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莉
【摘要】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在初中的语文教育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被列在语文教学工作首位的。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学措施层出不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语文逻辑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造性思维; 探究
一、引言
新课改是教师教学工作开展的指引。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在课堂不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建立,设定教学目标与课堂评价方式,从而不断的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严谨性与科学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现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学生难以理解的原因,在于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较差,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获取方式主要依赖于语文教师;同时,语文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设计不足。初中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初中语文的实际内容相联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从学生的适应度,以及教学工作的进度不断调整和精进,从目前的教学工作来看,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工作比较欠缺,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不,导致学生在知识灌输的过程中,没有可以加工的时间与机会,因此,为了重视对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应当懂得为学生留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可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三、以生为本,更新初中语文的教学方式
教材的知识点,是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基础,也是根本,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始终以传统的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课堂的活跃性比较低,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当前,初中生接受语文知识与信息的渠道较广,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创建以生为本的语文教育体系。[2]
四、打破以应试教育为教学目标的教学理念
创造性思维的实质是学生为本。但因中国多年来应试教育体制,导致语文教师将大部分的教学焦点放在了成绩和分数上面,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差,因此,针对不同的初中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对学生开展分层教学,通过创设趣味性的话题,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改善学生语文知识学习难,学不会的问题。
五、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
众所周知,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创新思维,大多数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了自身的学习情感,有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与看法,可以在学习中发挥出自己的学习优势,也更加地愿意去创作。因此,从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来看,语文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在阅读方面,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与习惯,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转化成为自己的能力,而这个过程已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六、侧重于对学生改写能力的练习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的近义词、反义词,或者句子相近的表达方式,从一些角度来看,学生已经具备了初级化的改写能力。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语文创造性思维的改善,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让学生轮流替换的批改学生的作文,尤其可以让差生批改优秀的,实现学习资源对调,在互相查找问题的同时,可以互相借鉴学习。
让学生对课文中比较优美的句子,用词,进行替换,通过替换用词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思维创新。
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对课文故事结尾改写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七、抓住语文学习思维的矛盾点,激发学生对语言的探究热情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关于语文文章,有很多观点和结尾的对立面,这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的矛盾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抓住这些对立面,巧妙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与思维的深度探究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关于《天净沙.秋思》一文教学中,其中关于秋天的描写都是比较悲观而且萧瑟的,当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这篇古诗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秋”这一时间点,分设秋天的消极面与积极面,引发学生去思考,比方说,赞美秋天时光美好的诗句有哪些?歌颂秋天的词语有哪些?引发秋天悲凉感的词汇有哪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问题与情景有一个清晰的界定,自己也要呈现出一些积极的知识情景,比如,教师可以随着提问活动的开展,有自己示范在黑板上陈列出一些句子“我言秋日胜春朝”“金秋十月”;“一场秋雨一场寒”在积极与消极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辨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可以从对立的语文认知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结:人类的进步史,则是人类的创造史。语文教师教学的至高目标点则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学教师要在语文课堂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不断拔高。
参考文献
[1]肖姝. 创造性思维在普通高中数学高考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 貴州师范大学.
[2]杨安明.“学案探究”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