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环节的有效设计策略

2021-12-18 15:26杨发兴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7期
关键词:导入环节有效设计初中数学课堂

杨发兴

摘要: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但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由于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并且与学生的思维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产生思维障碍。若教师仍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接导入到课堂中,这样既影响后续教学活动的效果,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作为课堂的构建者,应重视课堂导入环节,并优化导入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原有认知,进而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得以高效进行。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环节;有效设计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7-051

引言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学生学习起来是比较困難的,而初中数学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奠基阶段,数学知识由浅入深是这一阶段数学知识的重要特点。部分学生在六年的小学数学学习中,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存在畏惧心理。对于这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把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激发出来,同时也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初中生心智尚不成熟,尤其是自控能力较差,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设疑导入法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矛盾,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根式的加减》中,以“8+18在什么时候等于50呢?是算错了的情况吗?”一个小小的带有趣味性的问题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且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开动脑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学生的思考得出答案:是它们都在根号下的时候。教师接着引出课题“学完了根式的乘除,这节课我们继续揭秘二次根式的爱恨情仇,加加减减,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探究根式的加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这个小疑问,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当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更加积极主动探索新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思维潜力得到深层开发。但在问题的设置上,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问题不可太偏、太难,否则会知识复杂化,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联系生活

教师除了设置疑问进行导入以外,以生活实例作为课堂导入也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方法,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所举例子都是从生活中提取的,这就给学生营造了一种亲切感,并且使学生发现自己平常不曾关注的事物的另一面,进而给他们一种新奇的感觉,使之主动参与到新课程的学习中。例如在“路程问题”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自己为例,说出自己往来学校的不同方式,比如步行、骑电车和坐公交等,然后就路程的计算引导学生进入正题。初中生好奇心较强,他们会对教师的经历充满兴趣,集中精神听教师讲述这些问题。教师以此为课堂导入,学生就会主动思考,并自觉地和教师讨论这个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使教学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

三、使用多媒体设备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能规避教师板书的单一性、不准确性等问题,还能够通过动画制作等途径将难理解的知识点演示出来,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性,更能让普通教学课堂变得更有乐趣、更有活力。以《图形的旋转》一课为例,为了使学生通过欣赏、观察、归纳、抽象图形等数学活动,让他们发现数学规律,因此,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图形的形成过程,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破教学难点。首先,教师播放视频舞蹈《千手观音》,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以及美的享受。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存在哪些旋转现象,这便使得学生能够回忆“转动的指针、电风扇”等实际现象。随后,教师再以这样的实际现象为切入点提出问题:“上面的情境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钟表的指针、电风扇的叶片在转动过程中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改变?”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最后通过直观演示,分析探究,使学生发现了旋转图形的基本性质。由此可见,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以此为课堂教学的开端,既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旋转现象,产生对这种变换进一步探索的强烈兴趣,还有利于学生顺利进入到学习情境中,此外,在观看舞蹈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四、实验导入法

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在直观的活动中学生学会说理,发展学生主动探究、动手操作的习惯。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节时,笔者准备四根小木棒,用图钉连接成四边形,并且让两根木条之间的交点可以保持转动。用力扭动这个四边形,发现形状可以改变。接下来用同样的方法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木架,用力扭动它,发现无论向哪个方向用力,三角形的形状保持不变。通过以上的操作,发现三角形和四边形具有怎样的特征呢?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更加直观地观察到三角形木架的形状不会改变,而四边形木架的形状会改变。进而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的结论。这种通过实验引入新课的方法,不仅与数学学科的规律相符,还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出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课堂导入的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俞咏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探索[J].知识文库,2021(12):144-146.

[2]徐彦刚.精彩导入提高质量——初中数学课堂导入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1(08):98-99.

[3]朱树方.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策略研究[J].新智慧,2020(16):101.

猜你喜欢
导入环节有效设计初中数学课堂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
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作业有效性的探索
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如何构建快乐的初中数学课堂
有效设计在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探究
高职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策略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