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三全育人背景下西藏生信仰教育

2021-12-19 11:42彭国琴宋金秋
成长 2021年12期
关键词:信仰教育三全育人困境

彭国琴 宋金秋

摘 要:西藏高职学生大多来自于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藏族偏远地方,由于西藏高职学生在宗教文化、民俗习惯等方面与汉族学生群体存在显著的差异,导致西藏高职学生相对于汉族学生而言具有明显的民族性格,这也导致了高职院校西藏班学生的信仰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难度,基于此,本文对三全教育背景下西藏高职学生的信仰教育相关问题进行逐层剖析,以期为更好地开展西藏高职学生信仰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全育人 西藏高职学生 信仰教育 挑战 困境 路径

1 引言

当今社会处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全球化”背景当中,民族宗教、民族分裂以及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等问题是当今社会背景下十分敏感的词语,与此同时,国外反动势力从来没有中断过从暗中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不断入侵。西藏高职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群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包括西藏高职学生在内的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我国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保障。西藏高职学生是西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人才储备,西藏高职学生的教育培养也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

2 三全育人理念的基本内涵

“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是指包括学生、家长、所有在校教职人员以及社会教育机构在内的全部教育相关的人员。全过程育人是指从学生入学步入校园一直到学生毕业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岗位的整个时间段对学生开展教育。全方位育人是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育制度等多个层面构建起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氛围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教育。

3 三全育人背景下西藏班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

“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要求学生信仰教育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台阶,与此同时也为西藏班学生信仰教育工作方式的改革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西藏班学生信仰教育教学工作者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3.1 对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西藏班学生由于其成长环境特殊,造成西藏班学生群体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小团体意识以及自由需求感。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背景下,西藏班学生信仰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开展信仰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摒弃灌输式的传统教育模式,而应重视、了解和尊重西藏班学生的这些性格、心理和情感特征以及生活和文化习惯。一方面,要求教学工作者能够与西藏班学生建立共情,从而消除掉西藏班学生对信仰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抵触情绪,在情感层面培养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列主义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还要满足西藏班学生的心灵寄托和情感需求,做到信仰教育和心灵教育有机结合。

3.2 对教学手段的创新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全育人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理念,这就要求对西藏班学生的信仰教育也要有效借助当今社会先进新型的科技手段,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探索,通过对信仰教育的内容进行丰富,对信仰教育的范围进行拓展,建立起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效的西藏班学生信仰教育培养机制,从而充分挖掘出信仰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对西藏班学生信仰的教育培养。

3.3 对教育资源和育人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全育人人才培养理念的实施需要院校掌握充足的教育资源,这就需要院校必须对校内外的各类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聚合,通过对校内外教育资源的聚合有效地丰富和扩充院校育人资源,同时,需要建立起将各类校内外育人资源有机协同融合的调节机制。借助协调育人机制的运行建立起空间、时间和主体三个维度相协同的育人模式,实现对教育维度的有效扩展,也达到处处育人、时时育人和人人育人的目的。

4 高职西藏班学生信仰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4.1 信仰观念模糊不清

由于生长环境的原因,高职西藏班学生在刚刚步入高校时思想意识都比较单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还处在逐渐形成的阶段,信仰观念也没有建立起来。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不断有新的社会思潮和文化出现对高职西藏班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冲击。而且拜金主义、奢靡之风、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在社会之中普遍存在,加之当今社会信息传递十分发达,这些社会不良风气很容易会对高职西藏班学生形成侵蚀,导致高职西藏班学生信仰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點,学生的信仰观念模糊不清。

4.2 信仰教育实践薄弱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目前高职教学工作者在对西藏班学生开展信仰教育的过程中,多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教学的重点和资金也主要分配在了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对相应的实践教育则不太重视,没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性学习、探索以及亲身体验,同时在评价教育成果时也主要以班级荣誉和学习成绩作为评价依据。这样的信仰教育模式偏重理论、轻视实践,由于实践教育环节比较薄弱,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实践认知不够深刻,降低了信仰教学的有效性。

4.3 信仰教育目标缺失

当前高职西藏班学生信仰教育采用与汉族学生同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到西藏班学生群体自身的特殊性以及与汉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这样的信仰教育方式下,将相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标准强行地施加给了所有的高职学生,信仰教育的标准不具备个性化和差异化,信仰教育的目标没有针对性,导致西藏班学生对信仰教育的认同感不高,信仰教育的成果不佳,其价值也无法得以充分体现。

5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西藏班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施路径

5.1 强化学生对信仰观念的认知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对西藏班学生信仰教育进行创新优化。具体而言,要从西藏班学生群体的性格心理特征以及与汉族学生的差异性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信仰教育目标、计划和模式,有序地对西藏班学生开展信仰教育,逐渐加深西藏班学生对信仰观念的认知,建立起西藏班学生正确的信仰教育观念。一方面,西藏班学生思想意识比较单纯,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高职教师可以利用西藏班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并结合当今信息化社会背景对传统信仰教育模式进行创新转变。在西藏班学生信仰教育中加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海量丰富的教育资源应用于学生信仰教育中,不断加深学生对信仰观念的认知。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遍应用,高职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挖掘西藏地区与其他民族地区团结友好、西藏地区促进国家发展建设、西藏地区维护国家统一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并将其应用于西藏班学生信仰教育中,通过在课堂中对这些西藏地区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讲解,在情感层面上拉近西藏班学生与国家、社会和其他民族学生的距离,并激发学生对信仰教育的认同感从而提升学生对信仰观念的认知。

