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理论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和影响因素分析

2021-12-21 15:49刘宗凯
甘肃科技纵横 2021年10期
关键词:信息服务模式因素

摘要:从场理论出发,图书馆信息服务就是在场的作用下信息量由图书馆流向读者的过程,场就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媒介和催化剂。图书馆的空间、信息资源、设施设备、人员队伍、网站、多媒体平台等要素共同构成了图书馆面向读者的信息服务场,根据存在形式和状态把图书馆中的场分成了物理场、虚拟场和综合场,根据场中信息主体和客体的数量,把图书馆信息服务分成了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模式。从图书馆场中信息服务发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影响信息服务效果的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提升信息服务效果,图书馆可根据场、信息源、读者的特性构建差异化的信息服务模式。

关键词:场理论;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因素

中图分类号:G252

1 场理论

场理论源于物理学,随着经济与管理理论的不断探索,尤其是组织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在社会科学中也存在着场。

1.1 概念延展

场理论源于自然科学领域,是指某个物理量在空间区域内的分布,如引力场、电场、磁场等,场的作用随着物理量的变化发生改变。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借鉴下,场理论逐渐泛化。Nonaka从知识转移的角度提出了企业组织中的场(Ba),即促成知识转化的情景[1];孟改正提出了社会舆论生态的三大场域,即政府舆论场,媒体舆论场和大众舆论场[2];胡郑蓉论述了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个性场""学习场"及"互动场"[3];在汉语词汇学习中,基于构词法和词义之间的关系而存在的语义场[4];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把格式塔的学习理论也称之为场的理论[5]。

论述最多的是信息场,事物与事物之间都会发生信息作用,事物之间相连的纽带就是信息场[6]。通过对场概念的解读和延伸分析,在这里我们把场定义为连接信息主体、客体,促成信息扩散、流动的媒介,既可以是物理存在的空间场所,也可以是虚拟存在的结构、符号、信号等关联网络。

1.2 存在特征

首先,场作为事物联通的媒介,具有交互性的特征;场的作用是双向的,有进有出[7],既可以从A到B,也可以从B到A,这种交互性由于受到空间距离、技术设备、编码规则等影响会有一定的延时。其次,场具有客观泛在性的特点;场无处不在,除了引力场、电磁场以及空间时时传输的各种信号场之外,空间中的点都可以作为信源[8],任何人和事物也可以作为场的主体,向外传递信息。此外,场还具有辐射性,从中心点向四周辐射;你所接触到的空间、人和事物都会产生信息辐射力[9],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你,比如进入图书馆书库,不自觉得就会接收到书架、电子设备、阅览桌、各种图书所发出的信息,影响你的学习阅读计划。

2 图书馆中的信息服务场

从场理论出发,图书馆的空间、信息资源、设施设备、人员队伍、网站、多媒体平台等要素共同构成了面向读者的信息服务场,根据存在形式和状态可以分成物理场、虚拟场和综合场。

2.1 物理场

客观存在的事物和人都可以形成物理场;图书馆的大楼、书库、阅览室、研修室等各种建筑空间,朗读亭、电子屏、阅報机、书架等设施设备,纸质书刊等文献资源和工作人员形成了信息服务的物理场。矗立的图书馆大楼、装着图书的书架、形式各样的阅览桌椅、设施齐全的阅读空间,面带微笑的工作人员时时的向读者发出信息辐射,对读者产生吸引力,通过这些物理场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学习、借阅、视听、咨询、休闲等服务。作为物理存在,受时间空间制约,只有在开放时间,读者走进图书馆,才能发挥场的效应。

2.2 虚拟场

不具有实体,能连接信息源和信息受众,促成信息流动的虚拟存在统称为虚拟场;图书馆的网站、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数据库电子信息资源,各种信息服务群等共同构成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虚拟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场逐渐成为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支撑,是图书馆物理场信息服务的延伸,扩大了信息服务的时间和范围,通过虚拟场可为读者提供电子资源的在线检索、浏览、下载以及信息推送和文献传递等服务。作为图书馆虚拟场,不受时空限制,读者也不需要走进图书馆,尤其是电子信息资源和智能文献传递系统可提供7*24小时的实时信息服务。

