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欢
摘要: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下,为了培育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对教育的适应性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在教育上实行更高标准的革新。本文旨在浅谈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提高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促进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进行不断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个性发展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是为更好地培育符合时代需要的综合性的优秀人才,并相应的提出了更明确的与时俱进的要求。在学生的教育教学阶段,需要关注学生的各方面协调发展,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更深入的创新创意的开阔性教学奠定基础。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育的创新教学需要着重于学生的兴趣化培育,引导学生表达自我,推动学生个性发展,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对新课改教学的不重视
在新课改教育的改革背景下,许多学校依然严重依赖传统的教育理念,难以为体育教育改革提供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而且不够重视体育教学的时代需要,没有充分认识新课改对高中体育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对学生体育学习良好的促进作用。在高中体育教育中,有部分地方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体育教学的客观性、时代性和重要性,只重视高中的文化学科的教学任务,这导致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创新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难以达成。
(二)教学措施的不完善
由于新课改体育教学经验的缺乏,新课改教学的体育教学任务的实施面临着极为不利的局面。教学方法和措施的陈旧古板,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枯燥无味,让体育教学改革难以顺利进行,教师难以推进课程进度,学生也无法高效掌握教学内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难以适应新课改后不伦不类的体育教学模式。
二、新课改创新教学对高中体育的意义
(二)提高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程度
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接受劳累的体育教育课堂,因为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不喜欢流汗吃苦,以及体育分数占比较低,所以学生难以认清体育学习对自己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从教学的角度看,体育教学没有把握学生的需要,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难以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的区别和独有魅力。新课改下的体育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体育教学,并把体育学习摆在自己日常学习中更重要地位上。
(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对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更好的帮助,有一些学生本身对体育有较高的兴趣,并且也热衷于参与体育竞赛之类的活动。在新课改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多体育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众多课外体育比赛或活动,例如篮球联谊赛、足球俱乐部活动等等。新课改下的体育教育,能够满足学生对各种体育课堂娱乐性、参与性和生动性的要求。在学校资源允许的条件下,新课改高中体育能够给学生更多有趣的体育项目,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内容。在新课改下,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潜力、增强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措施和教学环境。
三、新课改的高中体育教学的具体表现
(一)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明确新课改教育目标
新课改下的体育教育,能够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更加注重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在体育教育课堂上,学生能够学习到多元化、趣味性的体育知识,并且能够通过参与体育学习,提高个人的意志力、拼搏精神和健康水平,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同时,体育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方式,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需求。明确新课改教育目标,对于高中体育的发展有巨大的帮助,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不适用现代化体育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新课改教育方式,推动体育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二)培育优秀师资力量,创设良好教学环境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整个社会都对高中体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新课改需要适应全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措施,对于学校来说,应该注重培育更优秀的时代性的师资团队,并为本校的体育教师提供更好的培育方案,为新课改教育提供优越的教育条件,并且教师能力的提高,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完成新课改的教学任务,学校也应该能够满足新课改下的教学任务所需要的教学设备,让教师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扫清障碍学习中的困难,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物质条件。
(三)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校和教师应当格外重视学生的青春期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这些普遍性的问题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在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育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增强学生的体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主动与人交往,同时,要让家长与老师进行更深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学习创造轻松快乐的氛围,让每个学生能够茁壮成长。
三、结语
在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育教学能够对学生健康水平、心理素质和学习状况发挥积极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更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体育学习提供了更好的教學观念和教学方式,从而促进高中体育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叶成龙.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维探讨[J].读书文摘,2017(17):387.
[2].赵付胜.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探索[J].赤子,2018(1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