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丽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初中阶段也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需要抓住关键时期,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不断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够更加的系统化,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本文就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展开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能够采取有效的测量,让学生有机会,有空间去进行个人展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不断练习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性思维的必要性
(一)传统应试教育制约学生思维的发展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很多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陷入了思维定式。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懂得灵活变通,在知识学习和运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很多学生对于教材知识,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掌握的比较好,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二)创新思维培养对初中数学教学有促进作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关联性,让它们能够有意识的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这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引导他们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认真地去思考问题。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措施
(一)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难度有一定的增加。此时,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兴趣来激发。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当他们对于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才有充足的动力。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往往更加的投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体验。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通过有效的问题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去进行思考。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询问学生“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现实生活当中有没有什么依据。”“为什么在建筑施工当中,很多的建筑结构都是三角形的。”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就能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体会。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敢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没有主动质疑的意识和精神。因此,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主动质疑。质疑的内容不仅可以包括某一道数学题的答案,也可以包括解题的思路。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去分析数学问题,能够打破常规,尝试一题多解,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数学问题的分析,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询问学生有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对不同解法进行探索。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经常为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和数学作业,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运用一题多解来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够更加的多元化。
(三)运用发现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对于新鲜好玩且具有探究意义的事物更加的感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发现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有意义的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进行问题的猜想和探究。并且能够通过独立思考以及小组合作等方式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正多边形拼图的时候。有的学生就会发现有的图形不能镶嵌,而有的图形则可以。在这种好奇心的引导下,他们就能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写下自己探究的过程。通过亲手操作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当堂课知识的理解。通过发现学习也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能够独立的去思考问题,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通过长期的练习也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加的浓厚,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主动参与感与探索的意识。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能力就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结语: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常的重要。通过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問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为学生创设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情境,不断的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主动质疑意识。教师还可以通过发现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尉晓琳.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7, 000(011):112-113.
[2] 张永林.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对策分析[J]. 科学中国人, 2016(10Z):1.
[3] 曹秀枝.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相关研究[J].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 20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