2.3 综合场

综合场指物理场和虚拟场的叠加,图书馆在信息服务进程中,读者既可以从一个虚拟场进入另一个虚拟场,从一个物理场进入另一个物理场,也可以从虚拟场进入物理场,从物理场进入虚拟场。如图书馆书库既有纸质图书,又可通过扫码提供电子图书,这就是物理场和虚拟场的叠加;读者从图书馆大厅到图书馆书库,是物理场的叠加;读者受到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推文的引导,进入了图书馆书库借阅了纸质图书,是虚拟场和物理场的叠加;读者通过图书馆网站在线咨询,加入了图书馆文献传递微信群,获取了所需的电子资源,则是虚拟场的叠加。

3 场理论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从场理论出发,信息服务就是信息量在场的作用下,由信息主体流向信息客体的过程,信息主体的信息量不变,信息客体的信息量增加;在这里,信息主体一般指图书馆的信息源,信息客体一般指读者。图书馆信息服务就是图书馆信息源通过场的媒介作用把信息传递给读者,这个信息方向是可逆的,读者也可以通过场向图书馆反馈信息。根据图书馆所构建的场的性质以及信息主体和信息客体的数量,图书馆信息服务可以分成多对多、一对多、一对一的模式。

3.1 多对多信息服务模式

多对多的模式是图书馆信息服务最常见的方式,指信息量在场的作用下从多个信息主体流向多个信息客体,即场连接的是图书馆多个信息源和多名读者。图书馆构建的书库、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阅读空间等物理场,集成了多种信息资源、服务模块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等虚拟场,都可以促成信息量由多个/种信息源同时向多个读者定向流动,向多个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如图书馆书库存放着多种图书,可供多个读者同时挑选阅读,即通过物理场促成多对多信息服务;图书馆网站、公众号等虚拟场,可为多个读者提供信息服务,有的读者在线检索,有的读者下载电子资源,有的读者则是登录个人图书馆等。

3.2 一对多信息服务模式

一对多信息服务模式指信息量在场的作用下从单个信息主体流向多个客体,即场连接的是单个信息源和多名读者,一般是把同样的信息资源传递给多个读者。图书馆举办的某种信息资源推介活动、讲座、观影活动或者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平台推介的某一本电子图书都属于一对多的信息服务模式,如新生入馆教育就是在物理场(图书馆报告厅、教室等)由服务主体馆员向多名新生发起的一对多的信息服务;馆员通过虚拟场(图书馆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推送的多媒体推文,每一篇都无差别的传递给所有关注图书馆的读者,可把同一种信息资源通过广而告之的形式实现一对多的信息服务。

3.3 一对一信息服务模式

一对一信息服务模式指信息量在场的作用下从单个信息主体向单个客体流动,即场连接的是图书馆单个信息源和单独的读者。图书馆一对一的信息服务,通常是读者无法直接从图书馆获取直接的信息资源,需要图书馆馆员的指引或者对原始信息源进行再次加工;如作为物理场存在的查新工作站,读者的查收、查引和查新服务,读者无法从书库或网站直接获取信息,需要查新员多次跟读者沟通明确信息需求,再对信息资源进行二次编辑传递给读者。虚拟场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逐渐成为图书馆一对一信息服务的主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如定题检索、文献传递、信息咨询都可借助图书馆微信、电子邮箱、电话等虚拟场向读者开展实时的一对一信息服务。

4 场理论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影响因素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要素主要由信息服务的主体、构建的各种场、信息服务的对象也即客体构成,在场的作用下,信息量从信息主体流向客体,信息服务的效果也取决于这三个因素。

