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姚何煜
摘 要:“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泛在学习模式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应急之举使得泛在学习模式广为应用。泛在学习和传统教育学习在教师、教材、教法与教学实效关系上具有共性,也各有利弊。泛在学习尽管对传统教育教学产生了冲击,但二者可融合共生,从而实现教学实效的最大化。
关键词:教师;教材;教法;泛在学习;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3-0007-03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故发展“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泛在学习模式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2]。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使得泛在学习模式广为应用。
教师、教材、教法(简称“三教”)与教学实效紧密相关。所谓教学实效,是指教师围绕教材备课,设计教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使学习者最大可能地掌握知识。泛在学习的主要途径是线上教学,而传统教学是线下教学。事实上,线上和线下教学实效中“三教”具有共性与不同,各有利弊。虽然泛在学习给传统教育教学带来了挑战,但二者可以融合共生,进而实现教学实效的最大化。
一、线上、线下的教学实效中“三教”的共性
线上教学方式和线下教学方式在教学实效上有着共同对应的因素:教师、教材、教法。尽管在互联網时代教育环境、教学理念、教学工具发生了改变,但“三教”因素仍然对教学实效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
(一)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
“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是当前教育界的共识。但是由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学生不可能成为主导者,而教师仍处于教学的主导者地位。
第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课前以教学目标为指引,利用自己的主导优势与知识储备,结合学情、环境等情况,设计出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有效教案来进行教学。
第二,教师本身是学生学习的动机源。教师应有人格魅力,似有磁力,吸引学生愿意跟着学。其魅力或源于知识渊博,侃侃而谈,像行云流水;或源于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似探囊取物;或源于幽默风趣,入脑入心,习焉而不察。
第三,教师是教学评价环节的反思者。反思的目的是为了下次课讲得更专业或是更精彩。教学反思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闭环,如果教师认真地进行教学反思循环,不断改进,那么就能百炼成钢,成为专家型教师。
(二)教材是有限的,但教材开发是无限的
教材本身是有限的。一是教材的内容知识体系局限于时空的维度;二是教材的表达方式局限于规范与严谨,往往显得机械与枯燥,这就需要把教材语言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课堂语言;三是教材的编著者局限于自己的学识、见解与观念,很难对所有知识予以掌握与辨别。而且,市面上的教材数量也是有限的。
教材开发是无限的。一个有经验的、优秀的教师绝对不会受限于教材。教师要研究教材,结合讲授对象,分析教材结构的自洽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语言表述的灵活性等,进而在教法上注意结构上的调整、内容上的贯通衔接与拾漏补缺,以及语言讲述上的正确流畅、深入浅出等。
(三)教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环节
教法,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媒介如教材、多媒体、板书等完成教学任务的创造过程。这是联结教师与学生的过程,是教师职业的生命力所在;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是如何学的过程,是学生跟随教师的理由所在。
第一,教法是让学生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渐进过程[3]。经过教师的讲授,学生认识和理解了知识点后方可运用知识点。这便是学生由无知到有知再到深知的过程。
第二,教法要提高教学效能。很多人愿意到课堂学习是因为课堂学习更易集中注意力、更有助于解疑解惑、更有节奏等,这就是加速学生由“懂”到“会”的效率。所以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法时,应以提高教学效能为出发点。
第三,教法要避免一成不变。对于每年都教同一门课程的教师而言,虽然主题、知识点都是一样的,但素材选取要与时俱进,可以依据教材,但不可限于教材,应结合时事、热点、关注点讲解知识点,针对每堂课的内容灵活运用。
二、线上、线下教学方式中“三教”的不同及利弊
泛在学习模式是“互联网+教育”发展下的顺势而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在教师、教材和教学方面因差异性而各有利弊。
(一)线上教学方式与线下教学方式的不同
首先,教师与学生地位关系的变化。传统线下教学师生之间信息不对等,教师是信息主宰者,学生是信息承受者,具有被动性和服从性。而线上教学,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平等在弱化,甚至消失。学生可通过网络随时查找信息,还可能发现教师所讲的错误,甚至懂得比教师多。所以在线上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获取信息资源方面地位平等。
其次,教材等教学资源的变化。传统教学方式的教材为纸版,具有单一性、系统性、非互动性等特点,教具也有限。互联网让线上教学素材和资源极其丰富多变,如视频网站、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学习者可随心所欲地想学就学。教材的定义变模糊了,已不能用传统教材的定义来局限线上各种教学素材资源。
最后,教法方面线上教学比线下教学压力大。线下课堂教学学生必须坐在教室里听讲,不能随意发挥自主性;教师不用担心学生走失,压力较小。但是线上教学却存在“挂机”现象。学生所需知识、对教师的讲课要求、所处时空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决定是否选择持续地听教师讲课,故线上教学的教法面临更大的压力。
(二)线上教学方式与线下教学方式的利与弊
与线下教学方式的亲和性、直接互动性、可控性等特点相比,线上教学方式呈现出碎片化、资源化、可视化、叙事化等特点。
1. 碎片化
教师通过对教学知识点或时间进行分解,以精、短、快为特点,使学习者自主地利用零碎、空闲的时间学习。这种“学习快餐”,与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整块地、时间宽裕地学习迥然不同。
