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驰寺建设水库的日子

2021-12-20 14:40高先坤
今古传奇·双月号 2021年6期
关键词:指挥部民工水库

高先坤

在微信“李调元文化研究”群上,看到赖安海老师谈及他们去看“金山镇彭家坝水库(隐海)”的事,这立即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因为我不但参加了彭家坝水库工程的修建,而且在马驰寺进出了将近两年,认识了当时罗江县文化馆馆长刘仁铸。后来,我还有幸得到了他出版的一本名为《李调元佳话》的书。

1954年春,我从高小毕业就回乡从事农业生产,成为当时河清全乡互助合作运动中年龄最小(14岁)的积极份子,年底就加入了青年团。那时正是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广大人民群众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大兴水利。我们属于川西北干旱丘陵地区,各地兴修水利热火朝天,修塘淘埝、整修山平塘等小型水利工程遍地开花。

1955年秋的一天,乡政府通知我到马驰寺“彭家坝水库工程指挥部”报到。馬驰寺当时为金山乡马驰点的驻地,里面还设有小学,现在,又成了“彭家坝水库工程指挥部”的大本营。

彭家坝水库位于川西北丘陵地区中少有的一个“五龙归位”的小平原,积雨面积大,除主灌区金山、大井、惠觉、御营等乡外,还可控灌全县大部丘陵地区,很有发展前途(在1958年,都江堰人民渠从彭家坝水库大坝经过,更是让彭家坝水库如虎添翼,把丰富的岷江甘泉直送到三台、中江,解决了四川大片丘陵地区的干旱问题)。

听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刘大果同志介绍,每个乡都会选派1-2名优秀青年到县水利科工作。我们这一批小青年都算是县水利科的学员。到这里来,我们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到工地上学习施工。认识了已开展工作的同志,并在借用的民房中收拾好行李后,我的工作就算开始了。

我们白天到工地上宣传水库工程的重大意义、发展前途以及安全生产和工程的质量要求、住工棚的安全事项等等,并和民工们一同劳动。晚上,就到指挥部的学生教室上课,教员就是县水利科的工程技术员曹佩龙和刘俊如。

在党的领导下,水库建设速度惊人,经四川省水利厅的工程技术干部日夜奋战,很快就完成了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的水资源、地质调查、勘测和工程设计。罗江县的彭家坝家坝水库,还有附近的罗家湾水库、安县的白水河水库,都已先后开工。

当时的工地分工是:两个大队负责取土和用石滚碾压大坝,另一个大队负责搬运石料、修建放水涵卧管、涵洞、溢洪道、引水渠等各项配套工程。因为工程大、工期长,民工们实行轮换制,还要安排好农忙时的农业生产,我们也常到民工们家乡去做动员工作。所以,我们对灌区、控灌区的很多干部、民工都比较熟悉。

指挥部的领导同志除开会、上课对我们进行培训外,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也都非常关心,如同我们的大哥哥、大姐姐一般。

1956年底,水库工程完工,我们集中到指挥部总结工作,正好在进行“精兵简政”动员。“能上能下、能官能民”是共产党干部的优良传统,我们这批青年学员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回到了家乡。

1966年秋的一天,我从成都回来,在罗江火车站路过一个书摊,上前一看,有本《李调元佳话》,作者是刘仁铸。我曾经与刘仁铸很熟,而且李调元是我们家乡的历史名人,更感到亲切,我便立即买了一本。回家详读,很多故事更感到亲切,因为家乡不少人都爱把“李调元”“李翰林”的故事作为摆“龙门阵”的内容,世代口口相传,基本上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书上的不少故事,我小时候都听大人们讲过,不过,看到它们印成书的还是第一次。可惜这本书后来找不到了,估计在罗江地区,图书馆和民间可能会有收藏。

猜你喜欢
指挥部民工水库
建强“指挥部” 打响“大会战”
建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部”
从政治势能到治理效能
道不尽的水库钓鱼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我掉进水里了
贵州省水库空间分布研究
坚守一线“指挥部”?当好一线“总指挥”
民工买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