5.2 强化学生信仰教育中的实践教育环节

信仰理论教育和信仰实践教育二者应当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对高职西藏班学生信仰教育中的实践教育环节引起足够重视。具体而言,教育工作者应当从自身出发转变对信仰教育的传统认知,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信仰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相应的实践教育活动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工作者对信仰教育的认知转变通过教学活动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到学生,使得学生对信仰教育的认知也会发生转变。通过强化信仰实践教学环节能够让学生对信仰实践教育引起重视,促进信仰实践教育活动的落实和开展,从而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到民生国情,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深刻理解信仰教育的深刻内涵和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开展例如:专业实践活动、节假日志愿服务活动等信仰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教育工作者应当向西藏班学生具体讲解实践活动的具体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体会到信仰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之间的相关性,实现信仰理论教育和信仰实践教育的高度融合。

5.3 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做到全员育人

传统信仰教育的实施主体由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校党团组织组成,这样的组成结构不够完善,在开展信仰教育时存在较强的局限性,与新时期下三全育人理念无法相符。为了实现三全育人理念的全员育人目标,高职院校应当积极牵头,从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个层面建立起健全的西藏班学生信仰教育组织保障机制,为开展西藏班学生信仰教育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具体来说,在学校层面上,组织起由思政老师、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专业教育团队,思政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当发挥好一线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师德修养和责任意识,用自身言行影响学生的言行和思想。其次,发挥思政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组织引导作用,通过开展师生“一对一”结对子活动等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提升学生对信仰教育的情感体验。社会层面,高职院校要积极牵头,邀请和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信仰教育,为高职院校开展西藏班信仰教育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创造更便利的条件。家庭层面,高职院校要积极牵头,通过线上互动等方式邀请家长积极参与配合教师和学校开展学生信仰教育。总之,通过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维一体的教育模式真正将全员育人落到实处。

5.4 实施分阶段教育措施,做到全程育人

高职西藏班学生在高职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也有着多种多样的实际需求。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开展西藏班学生信仰教育时,应当以西藏班学生高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实际需求作为突破口实施分阶段教育。首先,不同年龄阶段的西藏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进度、思想意识、信仰观念等存在着差异,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高职院校应按照不同年龄段西藏班学生的不同规律将其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大前提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西藏班学生制定出不同的信仰教育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对信仰觀念的接受程度。其次,丰富拓展信仰教育的内涵和层次,将信仰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当中。最后,在西藏班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当中融入信仰教育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信仰观念的含义。

5.5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做到全方位育人

当今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十分发达,出现了大量的网络信息平台,在网络中也存储着海量的信息资源。高职院校可以将网络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利用起来,以网络信息平台为渠道,以网络信息资源为载体,建立起高职院校信仰教育网络教育阵地,通过网络阵地对西藏班学生开展信仰教育,从而拓展西藏班学生信仰教育的覆盖范围,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具体而言,可以建立德育网站并定期调整和更新网站内容,确保信仰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全面性;还可以建立信仰教育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公众号向学生推送信仰教育有关的知识和信息,既能满足西藏班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强烈需求,实现网络信息技术与西藏班学生信仰教育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此过程中还能培养起学生判断网络信息的能力。

6 结语

信仰教育是西藏高职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西藏高职学生的信仰教育关系着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全社会共同繁荣目标的实现。在三全育人背景下,信仰教育能够帮助西藏高职学生树立起崇高的信仰,培养起他们正确的民族情怀和家国情怀。西藏高职学生信仰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当充分地考虑到西藏高职学生群体的特殊性,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联系、发挥网络载体作用、实施分阶段教育手段、完善组织保障体系,构建起凸显三全育人人才培养理念的西藏高职学生信仰教育体系,确保三全育人人才培养理念背景下西藏高职学生信仰教育工作满足可行性、有效性和实效性的要求。

基金项目:湖南省职成教育课题(XH2021170),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课题(K202114),湖南省教育厅“十四五”规划课题(XJK21CZJ078),湖南省民宗委课题((2021HNMZY28))。

参考文献:

[1] 邢玲.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4):113-116.

[2] 余敬斌.基于三全育人对内地西藏班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探究[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21(04):87-89.

[3] 姜健.“三全育人”模式培养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9(02):93-95.

[4] 申陈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辅导员育人路径[J].人才资源开发,2021(07):28-30.

[5] 孙晓峰.新形势下高校“三全育人”机制构建与路径探索-以池州学院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20,34(04):1-5

[6] 赵其波.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创新[J].未来与发展,2020,44(01):59-63.

作者简介:

彭国琴:(1988—),女,本科,中级政工师。

通讯作者:

宋金秋:(1982—),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猜你喜欢
信仰教育三全育人困境
跟踪导练(一)
加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意识研究
信仰教育在哲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与实现途径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鲁南地区青年大学生信仰现状及信仰教育对策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