%、10.7%;当R=0.67时,COD质量浓度分别降低15.2%、8.0%,氨氮质量浓度分别降低21.7%、11.1%。由图6(b)可知,C1至C3断面污染物质量浓度也逐渐降低:当R=0.33时,C1至C2断面、C2至C3断面COD质量浓度分别降低3.4%、1.8%,氨氮质量浓度分别降低2.3%、1.6%;当R=0.50时,COD质量浓度分别降低4.6%、3.2%,氨氮质量浓度分别降低3.1%、2.4%;当R=0.67时,COD质量浓度分别降低5.7%、4.1%,氨氮质量浓度分别降低3.7%、3.1%。根据Z1、Z3断面污染物横向质量浓度变化情况,当汇流比分别为0.33、0.50、0.67时,COD横向质量浓度的梯度变化分别为6.0%、7.1%、8.3%,氨氮横向质量浓度的梯度变化分别为6.6%、8.9%、9.9%。模拟发现,横向断面越靠近交汇口,污染物横向质量浓度梯度越大,汇流比的增加会增大污染物的横向质量浓度梯度,尤其对于交汇口附近断面的影响更为明显,故而会加剧污染物在交汇口的横向扩散趋势。

图6 不同汇流比下交汇区污染物质量浓度横向变化

3 结论

较大的汇流比会导致污染带分布变广、污染物纵向质量浓度梯度变小、纵向扩散距离变长,同时,汇流比的增加会增大污染物横向质量浓度的梯度变化,加剧污染物在交汇口的扩散趋势;MIKE 21 FM模型可较好地反映自然河流交汇区的特点,可应用于自然河流交汇区污染物扩散机理的研究;其他影响自然河流交汇区污染物扩散规律的因素如流速、污染物质量浓度等有待开展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交汇氨氮断面
小断面输水隧洞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点及对策
AQ2+间断化学分析仪测定水体中氨氮的方法
弗罗里硅土处理低质量浓度氨氮废水研究
碱改性凹凸棒石去除水源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基于国产管式透气膜的养殖粪污沼液氨氮回收工艺装置构建及效能
浅析等比数列相关的交汇问题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
三角的交汇创新问题
茂名市开展全面攻坚劣Ⅴ类国考断面行动!
基于电气分区的输电断面及其自动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