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笑歌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课程的常态化实施,需要教师挖掘教材蕴含的德育资源,基于“互联网+”与教育传播学理论选择教育媒体,综合设计指向生活性价值取向和表现性评价的德育教学,致力于在充分唤醒学生内心情感的基础上,将他们的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关键词]初中;德育课程;常态化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6-0079-02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句话深刻地体现了德育的重要性。尽管基于三维目标的义务教育已开展多年,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课程标准已颁布,但在当下的教育教学中,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由于受多方面的限制,仍存在一些教师偏重于学科知识和理论的讲解的情况。这些教师的关注点主要在如何教会学生记忆、答题,教学研究侧重于授课技能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这种情况会影响立德树人任务的完成。可以说这些教师既忽略了学科的育人价值,又忽视了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 。学科教学如何发挥育人价值,是当下多数教师关注的重点。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师难以设計出有效的具备育人价值的课堂教学。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教师应认识到,德育不仅仅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任务。各学科教师都应在教学设计中注重融合本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即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初中阶段各学科具有不同的特性与教学内容。如何结合学科自身特性落实德育课程常态化是很多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德育资源
教师挖掘教材蕴含的德育资源并积极构建德育资源体系是德育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基本保证。
《指南》指出,“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初中阶段的各学科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例如,初中地理教材蕴含大量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初中历史教材、道德与法治教材蕴含理想信念教育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等,初中英语教材蕴含国际视野、国际理解等方面的课程资源。
综上所述,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德育资源是德育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基本保证。教师应结合《指南》的相关内容和挖掘出的德育资源建构德育资源体系。
二、巧妙利用“互联网+”与教育传播学理论
“互联网+”理念是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先生在2012年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提出的。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改变着教与学的方式,影响着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
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看,不同类型的教育传播媒体通过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而发挥作用。一般而言,同一种教育传播媒体所刺激的感官对象是固定的,因此若在德育中运用单一的教学媒体是难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的。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会导致德育流于表面。开展以灌输为主的德育的教师忽视了教育传播媒体的作用。这会导致德育工作事倍功半,停滞不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5G”时代。微课、自媒体等的出现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更影响着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通过网络传播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经整合归纳能够成为适宜的德育课程资源。互联网为德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途径。在新时代,教师需要充分挖掘互联网平台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育传播学理论创设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德育情境,利用权威媒体平台发布的相关材料,设计具备趣味性、多样性的德育课堂教学,以不断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最终实现德育目标。
三、指向生活性价值取向的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要明确,德育的设计、实施以及学生的道德情感激活均要基于生活,毕竟“道德的产生是为了人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
一些教师所开展的德育以说教、灌输为主。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很空、很虚,不能与生活形成有效联系。德育过程失范,势必会使德育形势出现偏差。德育设计必须基于生活性价值取向。当德育目标指向生活,学生才能明白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为他们的未来提供诸多可能,让他们成为生活的开拓者和创造者。学生要成为规范的社会人,具有高尚的心灵、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
其次,教师要明确,指向生活的德育要有效融入乡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
乡土文化与地方性知识在内涵上存在着一定的一致性。《指南》指出,“要结合地方自然地理特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因地制宜开发地方和学校德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和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意识”。我们的文化来自哪里?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什么,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待人接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怎样形成的?在学习相关的乡土文化与地方性知识后,学生就能更好地认清这些基本问题,进而激发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向美、向善、向真,并最终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使核心素养培养落地生根。
四、指向表现性评价的教学设计
以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口头点评为主要评价方式的德育收效甚微。由此可见课程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重要性。目前,德育存在一个怪相,那就是将德育等同于“道德应用题”的解答并以学生的解答情况来评价德育的开展情况。这种德育评价方式既脱离了德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又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有研究指出,德育的最高境界是“清静自明,修炼自我,拥抱世界”。德育的最佳结果是学生对相关的教学内容产生情感认同,并将其外化为行动。教师在开展德育时不应过多关注“道德应用题”的解答,而应关注当学生置身于具体的道德情境中时,是否能够做出正确的行为反应。
基于新时代德育的实际需求,教师既要联系生活深入剖析学科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育传播媒体,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重视表现性评价,合理进行德育目标完成程度分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诠释德育的内涵。当德育评价趋向科学,则不仅能为教师正确制定德育目标、正确选择与整合德育内容以及采取正确的德育方法和德育措施提供客观依据,而且能使学校、教师、家长及社会等清晰地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成长情况。德育要真正扎根于学生生活,为学生服务。
[ 參 考 文 献 ]
[1] 林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J].高教探索,2013(4):142-146.
[2] 王乔峰,曹效英,路璐.“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9-11.
[3] 楼广赤.课堂教学传播中的教学媒体组合使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5(6):58-60.
[4] 曾长秋.以“互联网+”促进学校德育变革[J].中国德育,2015(15):18-22.
[5] 张忠华,张萍.“互联网+”背景下的德育应对[J].中国德育,2015(15):23-26.
[6] 王啸,鲁洁.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1999(3):17-21.
[7] 刘惊铎,赵婷婷.德育:回归“生生之美”[J].中国德育,2012(3):58-59.
[8] 吴亮奎.乡土文化:现代学校德育课程之根[J].中国德育,2016(2):19-22.
[9] 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1-5,72.
[10] 唐松林,郑洁.德育自觉:绵延、吸纳、圆融[J].中国德育,2017(17):18-21.
[11] 萧鸣政,肖全英.德育测评的问题与方法创新[J].中国德育,2015(11):28-33.
(责任编辑 王嵩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