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2021-12-23 04:24:09韩桂芝
时代商家 2021年35期
关键词:财政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

韩桂芝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基数的不断膨胀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于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环节的管理工作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完善。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加强了对于创新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预算环节的管理方式的重视程度,传统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环节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经济市场的实际需求,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分析现阶段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当中财政支出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水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的运行过程当中涉及到资金流动,为做好单位内部的各项资金的实际经营和管理工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这种以支出结果评价为指导的基金管理方法不但能够明确财政支出责任和劳动效率的实际责任,还能够检验国家的政策落实程度和水平。为提高其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严格要求,充分发挥出其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应有的作用,为建设高效、负责任及阳光的政府提供财政支持。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作用

绩效评价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政支出的主要科学的绩效评价方式。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不但能够加强单位实际资金管理工作水平,还能够在不影响单位实际运转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单位最终资金收益,因此需要管理阶层对其进行充分重视,同时通过相应手段加强全体工作人员对于绩效管理的认知程度,通过对财政支出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评估,充分了解单位财政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对于资金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及时解决。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目标设定不准确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我国经济市场形势的转变,现阶段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实际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发现目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目标设定不准确的问题,因为相关工作人员在对事业单位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时要保证其目标清晰明确、细化量化和科学合理,经分析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相关工作人员在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时没有明确目标要点,这主要是在对数据进行收集时就没有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导致其不能明确且准确地提出绩效评价环节的目标;二是在确定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目标后为完成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对目标进行相应的细化和量化,但是现阶段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并没有从不同维度以及不同层面对目标实施的情况进行系统阐述,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初步的主观性描述阶段,这样的绩效评价结果也不能得到单位全体员工的认可;第三是在对单位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目标进行制定时需要对于可行程度进行提前考虑,但是目前多数相关工作中人们在实际评价时都没有对其进行深入考察和科学论证。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选择缺乏科学性

第一,在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时,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是相对来说较为重要的环节,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程度不足,导致其无法科学认识行政事业单位的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对具体财政支出资金项目产生的信息的作用。由于工作人员缺乏对于选择共性指标以及个性指标时的辨识度,因此就无法结合实际情况挑选出可以与同类评价对象进行对比的共性指标或者是与项目绩效评价目标有直接联系的个性指标。针对这一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于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选择的重视程度,在进行绩效评价时,选择能够明确地对绩效评价目标落实发展程度进行反映并且能够代表评价对象的科学指标。第二,除了对于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標没有科学的认知之外,现阶段相关人员对于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选择也不够科学,首先表现在其对于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认知度以及重视程度不足,其次,在对两类指标进行选择时,无法结合实际情况设定科学的权重配比,需要明确衡量定性指标的相关要求时要保证在优先选择定量指标的前提下。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都存在相应的问题和缺陷,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其进行选择时需要充分意识到两项指标所存在的缺陷对于整体绩效评价产生的影响,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能够反映出对各项指标数据产生影响的潜在因素的定量指标和相对来说主观性较弱且能够呈现出较强效果的定性指标。第三,在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选择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尤其是需要注重对资金成本的效益因素的考虑,因为选择的结果能够对后期的数据采集以及信息分析等环节造成直接影响,为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浪费,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给予充分重视。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的选择不当

衡量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的准绳就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但现阶段的单位在实际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过程当中存在部分不良现象,具体表现如下:一是无法透彻的对特定环境进行挖掘分析以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如果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于所有的项目实际发展情况都用同一套绩效评价标准,那么其结果可能会存在较大偏差,导致绩效评价无法在实际的财政支出管理体系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二是在实际的绩效评价开始之前没有对于自身的实际规范程度以及可行性进行综合考虑,导致最终评价结果与事实不符;三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其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并没有相应完善且健全的体系和参考对象。

(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式不合理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该项目自身的要求与特点以及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因素的平衡,但是现阶段由于管理阶层对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不重视,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评价时忽视了实际情况。除此之外,在进行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选择时没有保证遵循定量优先原则,单一的选择方式导致其最终评价项目没有充分体现出动因等细节。

(五)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不科学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最终结果能够对整个评价工作的具体效果和财政支出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反映,但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不科学地运用导致其最终结果无法反映出实际情况,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只是流于形式从而失去了该工作的价值,进行绩效评价只是为了争取财政资金的格式化流程,对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各个环节的各项结果没有进行充分利用。

三、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问题的相关建议

(一)完善相关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如果想要做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首先管理阶层必须对其进行充分重视,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相关制度,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相应方式进行宣传,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通过建立连贯的概念来对单位内部财务支出绩效环节进行评估,并且以此营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良好的环境,带动相关工作人员自主进行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其次需要通过相应措施体现管理阶层对于绩效评估的重视,加强绩效评估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体制中的权威性,保证各项措施能够具体落实在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中。最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财务支出绩效评估体系进行细分,建立相应的项目绩效评估体系,绩效考核制度以及绩效奖金和处罚制度等,各个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保证信息的全面和完善。

(二)树立正确的财政绩效理念

财政绩效不光是财务部门需要重视的环节,而是需要整个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都需要投入相應精力的环节,管理阶层可就此召开相应的专题会议,进行线上线下双重宣传,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于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推进绩效管理在单位内部落实进度,充分发挥出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于传统的绩效管理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优化改革。

(三)准确设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目标

做好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首先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绩效评价的目标进行明确,要保证其能对于评价对象寻求的发展目标有清晰的反映,注意在对目标进行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其是否可行,只有可行的目标才能确保项目后期的具体操作、监督管理以及数据分析能够具体落实。在确定了相应的绩效评价目标后,需要对其进行细化量化,为社会大众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政府在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项目资金支出的变化,需要对评价的目标进行细节设定。

(四)科学选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各类指标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从而选择出最合适的绩效评价方式,保证该绩效评价方式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落实过程当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先是对于不同的绩效考核方式进行对比,明确各种绩效考核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项体系和财务流动环节进行全面分析,选择能够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财政支出项目活动的总体目标以及关键因素进行充分体现的绩效评价方式,保证该绩效评估方式的可行性。第一,事业单位要将关键要素需要区分清楚;第二,为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收集到更为准确和全面的数据信息,并且对其进行有效处理,提高互操作性;第三,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考虑;第四,在选择绩效考核方式时需要保证该方式内部各项指标能够互补;第五是在项目实际产出过程当中,对于耗时耗工且效果不佳的指标进行及时淘汰,以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五)正确选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

在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时如果不能选择合适的标准,则会导致后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环节的最终结果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首先需要保证该标准与行业领域相近,其次要对评价标准是否能够在该单位内部实际进行应用进行相应考察,保证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可靠性以及可行性。

(六)合理选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式

想要保证绩效评价最终结果充分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当中发挥出其作用,就需要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可以主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要针对实际项目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二是在进行评价过程当中,一定要保持对数据的客观,避免主观因素影响最终结果,同时需要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具有足够的专业水平;三是要在定量指标优先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种分析方式,为加强评价工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应该避免方式的单一。

(七)有效运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主要可以应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单位内部预算管理工作;二是工作人员以及管理阶层的年度绩效考核和责任审计;三是将绩效考核评价结果进行公开,可以使社会大众对于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更及时全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上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完善的体系,充分发挥出其在行政事业单位实际运行过程当中的作用,以保证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艳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10):78-79.

[2]胡婧琦.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中绩效评价的应用探讨[J].投资与创业,2021,32(16):149-151.

[3]张菊花.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相关问题的探讨[J].财经界,2021(24):55-56.

猜你喜欢
财政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19:22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15:44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56:5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08:22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53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