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满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园教育亦在随之更新和优化,旨在于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为幼儿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幼儿园教育中探索区域活动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但是如何提升该类活动的有效性,依然是很多教学人员一直探索的问题,尤其是在新时期,教师需要立足于培养幼儿的身心素养开展区域活动,才能推进他们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好的发展。本文就提升幼儿园探究区域活动有效性的问题展开了剖析,且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作为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探究区域活动;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学前教育是引导幼儿建立初步思想观念的关键时期,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关键性效用。在新时期的幼儿园教育,相关教学人员亦需要进行革新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探究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其身心素养的良好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综合特点,创设丰富的区域活动,致力于带给他们更好的活动体验,提高幼儿教学的有效性。
一、幼儿探究区域活动教学当中的问题
(一)区域设置缺乏科学性
创设探究区域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为此在设置活动内容时,应当从幼儿的需求和兴趣点出发。但是在实际当中,很多教师在设计探究区域活动时,多是站在教学任务的角度,对于幼儿的实质需求关注的相对较少,导致区域设置不够科学。
(二)材料投放存在不合理性
在开展探究区域活动时,需要一些教材作为教学辅助,对此应当在区域内安排丰富的材料,这样才能发挥该类活动的教学作用,激发幼儿的探知欲望。但是纵观大多数幼儿园,其在区域内容摆放的材料并没有展现出教学的层次性,这便大大降低了其教育价值和作用。
(三)师生角色定位不清晰
在幼儿园的探究区域活動中,通常情况下老师都扮演了活动了指挥者,尽管是出自关爱孩子的心理,但是这样却遏制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和展现,利于他们自主能力的发展。可以说这样的活动形式存在角色定位不明确的问题,需要老师予以调整和改善。
二、提升幼儿教育探究区域活动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活动计划
为了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项,即要设置一个科学的活动计划,从根源上优化活动方案,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老师要全面掌握幼儿的实况,了解他们的身心素质水平及接受能力;其次,根据幼儿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来规划区域活动,这样的才能达到教学具有层次性、系统性的目的,反之无法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后,在实施区域活动时,教师可适当地扩大范围,同时也要保障方案的实效性,确保活动方案有血有肉,够全面够合理。总的来说,在设计区域活动方案时,教师必须要从幼儿的综合情况入手,保障活动教学并非只是形式,更具有值得推进和践行的价值。此外,教学人员之间要及时进行工作上的沟通,致力于不断优化区域互动的教学方案,保障其教学有效性。
(二)创设生活化的活动情境
幼儿具有性格活泼、好动、思维跳跃性强等特点,对此在实施区域互动时,教师要注重对幼儿综合忒点即接受能力的考量,在此基点上创设丰富有趣的活动情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即教师可从生活化情境入手,这不仅更加具象化,促使幼儿能够快速融入其中,并且有助于拉近幼儿和教师的距离,强化区域互动的亲近感,继而能够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户外锻炼项目中,一般情况下都是组织同一班级的幼儿在特定区域进行锻炼活动,就此教师可借此项目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提高活动的丰富性。如教师可拿一个物品作为标示,当做幼儿熟悉的场地,如家、商店、学校等,而后再让幼儿两两分组,通过合作将指定物品按照规划的路向从家运送到学校。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方式组织探究区域活动,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引入趣味性小游戏
在实施区域活动时,教师亦要注重对互动形式的创新,即可在活动当中适当地融入一些小游戏,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创设合理的小游戏,一方面时长不会太长,另一方面亦能满足幼儿的内在需求,提高他们参与性,因此教师要结合区域活动内容家将小游戏有机融入其中。例如在自由活动项目中,教师可组织幼儿参与“丢沙包”小游戏,即让幼儿站好队,依次选取三名学生,两个为投手一个为接沙包者,接住便能积累分数,被投中则要减分,减完就会淘汰。通过该游戏,不仅增添了课堂趣味性,且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动力和好胜心,同时也提高了自由活动区域的有效性。
总结
综上,在幼儿园教育中探究区域活动具有锻炼幼儿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关键作用,而想要保障其教学效果,则需要教师采取科学手段和方法。即老师要注重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来创设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主体能动性,锻炼他们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才能提高区域活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罗鸿琴. 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究[J]. 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 2020(5):1.
[2] 李晓玲.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提升的策略[J]. 2021(2019-6):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