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春燕
课堂评价是小学自然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是对于刚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的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在感知、注意、记忆、语言、逻辑、思维、情绪等方面的发展都处在一个初级且逐步上升的阶段。教师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开展课堂评价,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因此探寻更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课堂评价策略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在自然课堂上,常常会看到教师采用课堂评价表或贴“小星星”“小太阳”等争章形式开展课堂评价,这些评价形式各有各的优势,且都能起到一定的诊断、改进和激励功能。但再好的评价形式,如果总是千篇一律,没有创新,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对评价的兴趣,从而影响评价效果。尤其是对于思维活跃、意志力又较弱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同样的课堂评价形式,如果连续经历三次就有可能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应该要针对每节课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个体发展情况,探索并开展更多富有趣味性的评价形式,才能吸引低年级学生更主动、更充分地投入每一次的课堂评价中。
随着近几年“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课堂评价的重要性,也积极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尝试融入一些评价手段。但由于对评价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以及课堂评价时间安排不合理等因素,有些课堂评价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评价方式就是在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以后,学生利用两分钟或者课后根据自己或同伴的表现填写一张自评表或互评表。在实际情况中,学生往往都是应付了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还没有能力对自己整堂课的表现作出正确的反思和判断。这样孤立的评价活动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教师应该要多利用口头评价或借助一些有趣的评价形式把评价有机地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才能让评价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小学低年级自然课堂评价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业成果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下还分探究兴趣、阅读兴趣、提问习惯、观察习惯、合作习惯、科学概念等多个评价内容。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每个评价内容中还能再细分出多条评价标准。如果想要在一节课上围绕多个评价内容展开评价,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决定了他们评价能力的局限性,因此在低年级自然课堂上有时会看到教师精心设计了内容丰富的评价活动,但学生的参与性还是不高的现象。可见面对低年级学生,教师还是要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设计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的课堂评价,避免让过于复杂的评价活动反过来成为学生评价的阻碍。
根据每节课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应的内容与要求,结合具体的学情,制定课堂评价标准,并以评价表的形式在课前或活动前出示评价标准,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本节课或本活动需要达到的各项目标,从而突出评价的诊断、改进和激励功能。针对一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刚开始识字,对字、词、句的理解能力还有限,且思维具有跳跃式的特点,往往不能将自己的表现与具体的标准联系起来,因此低年级课堂的评价标准必须要清晰适度,易于学生理解,且评价表的设计、评价素材的选择等都要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才能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保证评价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以牛津版《自然》中一年级“乐器有振动的零件”一课为例,本节课通过一系列观察和体验活动帮助学生“知道发声的物体都有振动”,并借助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在倾听、观察及合作等方面的发展。本节课原本设计的课堂评价表如表1所示。
表1 为学生自评表,在活动前出示,由教师解读相关内容,学生于活动后填写自评表。此外,本节课还针对表1中的三项评价内容设置了倾听章、观察章和合作章,由教师通过课堂观察给出实时评价。这样的课堂评价虽然设置了详细的等第标准,且运用了自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评价标准中的信息量过多,对于“观察全部现象”和“发现明显的实验现象”等语句理解不清,难以区分,评价标准的指向性不明确,学生不清楚到底怎么做才能达到目标。这样的评价表需要教师花一定时间来解释和指导,因此大大降低了评价的效果。表2是基于上述调整后的课堂评价表。
表1 “乐器有振动的零件”课堂评价表
首先,调整后的评价表去掉了“倾听习惯”这一自评内容,减少了学生的阅读信息量。倾听习惯的培养本身就是融合在整堂课当中的,而不是由一个具体的活动体现的,因此这一评价可以由教师借助“倾听章”进行实时评价。其次,调整后的评价表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更具操作性和指向性的评价标准,例如,找到几种乐器的振动零件?有没有互换乐器?这样语言更精简明确,降低了读表的难度,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也能正确、客观地给自己作出评价。同时,评价表的结构设计也更形象化了,如“小铃铛”“观察章”“合作章”等图标形象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更积极地参与课堂评价。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事物的兴趣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经常采用单一的评价形式的话,往往会让学生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失去兴趣。因此,在低年级的自然课堂上,采用丰富有趣的评价形式能吸引学生更好地投入评价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能力和习惯等方面的不足,逐步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科探究能力。
