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021-12-22 08:32陆爱标
求知导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摘 要:随着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环节矛盾的日益凸显,有关专家和学者在教学教研方面提出多种对策,根据先进的教学思维,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研究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问题,并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科学有序地开展初高中教学衔接工作能使学生快速适应高一阶段的数学学习,也提高了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对数学教学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针对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从课堂内容、逻辑思维、探索思维、抽象思维、直觉思维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624X(2021)40-0087-02

引   言

高一是整个高中教学的起始阶段,也是开展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的重要阶段。很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在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有的初中教师认为研究初高中衔接问题没有必要,而高中教师又因较重的课程任务而无暇顾及,所以很多学生的学习问题都得不到及时改正,很容易出现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因此,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有效解决高一的“陡坡效应”,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内容

(一)初高中衔接教学的认识

初中和高中学生在身体、心智的发展程度上有明显的不同,教育部依据这一点,设计出针对各个年级的课程。但由于教学目标及教材的不同,且教材呈现出割裂的特点,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顺利实现初中升高中的过渡。

初高中教学衔接是指教师需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为学生建立初高中整体性的知识架构,在知识、心理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度过初中升高中的阶段[1]。

(二)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现状

第一,高中数学相对初中数学来说,知识点多且繁杂,高中数学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只能增加课容量,无暇顾及多余的内容,没有时间在一些难点问题上做过多的讲解,这也使一些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无法适应。

第二,学生进入一个新环境,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也会在人际交往等心理层面产生诸多问题,因此,在刚升入高中时,有的学生无法在课上堂集中注意力。

第三,新课程改革后,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有较为明显的变动,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拓宽了教育对象的范围,这也使教学目标有所改变,所以删减了部分课本内容。而这些知识点中的一部分被转移到高中数学选修课程中作为补充知识点,如因式分解中的十字相乘、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三角函数中的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等。

二、初高中数学教学对比研究

(一)初高中课程标准的对比研究

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是初中数学的主要特征,初中数学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高中数学的课程目标相对较高,其教学目标是提供多样化的课堂,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相较于初中数学,高中数学是一门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学科。必修课是为了让学生习得数学知识,具备数学应用能力。选修课是为了满足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进一步学习,充分掌握数学技能,形成数学思维[2]。

(二)初高中教材内容的对比研究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不多,比较贴近实际生活,呈现的多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题目,题量少而简单,具有浅显易懂的特点。例如,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很少给出严格的定义,大多是描述性的介绍,应用于题目解答中。另外,初中数学教材中插入了很多卡通图像,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水平。

高中数学教材与初中数学教材相比,在知识体系上相对复杂,知识量大大增加,对学生的要求也提高了,即要求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由直线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高中数学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而多变,呈现出容量大、难度大的特点。另外,高中数学概念较为抽象,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要求较高。

三、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策略

(一)基于课程内容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数学教师需要在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设置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出相应调整,就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不佳的情况。教师可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研究课程衔接的方法,对课程的思想内容、方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同时在教学中要格外重视初高中教学的盲点,着重对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进行连贯性的解读。

例如,在高中人教版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函数知识,设计问答环节。具体来说,教师应将初中涉及的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进行归纳总结,并与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相结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未涉及的内容进行补充,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引入初等函数的学习中[3]。

(二)基于逻辑思维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数学思维并不只出现于固定的数学题目中,它还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需要借助数学思维扩大学习范围,广泛学习不同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就一个问题采用多种方式来解答,加强学生多角度解题的思维能力。学生也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习题的形式进行训练,形成一题多解的解题思路,逐渐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三)基于探索思想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探索性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数学知识点的内在关系进行汇总,从不同层面和不同维度进行探索、研究。学生要想具备探索性思维需要做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知识进行提炼、加工,进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高中人教版必修一“函数的应用”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形成探索思维,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一次函數、二次函数、幂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分别是什么?你能举例说明与此有关的生活案例吗?”紧接着,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补充。随后,教师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列举出来,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四)基于抽象思想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抽象思维能力是高中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教师应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习空间几何数学知识,学生需要具备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此学生才能顺利解答相关的数学问题,从而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活动,设计有针对性的几何习题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例如,在高中人教版必修二“空间几何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立体几何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出水杯、纸箱、足球、金字塔、烟筒等16种物体,并给学生布置任务:“同学们,请你们从物体的结构特征方面对这16个物体进行分类。”考虑到学生对分类的概念不明确,教师可以为学生举两个例子。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很快地理解了分类的含义,进行了正确的分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概括出物体的共性,得出多面体与旋转体的定义,并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以加强学生对立体几何概念的理解。

(五)基于直觉思维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直觉思维就是指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并非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结果,而是通过直觉给出答案。直觉思维是以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为基础,经过大量的练习而形成的直接的领悟性思维。学生直觉思维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教学与引导,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题目时,可以借助表格、图像、模型等工具进行辅助,以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高中人教版必修二“直线与方程”的相关内容时,为了锻炼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图像来解答问题。教师在讲授完教学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直线的斜率及倾斜角的求解过程。随后,教师设置方程问题,让学生结合直线的具体方向和坐标展开思考:有一条经过A、B两点的直线,这两个点分别为(2,3)(4,7),请判断这条直线的倾斜角是钝角还是锐角?有的学生利用直观思维,画出直线的图案,进而判断直线的倾斜度,得出倾斜角是锐角这一结论。学生直观思维的形成需要他们在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借助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对具体的数学问题做出判断,进而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印象。

结   语

初高中数学教学能否有效衔接,与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教材内容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初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对初高中教材中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从而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为学生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李彦霞.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21):75.

刘福民.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133.

尤永礼.新高考改革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策略探讨[J].读写算,2019(15):155.

作者简介:陆爱标(1976.10—),女,壮族,广西百色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