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保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博物馆的责任,博物馆应发挥自身优势,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当前,博物馆非遗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博物馆应立足非遗特点,积极开展研究、展示、宣传工作,成为保护、传承、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 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269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7-0109-02
随着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逐渐成为各国博物馆工作的重要面向。2011 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
在此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成为当下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构成,博物馆职能由“文物保护”向 “文化遗产保护” 转变,博物馆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了扩展。
可以看到,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有着天然优势: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包括收集、保存、研究、展示、宣传等多个方面,博物馆在这些方面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工作体系,有条件提供更具有系统性、更科学的系列活动模式,驾轻就熟的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在有很强的相关性,很多文物也是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物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展示的是当地生活文化,博物馆藏品体系中有很丰富、全面的地方文化研究,对于非遗展览中的文化场景复原和“以文物来讲述历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文物修复也经常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艺,比如“平安故宫”工程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合作项目,就吸收了宫灯技艺、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参与其中。一些修复技艺类“非遗”项目也成为是我国各类“非遗”种类中的特殊门类,包括“装裱修复技艺”“古陶瓷、修复技艺”“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古代钟表修复技艺”“古建筑修复技艺”等。
当前,博物馆的“非遗”工作以展览为主,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即非遗精品展、非遗传承人活态展、非遗与当代艺术结合展、非遗历史展以及非遗场景再现展等。在表现形式上,除采用静态展陈方式(即“非遗”实物展或图片展)外,对于表演类、手工技艺类的非遗项目,还会通过现场表演、传承人现场演示等形式进行展示。在展示场所上,除依托综合性博物馆外,很多地方成立了专题性非遗展示馆,如中国戏剧博物馆。在各地“非遗”中心没有建成“非遗”展示馆的情况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博物馆依旧是“非遗”展示和传承活动的主要场所。
不可讳言的是,当前博物馆“非遗”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前文所言,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集中在展览方面,在收藏、研究等领域投入较少,没有系统性地开展工作。与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活态性”特点,需要更高水平的收藏和研究手段,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否走向其应有之义。大量非遗项目为师徒之间口耳相传,缺乏专业的收藏手段,没有动态影音资料的积累,人们看到可能只是一件件孤立的非遗手工艺术品,落入博物馆文物陈列模式的窠臼。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独有的活态生活文化,彰显的是当时当地人类的艺术精神、科学意识与审美风范,没有深入的挖掘和研究,则无法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珍贵的文化内涵,与之相应的展览、宣教工作就会缺乏更有深度的文化沉淀和体验。
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出方式和理念也有待提升。很多展览虽然场面火爆,但不一定很好的体现出了非遗的文化特色,观众走出热闹的展览场景后,并未感受到意犹未尽的文化意蕴和和发人深思的文化体验,展览传播的效果往往浮于表面。个别展览还停留在传统文物展览的固有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作品、辅助展品进行简单陈列,忽略实物背后的知识、技艺等精神内涵,缺乏“人”的参与带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过程。
针对上述问题,博物馆应当积极作为,调整工作方式和理念,发挥好其保护、传承、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开展专业的“非遗”档案收集、管理工作
成立专业的“非遗”档案收集小组,改变过去被动收集资料模式,深入田野调查,主动寻访采集,获得第一手资料,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者、见证者。对于一些有价值、还未收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化,协助传承人进行“非遗”申报。转变“非遗”档案收集理念,在保存其物化载体的同时,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记录。通过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手段,收集可视、可听、可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保持其鲜活的文化面貌。
在完善“非遗”藏品体系的同时,要重视非遗传承人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生活文化,展现的是人的价值与创造力,非遗传承人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传的继承者,也是其创造者,不同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的人文风貌可能略有差异。博物馆要加强与非遗传承人的联系,在收藏的同时重视其流变的特点,挖掘“非遗”生长演变的点点滴滴,形成动态的、可持续的“非遗”藏品体系。
2.加强“非遗”研究,挖掘文化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多样、内涵丰富,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的特点,要打破学术壁垒,加强不同学科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召开学术会谈会、参观交流等形式,加强视野、方法上的互补,科学、准确、全面的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
营造科研氛围,根据博物馆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研究清单编制工作,依照清单做好非遗学术研究课题储备。激发积极性、鼓励科研课题申报,提升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如中国农业博物馆牵头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此为契机,中国农业博物馆总结历年学术成果,向社会征集学术论文,出版多部专著和论文集,形成了研究节气文化的学术热潮,进一步挖掘了节气文化的内涵,拓展了研究视野。
3.运用多种展示手段,进行活态化展示
“活态”的文化需要活态的展示氛围,要更新展示理念,避免“非遗”展览脱离了它所产生的背景和氛围,成为干巴巴的陈列展示。“非遗”的活态性在于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要充分重视“非遗”传承人的作用,对于其艺术、技能、精神等无法言说的部分,通过“非遗”传承人的表演,进行活态演示。善于利用展览语言,以文化性、精神性的表述为主线,巧妙利用文物组合,营造具有感染力、沉浸式的展览环境。
丰富展示手段,利用现有的数字化手段和场地条件,打造可视、可听、可触、可感的活态化展览。比如,对于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展示其精美的工艺成品的同时,通过播放视频,对其历史、文化价值进行的补充说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序和步骤进行现场展示,邀请观众体验学习,使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鲜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4.加强宣传与教育,打造文创产品
发挥博物馆教育部门的平台作用,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策划“非遗”讲座、工作坊,撰写“非遗”普及读物、刊物,让观众和读者对非遗文化和记忆特点有更全面的了解。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连接作用,与学校进行合作,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开展校园展览、志愿者讲解、手工体验等,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文化自豪感和民族精神。
对非遗藏品的文化创意元素进行挖掘,打造具有设计感和艺术性文化产品,让非物质文化元素以别样的面貌走进大众生活。导入市场,和文化公司进行合作,开展系列化的调研、生产、营销工作,提高文创产品品质,打造文创品牌。成功的市场化运营,不仅可以反哺、补充自身的运营开支,还能在市场环境中增强文化影响力。如广西博物馆与广西金壮锦公司合作,建立广西传统工艺展示馆,集收藏、展示、创新、设计、制作、销售、传习培训为一体,在国内中国博物馆中,是一个创举。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当代博物馆的重要构成,也是博物馆建设的文化自觉,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基础的博物馆,应立足自身特色,找准定位,高水平、高质量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工作,从文物的陈列,变为文化展示的活的窗口和载体,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诉求。
参考文献:
[1]龚良.“一院六馆” 全新出发[M]//智造展览 博物馆馆长讲博物馆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1-133.
[2]关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发展新趋向[J].博物馆研究,2007,(3):40-45.
[3]谢小娟.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以南京博物院非遗馆为例[J].东南文化,2015,(5):113-118.
[4]杜韵红.从语境到生境:博物馆的“非遗”保护实践探索[J].文博学刊,2020,(1):107-113.
[5]张娜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艺术时空,2019,(5),60-66.
[6]吴伟峰.基于博物馆平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以壮锦为例[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09,(Z1):
108-114.
[7]王文彬.试论地方博物馆“非遗展览”博物馆研究[J].博物馆研究,2016,(3):14-23.
[8]李海梅.非遗传承与保护:当下博物馆建设的一个重要面向[J].博物馆研究,2006,(1):30-36.
[9]于湛瑶.行业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遺产保护中的角色和作用——以中国农业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05):87-89.
[10]刘亚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中国文艺家,2019,(7):85.
作者简介:
吕佳,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博物院文博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