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1-12-19 11:45顾懂艳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30期
关键词:高年级新媒体小学

顾懂艳

摘  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阅读教学是提升其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阅读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阅读教学对于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断优化阅读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不断提升学生的学科专业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0-0053-02

【Abstract】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reading teaching is the main way to improve their Chinese literacy.The improvement of reading ability can help students consolidate Chinese knowledge,improve students' literary literacy,obtain different aesthetic experience,enrich students' emotions and guide students to form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morality.Especially for senior pupils,reading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ir healthy growth.Therefore,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constantly optimize the methods of reading teaching,create a good read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and constantly improve students' discipline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Keywords】New media;primary school;Senior grade;Chinese;Reading instruction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师生互动短缺是小学阅读教学应该着重探討的问题。禁锢住学生的思维,以单一的标准答案限制小学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就会影响其阅读思维水平,一定程度上还会波及到语文整体成绩的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被应用于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高度结合视频、图片、音频的新时代。在应用书本所获得阅读策略的过程中,还可以融合新媒体互联网络,掌握更新且适宜的教学方式,只有重视这些层面才会使得小学学生语文阅读的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1.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在新媒体下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21世纪是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时代,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新媒体移动终端,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拥有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虽然家长和老师都在想尽办法控制学生使用这类电子设备,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小学高年级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情况还是屡禁不止。智能手机和平板这一类产品使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被占用,让学生无法专注于阅读,或者在阅读时会注意力分散,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些都是在新媒体影响不断增大过程中,给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带来的新形势、新挑战。

2.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阅读理解的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阅读课程的初衷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与艺术审美,然而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忽视了课程的人文教育理念。甚至有的教师还会直接在课堂中,使用阅读训练的方式代替自由阅读的教学,这种方法严重偏离阅读教学的初衷,导致学生在进行整篇文章阅读时,总是无法很好的把握住主题思想,影响阅读能力的提升。最终让阅读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与“做题”画上等号,降低学生阅读的兴趣,甚至造成学生厌倦,害怕阅读的心理,得不偿失。

(2)阅读内容选择随意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其形成完整人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当学生在进行阅读书目选择时,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较少,可能会受到商家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书目选择过程中出现随意性以及盲目性。不良的书目可能会导致学生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跑偏,而不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书目,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容易打击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自信。除此之外,现阶段有的小学生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小学生以不成熟的思想,对一些具有性描述的小说进行鉴赏是无法达到阅读教学的效果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生接触个性化阅读和自由阅读的机会很少,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增加过多的讲解,代替了学生自己对于文章内容以及内涵的思考。这样的教学课堂中看起来是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增加了,但其实是减少了学生与文章之间的互动。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文章就会养成懒惰的习惯,不再主动理解和思考文章的内涵与情感,进而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3.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1)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小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且当前出现了很多短视频以及微话题的资讯,这样没有营养的文化快餐,时时刻刻出现在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互联网上,如此的环境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不利的。如果教师能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使用直观的展示形式提升阅读的趣味性,就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一些具有记录功能的网络阅读器,记录每一个同学的阅读量,并鼓励学生在阅读时做好笔记,记录下自己阅读的心路历程。定期举行读书推荐会,选择阅读量大,笔记数量多的同学上台介绍心得和自己钟爱的书目。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其文学素养以及识字理解能力要更高一些,教师可以适当使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并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为其推荐不同类型的书目,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2)帮助学生理解阅读的难点

随着年级的提高,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课程难度是逐渐上升的。因此,很多学生在阅读理解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只靠教师的课堂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阅读的重难点进行展示,对其中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分解,通过视觉与听觉等不同感官的刺激帮助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理解,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六年级的课文《鲁滨逊漂流记》,学生没有在孤岛独自生活的经历,无法体会到鲁滨逊当时的心情与处境,甚至会以为鲁滨逊是在一个人郊游。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们放映一段,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荒岛余生》,带领同学们走出教室,来到荒无人烟的孤岛,体会那种四下无人,孤苦伶仃的绝望感。这样的才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利于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网络资源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除此之外,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还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层次与兴趣,有利于教师开展分层教学,进而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4. 新媒体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1)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学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认知与理解能力,教师在此阶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其展示生动的情境与形象,促进其感知以及加强其对于知识的理解就能够充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挥与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结合音频以及视频等网络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不同的感官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比如,当教师在进行《北京的春节》文章教学时,对于非北京地区的学生来说,通过阅读的方式很难对北京产生真情实感,对此,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播放奥运开幕式以及赛事的一些视频,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加深对北京的感知,进而促进学生对课文知识内容的理解。

(2)积累阅读素材提升写作能力

阅读和写作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且两者之间还存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写作和阅读是相辅相成的,大量的、广泛的阅读会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当写作遇到瓶颈无法突破时,阅读会是很好的解决办法;写作又能作用于阅读,让阅读者更多地对写作手法、文章内涵方面进行思考。可以说,阅读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提出更加深层次的要求,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知识的积累,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从优美词句的运用作为教学切入点,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注意积累相关词句,并将其应用到自我情感的表达中去。在开展写作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阅读材料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对写作内容展开深刻的思考。

比如,当教师在进行《我最好的老师》课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心目中最好教师的形象进行细致的描述,如果学生表现出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英雄教师谭千秋的短片,并向学生介绍该教师的相关事迹,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对相关素材的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观后感,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与表达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

(3)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自主能力

教师还能够充分应用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以及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与方法模式。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联合教师以及学校的力量建立学生自主阅读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还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制作阅读课程相关的微课视频,并将视频上传至合作学习平台中供学生进行下载与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加应该为学生提出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借助网络资源让学生对阅读提问进行探究与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教学开展之前就能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及时将自己的阅读困惑、思想感悟与体会上传到互动学习平台中,这样,教师就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增进对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的了解,并得到准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最后还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同学,与其他同学合作,采用新媒体的方式对阅读成果进行汇报演讲。比如在阅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学生可以制作几页ppt或者思维导图,来整理文章的各种关系和线索,摸清文章主旨大意,并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在此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将会增加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引導性,不仅能够鼓励学生的学习,同时还能够起到传业解惑的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带来许多家长管理方面的难题,也会对学生阅读的专注性造成影响。但是,对于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还是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的。因此,教师应该利用网络提升学习兴趣,积累阅读素材,提升写作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自主能力等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霞.浅谈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与思路[J].赤子,2019.

[2]丁冬梅.新媒体时代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3]陈乃忠、唐桂花.“两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

[4]李培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确定的重要性与科学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4.

猜你喜欢
高年级新媒体小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