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族与夏地考

2021-12-18 14:55郑杰祥
寻根 2021年6期
关键词:阳城嵩山部族

郑杰祥

夏族何以称“夏”

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相对统一的、具有中央王权性质的国家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若干万年的原始氏族社会至此结束,数千年的文明时代自此开始,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夏王朝是以夏部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夏部族何以称夏,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夏”字最早出现于西周晚期仲夏父鬲等铜器的铭文中,仲夏父鬲铭文云:“中夏父乍(作)丰鬲。”在此以前,学术界尚未发现众所公认的“夏”字。仲夏父鬲上的“夏”字写作“”,从日、从人的整体,是个形声字。其中“日”表达此字的字义,“人的整体”则是字音,可知原始的“夏”字,像一人侧身捧日之形,具有阳光普照之义。到了春秋时期,首先是秦国的人们开始把形声字“夏”省去“日”旁,只保留整体的偏旁“人”形,《秦公簋》铭文云:“虩事蛮夏。”此“夏”字写作“”,为整体的人形,是个象形字,从而演变为现今的“夏”字。但是“夏”字字义仍旧,例如当时的人们已把一年分作四季,正如姚孝遂先生所说:“殷商及西周仅有春、秋,而无夏、冬,一年而分四季,当始于春秋以后。”《尚书·尧典》云:“日永星火,以正仲夏。”《释诂》云:“永,长也。”生活于中原大地的人们,就把一年之中昼长夜短、阳光普照最多的季节称为“夏”季。

太阳总是给人以普照大地、鲜艳美好的感受,因此,“夏”字也引申为光大、美好之义。《诗经·秦风》云:“夏屋渠渠。”毛传曰:“夏,大也。”《诗经·周颂》云:“肆于时夏。”郑玄笺:“乐歌大者称夏。”《淮南子·本经训》:“夏屋宫驾。”又云:“放之夏台。”高诱注:“夏屋,大屋也”,“夏臺,大台。”《尔雅·释天》:“夏,假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礼记·乡饮酒义》:“南方者夏,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孔颖达疏:“假,大也,谓养育万物,长之使大。”《尔雅·释诂》:“夏,大也。”邢昺疏引《方言》曰:“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而爱伟之谓之夏。”

“夏”字是谓“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因此它又具有美好之义。《周礼·天官·染人》:“秋染夏。”郑玄注:“染夏者,染五色。”贾公彦疏:“秋染夏者,夏谓五色,至秋气凉,可以染五色也。”《周礼·春官·巾车》:“孤乘夏篆,卿乘夏缦。”郑玄注:“夏篆,五采画毂约也;夏缦,亦五采画无瑑尔。”意即国王出行所乘坐的车辆车轮中心部位上都画有五彩花纹,画于这里的五彩花纹就称为“夏篆”;大臣出行所乘坐的车辆只在丝绸装饰车棚上画有五彩花纹,画于这里的五彩花纹就称为“夏缦”。

再者,古人认为自然界有一种翟鸟,由于全身生长着五种美好的羽毛,因而又称作“夏翟”。《尚书·禹贡》云:“羽畎夏翟。”孔传曰:“夏翟,翟雉名,羽中旌旄,羽山之谷有之。”孔颖达疏:“《周礼·司常》:‘全羽为旞,析羽为旌。用此羽为之,故云‘羽中旌旄。”顾颉刚《禹贡》注释云:“翟是山雉,这种雉的羽毛可以用来作车服旌旄的装饰,又可用为舞饰。”《周礼·春官·司常》:“全羽为旞,析羽为旌。”郑玄注:“全羽、析羽,皆五彩系之于旞、旌之上,所谓注旄于干首者也。”贾公彦疏:全羽、析羽,“夏翟羽色”,意即用翟鸟五种颜色的美好羽毛装饰于旗帜与旗杆之上。《周礼·天官·染人》:“秋染夏。”郑玄注:“染夏者,染五色。谓之‘夏者,其色以夏翟为饰。……其毛羽五色皆备成章,染者拟以为深浅之度,是以故而取名焉。”贾公彦疏:“夏谓五色,……染夏者,然五色者,谓夏即与五色雉同名‘夏,故知染五色也。”顾颉刚先生也说:“《周礼·天官》的‘染夏,夏翟就是染成五色的雉羽。”

