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秀
摘要: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既体现在教育阶段上,又体现在能力发展方面。幼儿从学前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阶段会面临着身心等多方面的转折和挑战,需要教师能够考虑发展一致性原则,让孩子更顺利的过渡到下一阶段,实现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学习心理等多方面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发展;幼小衔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8-274
强调幼儿的发展一致,一方面指在年龄层次上要帮助幼儿顺利的适应自己大脑、骨骼等身体素质的发展,能够提供给幼儿与自己发展趋势、发展规律相一致的教学内容、活动内容,能夠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另一方面是指在思想和心理方面与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心理成长速度、学习风格、学习气质有一致性,能够让幼儿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并实现文化素养和人格涵养等方面的成长。这就需要教师发现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不同的问题给出相对应的对策,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下一层级受教育阶段。
一、我国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衔接问题
由于部分幼儿园和家长的教育目标过于功利化,导致在学前教育阶段习惯于让孩子提前掌握小学阶段的知识,以期学生在小学时可以先人一步,取得更好的成绩,导致在学前教学中注重幼儿对知识的积累,对于超纲部分的领悟,而忽视了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意识的挖掘和学习能力的锻炼,更忽视了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导致在小学阶段孩子一方面难以快速适应学习角色的调整,一方面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规则,会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1]。
(二)内容衔接问题
部分幼儿园习惯于将小学教育阶段的部分内容提前讲给幼儿,如数学知识的读写算部分;语文知识里的古诗词记忆、背诵,生字生词认读;英语知识里的单词积累、口语训练等等,虽然看似让幼儿提前习得了知识,但其本质却是导致幼儿在学前阶段接受了与自己认知水平不一致的内容,造成学习困境;到了小学阶段又出现知识重复性习得的问题,使得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较差;等到学习难度加深,涉及到学前教育未提前准备的部分时幼儿的学习习惯已经不够良好,学习态度也较为散漫,在后续学习上会继续出现问题。
(三)教学衔接问题
学前教育多以游戏教学形式为主,时间控制在30-35分钟,让孩子可以在各领域交叉的内容中收获知识;但小学教育却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时间集中在40-45分钟,多以大段的知识学习为主要形式。在衔接过渡时两阶段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时间、教学流程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不利于孩子实现顺利过渡和一致发展。
二、发展一致背景下幼小衔接的对策
(一)目标一致化
教师和幼儿园都应认识到幼小在衔接时应当实现教育目标的一致化,其根本方向是要让孩子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让幼儿可以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让小学生可以继续发展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所以在幼儿教育阶段,可以将教学目标按照孩子的年龄设计为三个层级:在小班教学中更强调对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如阅读的兴趣,计算的兴趣,绘画的兴趣,让孩子可以对于人际交往、独立判断、清晰表达等有潜意识的概念;在中班教育阶段,主要为发展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做准备,通过建构活动、角色扮演、活动美术活动等让孩子有勇于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可以在与其他小伙伴的交流和自我思考中实现思维的升级;在大班教学阶段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适应能力,将教学与活动进行融合,简单的点出小学阶段可能涉及到的教学内容,让孩子可以基于自己已有的认知,对更高层级的学习产生向往[2]。
(二)内容能力化
学前阶段的教育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而非理论性的讲授具体教学内容,教师应当找到区域教学内容与小学各学科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似点或关联性,以此相似点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既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有所收获,又可以让其做好知识、能力、思想的学习准备。
如在绘画游戏中引导孩子用不同的线条或者图形搭建起不一样的想象世界,既实现对美学的初步认知,又对于几何图形有简单的了解;在排队站操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引出有关于简单数字加减运算的内容,训练幼儿的计算思维,而非掌握运算规律;在阅读绘本故事活动中既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又教会幼儿如何从图片中提取关键内容;在角色扮演、故事重现中训练幼儿的语言思维和逻辑思维。
(三)教学规范化
实现教学流程的规范化主要体现在教学时长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适当延伸,尤其到大班教学阶段,尽量使得集中活动时间与小学教学时间相一致;在条件允许下,组织大班孩子到小学进行听课或体验,提前有思想准备、学习规律准备和学习习惯的准备。并通过模拟授课,“我是小教师”的活动让孩子可以熟悉小学的学习节奏[3]。
三、结束语
幼小衔接问题是我国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实现良好的幼小衔接可以帮助幼儿顺利实现思维、观念、习惯等方面的过渡,实现对个人思想、能力、意志品质的一致性发展。教师和幼儿园都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等方面做到一致化衔接和有效化衔接。
参考文献
[1] 袁冬梅. 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分析[J]. 学苑教育, 2020, 000(001):P.30-30.
[2] 甄洁, 贾生玺.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读天下(综合), 2020.
[3] 狄静亚. 新时代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幸福家庭,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