以科教版《自然》中二年级“小车的运动与静止”一课为例,本节课除特定的知识目标外,还旨在通过课堂评价帮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养成有序实验、大胆发言、认真倾听的好习惯。首先在课堂伊始,教师就以板贴的形式将本节课的评价要点和小车等元素呈现在黑板上并出示了评价工具和评价点,然后告知学生:“这是代表你们每个小组科学习惯的小车,老师希望你们每个小组在今天的课堂上能做到有序实验、大胆发言、认真倾听,每做到一点,就能为你们的小车加油,让它往前一步,你们有没有信心让你们的小车最快到达终点?”在这样有趣的评价氛围里,学生们都积极投入,勇于争先,评价效果非常好,具体的评价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小车的运动与静止”一课的评价设计
这样的课堂评价设计直观生动,既富有趣味性,又贴合本节课的主题,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习惯良好的小组会因为自己的表现在黑板上得以呈现而感到自豪,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落后的小组也会为了赶上其他小组的小车而关注并改进自己的学习习惯。在整堂课的过程中,教师能结合课堂观察和板贴实时作出相应的评价,而学生也能时刻关注到本节课的评价标准和自己小组的表现情况,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引导功能。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是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自身的认识大部分都依赖教师的评价,如果课堂上使用了不恰当的评价语言,往往会让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感觉不被肯定,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自然课堂上,教师应该要擅用激励性的口头评价,增进学生的自信心,但这里的“擅用”并不指单纯地“多用”,而是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个体差异,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出富有针对性和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共同学习和成长。
以科教版《自然》中一年级“哪里还有水”一课为例,本节课的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很容易就能列举出许多含有水的物品,如苹果、橘子、梨,这时就应该给那些平时不太善于表达的学生一些机会,只要他们说出来了,都应该大力表扬,“你能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真为你高兴!”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那些课外知识丰富,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则要谨慎表扬,要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果子”时予以赞赏,这样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在探究面包里有没有水时,虽然用看、摸,用纸巾擦拭等方式都找不到水,但有些思维敏捷的学生还是凭借自己的课外知识和之前几轮的探究推测面包里也是有水的,这时就应该予以这样的评价:“老师很欣赏你们这种勇于质疑的精神,那你们有没有什么证据来证明你们的想法呢?”当学生想到做面包时要在面粉里加水时,就可以给出更高的评价:“你不仅能大胆猜测,还能运用逆向思维找到证明的办法,真厉害!”对于表现平平的学生,教师应以敏锐的目光发掘他们的闪光点适时予以肯定,唯有如此,教师的评价才能显得“物有所值”,学生也才能加倍珍惜。
虽然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非常重要,但大多起到的是瞬时效应,要想让评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定的奖励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直观形象的奖励能有效提升他们的积极性,但也要避免奖励的重复使用和过度实用,扭曲评价的原本价值。教师应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多样性的奖励措施,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充分发挥奖励的激励作用,强化课堂评价的落实成效。
1.标志奖励
标志奖励指的是利用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物体现个人或小组成就的奖励方式。例如可以用“小星星”“小红花”“小红旗”等标志奖励在学习习惯上有所进步的学生;用“小博士帽”奖励在观察、记录等探究能力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也可以用与特定教学内容相关的“小厨师帽”“小医生帽”等标志奖励在某节课中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不管是用什么标志物,只要是能把抽象又分散的评价标准或评价结果用一个有形的事物集中体现出来,就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评价效果。
2.积分奖励
积分奖励指的是学生凭借一段时间的积分累积换取相应奖励的措施。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但好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对课堂评价的兴趣是保证习惯养成的关键,积分奖励就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学时制订一个好习惯养成计划表,利用三到四周的时间专门针对某一种习惯进行评价,并以此为周期逐一开展关于其他习惯的评价,每个周期结束时按照个人积分总和换取“认真倾听奖”“细心观察奖”“乐于合作奖”等好习惯奖状。除了习惯方面,在一些需要长周期观察的探究活动上也可以采取积分奖励的方式,如学生可以通过在整个探究活动中获得的积分换取“植物种植小能手”“动物养护小专家”等称号。不管是称号还是奖状,积分奖励能使学生更加明晰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综合学习成效,激励他们朝更高的目标努力。
3.优先权奖励
优先权奖励指的是依照课堂评价标准,表现好的个人或小组可以获得在某些事情上的优先权。如一年级学生由于实验操作能力有限,很多课堂实验是由教师演示完成的,每当这个时候,学生都会争先恐后地想要当教师的小助手,那么在前面活动中或前几节课上获得过奖励的学生就有机会优先成为小助手。除此以外,优先权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介绍科学小知识的环节中获得优先介绍的权利,抑或是在探究活动中获得优先选择实验器材的权利等。教师可以在开学时和学生一起讨论制定优先权使用的范围和规则,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的奖励措施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激励他们更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发挥出评价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小学低年级自然课程的学习影响着学生今后学习科学的兴趣、态度和能力,因此,探寻适合低年级的自然课堂评价策略十分重要。教师应该遵循相关的评价原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找准落脚点,设计清晰适度的课堂评价表,采用趣味性的评价形式,再配以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和多样性的奖励措施,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评价中有效学习,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自然课程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