碎片化学习的优点:一是符合生活节奏加快的人们的学习行为及阅读方式;二是新媒体、大数据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强劲的技术支撑;三是大量“短而精”的微资源(如微文本、微视频)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四是学习时间短,符合人们集中注意力的心理,容易保持学习兴趣,增长知识;五是能对学习过程给予记录、即时评估和自由选择,对学习起到计划、监控和评价作用。
碎片化学习的缺点:一是碎片化知识很难做到深入,知识之间的联系是断断续续的,无法形成完整流畅的体系,影响教学实效;二是大量的碎片化信息使得大脑的认知负荷超载,产生选择困境,很难进行深度思考;三是碎片化信息来源渠道杂而多元,内容不完整,甚至不准确,产生信息污染,不仅影响受众的判断力,挤占受众有限的时间,还可能使受众忽略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
2. 资源化
线上教学资源丰富而多元,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等,从而赋予了学习者的选择权利,极大地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产生较好的教学实效;缺点是资源良莠不齐,需要学习者做出合理的判断。
3. 可视化
可视化最大的优势是,通过创建图表、图片、流程图、色彩动画、影像视频等,将观点或事实更加紧密地立体地呈现,使得逻辑关系比文字表现得更加直观、生动、快捷,避免了文本阅读容易造成的费劲或疲倦,便于交流与接收。
4. 叙事化
叙事就是将理论故事化,使其更容易被接受与记住。线上教学方式更易运用讲故事的方法教学,如以真实场景的视頻故事诠释知识点,教学实效就会更好。
线上教学模式存在于虚拟空间,人机对话,不是面对面地互动,缺乏教师的亲和性与课堂的约束性。在这一点上,线下教学模式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三、线上线下教学实效中“三教”的挑战与机遇
教师、教材、教法与教学实效的直接关系,是线上教学方式与线下教学方式共同关注的问题。当前以线上教学方式为主的泛在学习模式更符合潮流,线下教学方式面临着挑战。但是二者各有利弊,故线上教学方式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二者应当共生与融合,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实效。
(一)挑战:传统“三教”界定的模糊化
泛在学习模式下,关于教师、教材、教法的传统含义界定出现了模糊化,其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
其一,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一些传统职业的定位被颠覆的问题。不是教师身份的人,录了课程放在网上,被多人选学,那这个人是否是传统意义的教师呢?
其二,线上学习的教材、教法都发生了一些本质的变化,表现为信息可视化、展示多样化、资源普及化等,甚至有娱乐化倾向。传统文字教材愈来愈呈现出图片化特征,教材的可替代性增强,弱化了传统教材的功能。如今大到国家的发展战略、政府报告,小到买房、报名、旅游等日常活动,常以图片化、视频化形式让人“秒懂百科”,强化了教育的实效。教法亦有被弱化的嫌疑,教学资源的丰富与多元,线上交互性、交流性的自由与增加,使学习者往往能够“无师自通”。
(二)机遇:线下与线上“三教”的融合与共生
泛在学习模式是技术进步的自然结果。虽然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和学习理念,但不会完全否定学校教育和传统课堂,更不会动摇传统教育的根基,反而能很好地与传统教育共生与融合。
首先,线上教学虚拟空间突破现实空间的局限学习,为人们的终身学习、随时随地学习提供无限可能,可谓是线下教学的有益补充。“泛在学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颠覆和全盘替代,而是通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4]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交互方式、教学工具、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线上与线下都可以做到共生与融合。
其次,界定课堂必教之学与课堂不教之学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有些学科完全不必或者不必完全使用课堂教学,采用线上教学模式即可,学生通过线上教学能完成教学任务。线上教学作为课堂教学形式的替代,节约人们时间与精力,达到更好的教学实效。现实中已经存在学习者网上学习获得相应成绩,然后耗时很少的去学校面授或面试,通过即可拿到学业凭证或者学位证书。
再次,构建学习共同体方面,传统教学方式常局限于构建面对面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共同体,在线上教学中,更易于形成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异地异步互动学习共同体,更易于集思广益。
最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仅仅依赖于某一种教学方式,是不现实的,也是局限的、片面的。古今中外在现实中,“教育”会随时随地发生,如聚会、研讨、技能展示等各种场合都会发生“教育”的作用。所以教学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更新的结果并不总是与传统对抗为敌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当秉持共生融合的观念在教育教学继承与改革创新上顺势而为。泛在学习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借鉴《教育2030行动框架》提出的“共同利益”新理念,我国应在教育供给侧实现多元并重,在需求侧实现多元平等[5],通过线下与线上“三教”的共生与融合,让学习具有终身性、连续性和自主性,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48-351.
[2] 孙芳,王凯. 泛在学习背景下现代大学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究[J]. 北京教育,2017(12):40.
[3] 段宇辉. 艺术导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59.
[4] 吴枝兵,汪霞. 泛在学习视域下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140.
[5] 郭伟,张力玮. 借鉴《教育2030行动框架》打造“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J]. 世界教育信息,2018,31(04):3-7.
(责任编辑:汪旦旦)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中医药大学教研项目“泛在学习视阈下教师、教材、教法与教学实效研究”(项目编号:2018xjjy-yb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华(1971—),女,硕士,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化教学、课程思政;姚何煜(1969—),男,硕士,安徽开放大学文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开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