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心力衰竭NT- proBNP 检测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分析

2021-12-20 07:07李明平
系统医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心室心肌梗死心肌

李明平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蒙自 66119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组织坏死,以持久剧烈胸骨后疼痛为典型症状,且经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无法有效缓解,部分病情严重者伴有心电图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据统计,AMI 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加之治疗有效窗口较小,因此预后效果差、死亡率高,再者AMI 进展中若未及早干预可继发AHF、 心律失常等,加重患者病情,及早治疗是控制患者病情关键[1]。目前多给予AMI 患者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治疗,虽可快速缓解其病情, 但因治疗中缺乏理想的评估方法,导致患者预后效果较差,鉴于此需寻求有效的方案对AMI 患者预后效果进行预测, 以便医师根据预测结果展开系统、有效的治疗[2]。 查阅文献发现NTproBNP 被广泛应用在AMI 预后效果评估中,但其是否可帮助医师进行早期诊断尚无准确定论,故该文选择2019年1月—2020年5月接收的80 例AMI 后AHF 患者和同期80 名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80 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纳入80 例AMI后AHF 患者为观察组,均实施NT-proBNP 检测。 观察组80 例中,男/女=44/36;平均年龄(64.62±5.71)岁;平均体质指数(BMI)(24.02±1.42)kg/m2;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 分级:24 例Ⅱ级者、40 例Ⅲ级者、16例Ⅳ级者。 对照组80 名中,男/女=46/34;平均年龄(64.72±5.22)岁;平均BMI(24.12±1.34)kg/m2。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该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审批。

纳入标准:①经《急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确诊者;②左心室射血分数<30%者;③无药物禁忌证者;④既往入院确诊存在心脏疾病者; ⑤NYHA 分级II~IV 级者;⑥自愿入组并签署 “知情同意书” 者[3]。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药物禁忌证者;③急性冠脉综合征者;④精神及心理疾病者;⑤心脏及瓣膜疾病者;⑥自愿退出该次研究者;⑦合并心肺肝肾等脏器组织疾病者[4]。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观察组80 例患者入院后给予肝素(批准文号:H20100486), 以0.2 mL 剂量皮下注射,1次/d;阿司匹林(批准文号:J20130078),餐后口服100 mg/次,1 次/d;氯吡格雷(批准文号:H20123115,,口服75 mg/次,1 次/d。并在治疗同时严格显示钠盐摄入量,而后给予其利尿剂进行常规治疗,根据预后效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64)、预后不良组(n=16)。

1.2.2 检测方法采集纳入所有受检者清晨8:00 空腹肘正中静脉血3 mL,借助离心机以2 500 r/min 速度离心15 min, 完成血清分离后将标本放置在-20℃冰箱中保存,备用。 而后借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受检者NT-proBNP 水平进行检测, 所有操作严格遵循仪器说明书[5]。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两组NT-proBNP(参考范围:0~300 pg/mL)水平。

②根据预后效果分析NT-proBNP 水平。

③分析NT-proBNP 诊断效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统计两组NT-proBNP 水平

与对照组NT-proBNP 水平(112.31±12.15)pg/mL相比,观察组(3 241.95±57.82)pg/mL 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NT-proBNP 水平对比[(±s),pg/mL]

表1 两组NT-proBNP 水平对比[(±s),pg/mL]

组别NT-proBNP对照组(n=80)观察组(n=80)t 值P 值112.31±12.15 3 241.95±57.82 473.782<0.001

2.2 统计观察组治疗后NT-proBNP 水平

观察组经常规治疗后预后良好64 例, 占比80.00%;预后不良16 例,占比20.00%;与预后不良组NT-proBNP 水平(4 369.12±36.72)pg/mL 相比,预后良好组(1 648.94±32.25)pg/mL 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NT-proBNP 水平对比[(±s),pg/mL]

表2 两组NT-proBNP 水平对比[(±s),pg/mL]

组别NT-proBNP预后不良组(n=16)预后良好组(n=64)t 值P 值4 369.12±36.72 1 648.94±32.25 293.518<0.001

2.3 统计NT-proBNP 诊断效能

NT-proBNP 诊断敏感度91.64%、 特异度90.35%、准确率90.00%。

3 讨论

AMI 合并心力衰竭时, 两种疾病会相互作用,导致病情持续加重,危及患者生命,鉴于此需及早对AMI 后心力衰竭进行诊断, 以便医师根据诊断结果展开系统治疗[6-7]。

NT-proBNP 是B 型钠尿肽脱去N 端信号肽转变而成,且该标志物由心室细胞合成、分泌而来,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分泌的NT-proBNP 有限,一旦NT-proBNP 分泌量增加,证实心室细胞异常、心肌细胞发生损伤[8]。 有研究发现,NT-proBNP 在血液中4 h 便可达到峰值,因此可作为早期评估AMI 后AHF 患者病情的指标;国外有研究发现,AMI 后AHF 发病早期机体血流量会发生明显变化,而NT-proBNP 会直接参与AMI 后AHF 的进展, 根据NT-proBNP 水平可诊断AMI 后AHF 患者病情[9]。 研究发现,NT-proBNP 在AMI后AHF 患者体内呈高表达状态, 一旦检测发现NT-proBNP 高于正常范围,证实患者心肌受到损伤,鉴于此医师可根据NT-proBNP 鉴别患病人群与健康人群,降低漏诊、误诊率[10]。

观察组经常规治疗后预后良好80.00%, 预后不良20.00%。 经对比预后不良组NT-proBNP 水平(4 369.12±36.72)pg/mL 高于预后良好组(1 648.94±32.25)pg/mL,杨锴等[11]研究中根据NT-proBNP 水平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价值进行预测,结果显示非重构组第3 天NT-proBNP 水平为(4 238.6±1070.4)pg/mL,低于重构组(3 417.4±767.4pg/mL),证实NT-proBNP水平可作为评估AMI 后AHF 患者预后效果指标,分析:①BNP 为心力衰竭常见标志物,该物质在心室舒张时由心室分泌, 正常情况下BNP 可扩张血管、利尿,亦可准确反应左心室舒张、收缩能力,还可反映右心室与瓣膜功能,而NT-proBNP 是BNP 在心肌细胞处被加工形成,而后进入血液循环再次被加工,因此NT-proBNP 具有半衰期短、血清浓度稳定、易于检测等优势,证实其在AMI 后AHF 患者早期病情诊断中极具优势。②心肌梗死患者以心肌缺血缺氧坏死为特征,此时心肌受损功能出现障碍,导致心室压力、容量负荷增加,且在机体炎症因子、神经因子作用下合成、释放NT-proBNP, 因此心肌组织损伤后血清中NTproBNP 浓度较高,该文给予AMI 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后,虽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缺血心肌组织灌注,但治疗后无法防止心肌重构,因此依旧有大量心肌细胞坏死,再者再灌注会加重心肌细胞损伤,基于此,治疗后NT-proBNP 依旧存在不同程度升高, 而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梗死血运的恢复,此时NT-proBNP 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因此NT-proBNP 只能应用在AMI 后AHF 早期诊断[12-13]。

综上所述, 将NT-proBNP 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中效果理想,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心室心肌梗死心肌
华南农业大学发现番茄多心室形成调控的新机制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起搏器周期性心室过感知现象
Lorenz散点图结合逆向技术快速识别起搏器基本功能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心肌桥是什么病?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