4.1 主体因素

场理论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体主要指能够向读者提供信息量的文献信息资源和馆员,文献信息资源的编码程度、组织和显示方式,馆员的个人形象、知识结构、工作经验等方面影响信息服务的效果。图书馆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编码程度越高越利于揭示主旨内容,组织形式越科学越利于读者检索查找、显示方式越多越便于传播,信息服务的效果也会越好。衣着得体,面带微笑的图书馆馆员更具亲和力,也更能赢得读者的好感和信赖;知识储备越丰富、知识结构越完善、经验积累越多的馆员更能准确把握读者表达的信息诉求,也更能在海量的馆藏文献中定位读者需求的信息资源。

4.2 客体因素

客体因素指读者本身的因素,同样的信息服务会因读者的个体差异产生不同的效果。在这里读者的个体差异主要指年龄、信息素养、受教育程度、阅读偏好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着读者信息需求的表达方式、信息媒介的选择以及对所获信息的理解吸收程度,直接影响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效果。如信息素养较好的读者更能充分的利用图书馆,能从图书馆的不同场中获取信息服务;对于老人、儿童以及信息素养较差的读者则更偏向于纸质文献资源,要想进一步使用图书馆的智能设备、从图书馆网站、公众平台等虚拟场获取信息还需要一定的培训。

4.3 场的因素

场的因素是影响图书馆信息服务效果的直接客观因素,表现在场的组织形式、空间布局、技术设备等方面。从组织形式可分为自组织和他组织,自组织人为参与少,他组织人为参与多。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来说,自组织没有明确的信息服务主题如图书馆综合书库、阅览室等物理场,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虚拟場,人为干预少,读者自由度高,可根据自身的信息诉求自行获取信息服务,图书馆对信息服务的把控性较差;他组织有既定的信息服务主题,如图书馆专举办的讲座、读书交流活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推文等,信息量和信息主题明确,信息服务的效果和信息服务对象相对可控。从图书馆的物理场看,空间布局科学,文化氛围浓郁,明亮、整洁、安静的借阅环境更能吸引和留住读者,从而促成信息流动,产生较好的信息服务效果。从图书馆虚拟场看,信息资源的编码形式、检索算法、存储设备、菜单框架、模块设置、界面的友好程度以及所依靠的信息技术也影响着信息服务的效果。从图书馆的综合场看,场的叠加越多,信息量越大,信息服务效果越好;如图书馆的书库,除了书架、阅览桌等传统设施外,再配有无线网络、自动借还设备、智能显示屏、电子书借阅机等设备,给读者更密集的信息量和信息获取方式,就会提升信息服务的效果。

5 结语

从场理论出发,由于信息差的客观存在,图书馆信息服务就是信息量在场的作用下,从图书馆的信息源向读者流动的过程。根据场的存在形式,把图书馆中的信息场分成了物理场、虚拟场和综合场;根据信息主体和客体的特性,把图书馆信息服务分成一对一、一对多以及多对多的模式;分析了影响图书馆信息服务效果的因素,为提升信息服务效果,图书馆可根据场、信息源、读者的特性构建差异化的信息服务模式。下一步还需对场的作用机制和场理论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策略做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Nonakal,KonnoN.The concept of’Ba’:buildl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ereation[J].Califon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40(3).

[2]孟改正.新媒体时代社会舆论场的变革与重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0(06):118-122.

[3]胡郑蓉.信息技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场”效应初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3):24-25.

[4]李建萍.语义场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5.

[5]场的理论.[EB/OL].[2020-12-08].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C%BA%E7%9A%84%E7%90%86%E8%AE%BA/644904?fr=aladdin.

[6]刘培生,谢柏松,程伟.信息场充满宇宙空间[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5(02):1-5.

[7].张凯.信息场的实变分析[J].情报杂志,2002,(5):9-11.

[8].张继国,何春元.信息场的数学结构分析[J].情报杂志,2006,(8):16-17.

[9].裴成发.基于场论的信息场及拓展与收缩研究[J].理论与探索,2009,32(7):32-34.

作者简介:刘宗凯,助理馆员,平顶山学院图书馆,学术信息部副主任,1984年出生,图书馆学硕士。

猜你喜欢
信息服务模式因素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