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平
摘要:当前由于受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还在实施单一的讲授法,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这不仅会使学生被动学习,也束缚了学生思维,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不断调整教法,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做好准备。基于此,以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思维是学生数学学习所需的重要能力之一,对于学生今后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合理进行培养。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并不是很看重这一方面,在课堂上依旧侧重于知识讲解,并让学生机械硬背和大量做题,严重阻碍到学生创新思维的提升,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着很大的打击。基于这一问题,需要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加强对教学的探究与反思,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
一、建立创新学习的评价标准
传统的教学评价偏重的是结果,教师更注重学生的计算速度和熟练程度,缺乏鼓励创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多渠道学习,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切实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引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中来。小学数学的课堂评价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教学方面
主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思想,是否符合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求,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凡是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教师绝不能“以教代学”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一定要给予充足的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三)学生的学习方面
要改变传统的以“成绩”评价学生的标准,增加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标准。要看学生是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否有所发现,能否迅速地理解并掌握新的知识内容;要看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想象能力,是否善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归纳、演绎、运用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还要看学生能否善于借助图形、表格和符号等形象化数学知识,并能主动开展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二、搭建知识和数学实践的桥梁
数学和生活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的影子。而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数学概念往往有着抽象性的特点,学习起来并不轻松。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便得想办法处理,将教学与生活有效的结合,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参与主动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植树问题”这一知識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出一道简单的题目,让学生思考分析。等到学生给出答案的时候,教师不需要急着评判,而是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植树模拟活动,以铅笔替代树木,将题目给出的信息直观展示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刚刚做错的学生必定能很快发现自己的错误点,并对本课程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数学思维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创设氛围,营造环境
首先,教师应当明确自身的教育定位。现阶段,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生的一个指路人,学生始终应当是教育的主体和教学的本位。教师应当适当地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在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应当秉承着宽容的态度,对学生的想象和观点不应当过于严苛的指责,而应当发现学生在想象和创新过程当中的闪光点,并且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在激发学生多向思维的同时,让学生逐渐地向数学规则和数学思维靠拢,让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最后,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学效率和质量,以及教学效益的提升离不开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整。而教师想要更好地达成因材施教的目的,针对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就需要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充分地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且适当地做出引导和帮助。
四、更新理念,布置开放式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在不断纠正与巩固的过程中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课后作业以与课本中的问题相同题型的练习题为主,这样的作业虽然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巩固、复习所学知识点,但让学生的思维局限于课本解题思路中,不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面对其他题型的问题时,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人才。在教学完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布置开放式作业,在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式作业指的是无固定答案、无固定解题思路与方法,需要学生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独立思考和解答的作业。开放式课后作业不仅能让学生摆脱思维定式,改变其模仿课本解题的作业习惯,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开放式作业避免了同学之间互相抄袭的情况出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课堂之上,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新时代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理解,有效帮助学生感知数学课程魅力的重要手段。为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充分认识到创新能力培养价值,联系课程实际、小学生实际来合理创新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这对于学生今后发展与提升而言意义非常。
参考文献
[1]孙金江.谈如何通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学周刊,2020(04):63.
[2]余邵洪.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72.
[3]苏秋香.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学周刊,2016(0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