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坚
摘要:在国内社会经济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更加趋向于现代化,因此,中职院校教师应与时俱进来更新教学理念和优化教学模式,而计算机专业教师也不例外,需投身到优化教学成效和构建高效课堂的工作中,旨在切实提升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鉴于此,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应对当前的教学形势进行深入剖析,从而能够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措施来提升计算机专业的综合教学质量。本文需阐述中职计算机专业推进校企融合的必要性,剖析教学中所存问题,并最终提出推动校企融合的教学路径,旨在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者提供借鉴和思路。
关键词:校企融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研究
处于新时代背景下,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信息化时代提出的人才培育需求。基于社会发展趋势和行业创新需求,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应与时俱进,立足于校企融合视域下,积极探寻深化校企融合深度、拓展校企融合范畴的有效途径,旨在校企合作探究中优化计算机专业教学成效。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推进校企融合的必要性
(一)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如今,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一般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但是由于很多教师并未采取有效方式为学生创设实践学生环境与平台,使得学生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通过开展校企融合,能够使得学校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来优化教学模式,使得企业参与到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在校企合作探究中,能够强化学校基础教育与企业实践练习的结合程度,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最终为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培育所学的全能型人才。
(二)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升级与优化,目前有大批的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究其根本可知,很多学校的人才培育方案与社会发展所需不够契合,缺乏社会核心竞争力。为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培育与行业岗位间的适配率,中职学校应积极落实校企融合,旨在有效缓解这一就业形势。其一,通过为学生提供接触岗位和实训锻炼的机会和平台,来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并结合岗位对计算机人才提出的培育需求来优化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其二,通过为学生创设真是的实践环境,能够使得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学生还能够及早了解企业文化,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其三,通过开展校企合作,能够把握计算机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到最新的就业讯息,提升他们与就业岗位间的适配率。
(三)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中职学校还可以通过邀请一线工作人员或研究专员进校开展讲座或辅助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培育质量,还能够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整合企业、学校教学资源来为学校师生提供参与新品研发的机会与平台,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经济收益,还能够有效缓解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最终实现合作共赢。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所存问题
(一)教学观念亟待更新
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除去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应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为此,革新实践教学理念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中职学校应以市场发展趋势和行业创新方向为导向来调整教学观念,旨在培育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熟练以及专业素养突出的全能型人才。结合实践调研可知,目前,很多计算机专业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并未与时俱进来更新教学理念,这样,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拓展,阻碍了学生创新发展,还扼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导致他们的综合能力较差。
(二)教学方式陈旧单一
如今,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多是以自己为主导,由自己来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以及布置学习任务,有着显著的“灌输式”教学特性。这种单一且陈旧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甚至还会降低他们的课堂参与热情和动力,最终无法成为时代所需的计算机人才。鉴于此,教师有必要进一步创新和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成为一线岗位所需的计算机人才。
(三)教学力度有待加强
基于计算机专业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应用性,为此,教师应着重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和思维逻辑,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但是结合实践调研可知,很多教师开展的课程教学缺乏深度和广度,无法拓展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接触范围,提升他们对专业课程的熟悉程度。其中普遍表现为,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计算机专业教师更加侧重于理论教学,并不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缺乏操作机会和时间。并且还有的教师对整体教学要求较低,使得课程教学浮于表面,并不符合一线岗位对课程开发力度和践行力度的要求。
三、校企融合背景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路径
(一)构建新型人才培育模式
中职学校所设立的计算机专业需要结合时代需求和行业发展来构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育模式,在此过程中,则需要企业的加入与参与,在校企融合中制定相对完善的教学培育模式,其中应在“理论+实践”“企业+学校”的指导原则下,积极落实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展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职业对接”的育人理念,最终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参考《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一准则要求,为学生创设相对真实的教学环境。其中学生在校内完成理论知识学习之后,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暑期实践、毕业设计、项目研究等实践机会和平台,使得学生能应积极参加到软件开发、软件测试以及软件运营中,并结合提出的生产实践要求来充实实践经验、规范实践技巧,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知识不足和技能短板,能够在后续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处于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所开展的校企融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切实提升培育机制的系统性、专业性。比如中职学校可以围绕实践创新来创设“3+1”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学习之后,能够进入企业进行创新实践应用能力锻炼。
(二)明确专业人才培養目标
在校企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管理者应积极引导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结合计算机岗位内容和要求来有侧重点地培育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有效节约学生与企业的磨合时间,切实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相对真是的教学环境,引导他们沉浸到仿真环境中,借此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能够为后续适应高强度、高密度的计算机工作提供有利条件。鉴于此,教师需明确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来提升课程教学成效,着重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协作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正式开展授课之前,为学生布置竞赛主题,将学生划分为人数相近和实力相当的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项目探究,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特长和优势,比如实践能力突出的学生可以进行基础操作环节;思维活跃的学生可以进行方案制定和步骤设计;耐心细致的学生可以负责步骤检查工作;最后表达能力突出的学生能够给进行组间沟通和观点陈述。这样,使得各位学生的特长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彰显,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参与实践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实现理实教学资源共享
计算机专业教师应积极整合学校与企业的优质资源,并在资源共享中发挥其有效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实践环境。此外,还应引进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使得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能够引导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内化所学知识。基于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性特征较为突出,教师可以邀请企业内工程人员或一线人员进校授课,教授学生施加经验和专业知识,与此同时,专业教师可以在协助企业人员完成课程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技能和经验。除此之外,中职学校还应积极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来对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指导,旨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授课任务。
(四)积极构建实践培训基地
除去以上提到的校企合作方向,计算机专业还应充分利用企业合作渠道来为学生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从而能够切实启发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他们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实践能力。中职学校是开展理论知识教学的重要基地,但是很多学校由于资金受限而无法为学生提供仿真的实践教学平台。在深化校企融合深度的过程中,企业可以为学校学生提供充裕的资金与设备,联合学校建立实训基地,能够切实提升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质量。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项目研发的机会和平台,使得学生在接触行业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理论自是应用到实践项目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除此之外,企业与学校还应在项目研究、就业服务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层地融合,在为企业创收收益的同时,缓解学校的就业形势,最终实现合作共赢。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处于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应立足于校企融合视域下,积极探寻优化教学的有效措施,比如通过构建新型人才培育模式、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理实教学资源共享、积极构建实践培训基地来有效彰显企业与学校的育人优势,最终为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培育所需的全能型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艳红.校企合作模式下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2(2):4.
[2]潘文文,孙晓飞,李旭宏,等.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在校企合作专业中的实验教学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12):187-188.
[3]李超燕.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多元协同校企合作模式实践与探索[J].智库时代,2019(18):2.
[4]韩玲玲.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探索[J].通讯世界,2020,v.27;No.356(01):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