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芸
摘要:面对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信息化世界,世界各国都深感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属于公共基础课程,传统课堂中存在“灌溉式教学”和“机械式操作”的情况。本文讨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素养教学改革研究,设计工作手册、建设学习资源库和支持系统、优化评价系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
一、信息素养
1989年美国图书协会对信息素养进行定义,它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而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
二、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课程
我國对信息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视。2018年教育部提出《教育信息化2.0计划》,构建“互联网+教育”的教育体系。
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与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
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一)构建和谐生态课堂系统
研究组针对课堂教学中“灌溉式教学”“教师中心”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的问题,借鉴“教学做合一”等理念,探索、实践“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二)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践
笔者对无锡地区五年制高职师生通过问卷调研、走访调研和座谈等形式,得到反馈信息如下:约98.1%的学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已接触过文档、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等基本操作。但学生普遍认为需要重新学习这些操作技能。
五年制高职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能力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实践:
1.开发工作手册教材。依据学习认知规律,对接岗位要求,结合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养需求,从提高信息素养、“适合学习”的角度出发设计贴近生活和工程应用的项目实例。
工作手册中的项目从实际应用性岗位任务为主体,以行动为导向,对案例进行二次开发。遵循“做中学”的学习路径对学习内容设计,将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融入工作项目,结合课程思政、1+X初级考证内容,将专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行了有机融合,共八大模块、12个工作项目。
工作手册既包含项目描述、任务要求、操作要点、知识词典等,同时包括学习笔记、实验记录、评价总结、课后思考、工作反思等模块供学生学习记录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养成终生学习的能力。
2.师生、专家共同创建资源。“教辅资源”变“学习资源”。围绕工作手册项目,开发集成“学案”“项目答疑”“微课”“知识点短视频”“操作要点短视频”的“积件式”多媒体学习资源包,供师生灵活使用。
通过师生和专家创建、使用、更新资源库中的学习资源,促使其不断迭代,人人都是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是创建者,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支持系统助力“互联网+教育”。为学习者、教师提供更便捷的互动学习环境。连通线上与线下,贯穿课前、课中与课后;支持跨平台运行,移动端、PC端无缝切换;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规划学习路线,实现个性化学习;支持在线笔记、在线练习和测试,涵盖学习活动完整过程。
4.构建注重过程性评价系统
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往往只关注总结性评价。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要求我们给予学习者全面的、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项目评价内容部分结合具体教学项目从信息思维意识、信息操作技能、信息知识、基本岗位素养等方面进行;在教学支持系统的协助下,师生可实时掌握学习动态。
本课程通过师生共同实践教学项目,“做”为根本,变机械性模仿为创造性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职业素养。如办公操作软件章节注重提高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课堂上以“做”为主线,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落实好信息素养的培育。
(三)实践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课前组织学生在教学支持系统通上进行线上自主讨论学习,分享交流课堂话题;课中通过学习平台助力师生线上线下同步互动完成工作项目操作、评价;课后,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社区、校企合作单位活动,做到学以致用。
研究小组发现实验组班级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参与度高、教学目标达成率高,同时学生信息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生课余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成立摄影社、影视编辑社、演示文稿制作社等,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当然,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需要更全面和深入的探索实践,同时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衣晓冰,王贵海.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的构建[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8(1):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