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飘
摘要:现代学徒制教学是教育部2014年提出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方式,旨在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现代化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航空服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引入,有助于优化航空服务专业育人体系,提升育人成效,实现育人目标。基于此,本文针对现代学徒制在高职航空服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展开探究,以期不断提高高职教育质量,为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靠借鉴。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航空服务专业;实践教学
一、强调帮带传导,展开深度校企合作
在现代学徒制下,校企合作的深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不仅从形式上将校企双方的资源进行了融合,而且从实践中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与特点。首先,现代学徒制提升了企业对学校教学的影响力,企业“师傅”可以通过合作参与,与学校教师共同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升级,由教师规范课程建设的基本形式,由企业师傅审核其中内容的适用性与先进性,以此将最先进的理论、技能、案例等传入学校内部。其次,在顶岗实习环节中,企业“师傅”则成为帮带学生技能发展的核心力量。其一,“师傅”可以以自身的经验与技能为导向,引导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技巧,能够应对各种工作问题,完成上级安排的项目任务。其二,“师傅”可以通过自身的职业经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合理的发展规划,能够从适合的岗位开始,制定出短期与长期的发展目标,并根据目标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其三,企业“师傅”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榜样,从工作态度、技术能力、发展观念、职业素养等方面学习发展,达成优秀员工的标准。
二、实施精细管理,合理规划课程体系
在航空服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要发挥现代学徒制的精细化管理功能。首先,应建立以航空公司优秀员工为标准的课程标准,按照航空公司岗位中实际项目的工作流程规划课程进度,以保证学生从实践学习中能建立正确的工作思维。具体来说,要根据学生的入学时长进行优化设计,在第一学年,学生应以理论基础学习为核心,但同时也需要具备跟随教师完成项目模拟实训的能力;第二学年,正式开启学徒制学习,在校内开展两个月的学习活动,通过实训后转入航空公司担任学徒,具体需要根据航空公司的安排与规划,设置多对一的师傅帮带小组。第三学年则为现代学徒制的最后阶段,学校先在校内完成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学分考核,然后组织学分达标的学生统一进入航空公司,并由航空公司进行过程管理与成绩考核,选择其中能力达标的学生进行入职安排,从而实现学生从入学到就业的精细化安排。其次,在岗位实习准备阶段,则要设置以实战为核心的任务指导书,一方面要求学生必须从实践中获取完整、系统化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则要能够细化到地勤服务、乘务工作、安全检查等过程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航空服务的岗位内容,建立更明确直接的学习目标。
三、完善管理结构,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在现代学徒制建设过程中,高校还应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的体系结构,明确校企双方的角色分工与责任担当。首先,学校与合作的航空公司应建立现代学徒制落实领导小组,并针对航空服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开展小组会议,以学校层面推动多专业共同发展的管理文件,由航空公司专家与航空服务专业教师共建师徒培训模式,并通过反复推敲协定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方式,确立协同育人的基本原则。其次,航空公司与学校应建立共同的现代学徒制培养目标,一方面要与学生及家长达成双向协议,明确学徒制的基本开展方式与流程,普及其实施的价值与作用,让学生了解自身岗位能力发展的途径,并与家长认可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方案。另一方面,则要针对校内教师与校外师傅双导师的协同配合建立管理机制,既要引导校内教师认识航空公司“师傅”的工作性质与基本环境,又要让航空公司“师傅”了解校内教师的工作流程与核心内容,进而通过建立教师群组或平台,进一步促进其交流与配合,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时沟通并调整,形成“学徒——师傅——教师”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结构。此外,学校与航空公司之间还应加强联系与对接,发挥企业的行业引导作用,针对航空服务岗位工作当前的发展趋势以及变化状况,对学校的实训课程内容、实践场地以及教師人员、模拟平台等提出全面的建议与策略,同时完善校企双方的管理办法与文件,进行有效的资源对换途径。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现代学徒制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了更有效的支持,高校航空服务专业实践教学应全面应用现代学徒制推动教学改革,既要深化校企合作,实施精细化管理,又要实施协同育人,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从而为航空服务人才的培育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邓婵.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OBE理念在实践课程教学中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8):117-119.
[2]徐进,俞梁英.基于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2020,37(2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