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2021-12-19 11:47王木珍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学

王木珍

[摘   要]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文章围绕语文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就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4-0011-02

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工具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面向学生未来发展,构建高效课堂。那么,教师应如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优化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品格,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呢?

一、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语文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主的教学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与改革。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摈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改变那种在课堂上以字词句段分析背诵为主的做法,除了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还关注品德教育、学科素养培养等。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导入、授课与评价方式,优化教学设计,有效利用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质疑、交流、展示和总结的机会,并引导学生去巩固和拓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文章,看其围绕“皇帝的新装”写了哪几个片段(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穿新装—议新装—揭新装)。然后以语言学习为重点,让学生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了解这些生字词的用法。接下来让学生结合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开动脑筋进行讨论,以点评文中的人物形象。再让学生为这篇文章加一个副标题并陈述理由。最后让学生思考问题: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让一个“小孩子”道出真相?这篇文章具有什么讽喻意义? 在这样的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基于现有的语文学习思维、基础去学习。这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应用技能和学科素养。

二、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指在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相应的运用规律,形成一定的言语经验,发展语用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培养与听说读写密切相关,涉及语言的学习、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完善语文知识体系,让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和要义,为学生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打好基础。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饱含感情的回忆性叙事散文时,可先让学生默读,整体感知散文的写作思路、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提及的六件事。然后让学生品读这一散文,采用批注的方式寻找关键语句及信息,画出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了解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时的心路历程。再让学生指出哪一件事最有意思,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并深切体会作者是如何将百草园的景物与相关的故事写得这么生动的。最后让学生借鉴本文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描写一处风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在语文教学中,将阅读、思考与表达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21世纪是一个呼吁创新的世纪,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关键阶段。部分初中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时,只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寻求答案,且不会进行逆向推理,他们思维的逻辑性、系统性都有待增强。问题是思考的开端,思考则是创新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综合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判断、推理。这有利于学生形成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如在教学《爱莲说》这篇古文时,首先教师可以抓住一些有趣的点或者重难点去设置问题,发挥问题的导向作用,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实现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如作者在文中重点论述了莲,因此可以提出问题:作者赋予了莲哪些君子的美好品格?作者既然独爱莲,为什么还写了别的花?作者对莲、菊、牡丹这三种花分别代表的三种人持怎样的态度?表现出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作者赞美莲的目的是赞美君子,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人生观与处世观?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品读文章,体会作者对莲与众不同的情感,感受莲纯洁高尚的品格的基础上,回答上述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提示和补充。教师若能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富有层次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便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四、开展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需要建立在交互作用、外界刺激的基础上。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点是将课堂教学向外无限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去交流和互动,促使学生展示内心,集思广益,生成智慧。合作学习是一种有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将合作学习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美文鉴赏、写作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合作学习引导工作,让学生得以更好地鉴赏文章,发掘内在潜能。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要想让学生领悟桃花源的迷人之处,教师必须要厘清“言”与“文”的关系,让学生理解词义、句义,进入文章意境,体会文章的内涵。要想讓学生破解语言背后的情感密码,教师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去“造访”桃花源:先让学生品读文章,谈谈对桃花源的印象,并探究一些重要字词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写桃花源的?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认识。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性学习,结合文章内容,讨论桃花源的象征意义,分析陶渊明的桃源遗梦。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促使学生产生更深刻、独到的认识。

五、重视文化渗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文化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文教学不仅要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使学生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这便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渗透文化的途径有拓展阅读、应用文化素材、创设文化情境、开展文化学习活动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文化渗透。《核舟记》这篇文章介绍了雕刻这种古老的艺术。文中描绘的工艺品所展现的内容与苏轼泛舟游赤壁有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古老的手工艺术”和“苏轼游赤壁”,积极弘扬传统手工文化和诗词文化。如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精巧的手工艺术,除雕刻外,还有泥塑、刺绣等。许多古老的手工艺术,至今仍焕发着动人的光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内容为讲解手工艺品的视频。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解:苏轼在泛舟游赤壁后,感慨万千,创作了著名的《赤壁赋》。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也提到了赤壁之游。为了纪念苏轼,后人还将“黄州赤壁”称为“东坡赤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相应的文化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要通过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的创新更好地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而实现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丁文静,韦冬余.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特征及培养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6):80-81.

[2]  徐潔.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实施方法探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4):7-12.

[3]  赖晓辉.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8):111.

[4]  王飞.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智性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以《湖心亭看雪》为例[J].语文知识,2017(21):63-65.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学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