《尔雅·释诂》:“夏,大也。”郝懿行《义疏》:“《周礼·染人》:‘秋染夏及《夏采》,说者以夏为五色之名。《尔雅》兼包二义,故训为大。”意即《尔雅》训“夏”为“大”,实含有大而美好之义,正如刘起釪先生所说:“‘夏又与‘华本为同声同义之字,二字同具华彩、采章之义,更有荣、盛、光华诸义。总之,‘夏字释义无一不在美好方面。”《周礼·春官·大司乐》:“舞大夏以祭山川。”郑玄注:“大夏,禹乐也,禹治水傅土,言其德能大中国也。”《国语·周语》云:由于禹治水成功,“皇天嘉之,胙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

由此可知,“夏”有光大、美好之义。当时的众多原始部族都认为禹率领广大群众成功治理洪水,人们得以安居乐业,功劳至大,道德高尚,因而借用上天的旨意,共同将以禹为首的部族称为“夏”部族。

夏地何在

关于夏部族的主要活动地域,文献记载不一。徐旭生先生说:文献记载古代夏族活动的地区“有两个区域应该特别注意:第一是河南中部的洛阳平原及其附近,尤其是颍水谷的上游登封、禹县地带;第二是山西南部汾水下游(大约是霍山以南)一带”。特别是第一区域“可以说是很特殊的,别的无论什么区也没有这么多”有关夏族活动的文献记载。顾颉刚先生又认为根据文献记载,“夏都均在河南,山西之为大夏,当在夏亡后”。今按徐、顾所说,夏族当以主要生活于嵩山周围地区为是,因为相比之下,夏族活动于这个地区的不仅文献记载既早且多,并有考古资料作证。

《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意即当夏部族发展壮大之时,神灵祝融曾降临崇山保佑着夏族的繁荣安全。韦昭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太平御览·地部》“嵩山”条下引韦昭注:“崇、嵩字古通用,夏都阳城,嵩山在焉。”崇山即今嵩山,西接熊耳山脉,东临豫东平原,北近伊洛盆地,南望颍、汝河谷,主峰在登封市境,古称太室,又称中岳,我国古代夏部族就兴起于此山周围,夏族祖先鲧和禹,史书又称作“崇伯鲧”(《国语·周语下》)和“崇禹”(《逸周书·世俘解》),说明他们曾是崇山即嵩山地区的部族酋长,以他们为首领的部族也是这里的主要居民。

夏族聚居的阳城,最早见于战国文献记载。古本《竹书纪年》云:“禹都阳城。”《世本》云:“夏禹都阳城。”《孟子·万章上》:“禹避舜之子于阳城。”赵岐注:阳城“在嵩山下”。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嵩山南麓告成镇确曾发现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阳城城址,并在该城以内发现有战国和汉代的刻有“阳城”和“阳城仓器”的陶文,这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唯一一座明确无误的阳城城址。特别是在该城的西南隅颍水北岸,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一座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小城,其后不久,在小城周围又发现一座与其同时期的30余万平方米的大城。这两座城址的时代,与文献记载的鲧、禹所在年代约略同时。据此可知,文献所记“禹都阳城”应是可信的,夏部族最早在以阳城为中心的嵩山南麓发展壮大起来。

夏王朝在夏王太康时期,开始迁都于嵩山西侧洛阳平原一带。《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又引《括地志》云:“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也。”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巩县(今巩义市)西南偃师二里头村发现一处大型的二里头文遗址,通过历年来的调查和发掘,现知该遗址位于伊、洛河下游冲积平原之上,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遗址东部近河高地之上,为其中心区,在这里发现有以1号和2号为主的多座大型建筑基址,应是当时的宫殿区。宫殿区周围建有宫城城墙,墙外建有通行的大道。宫城以南发现有手工业作坊区,宫城以北为祭祀区和墓葬区,贵族墓葬中出土有鼎、爵、斝、镞以及铜铃等青铜器和玉器,这是我国迄今所见的最早的青铜器群。所有这些发现,虽然只是阶段性的成果,但已充分表明,二里头遗址以其规模之大,文化内涵之丰富,在迄今所见我国考古学文化方面,既是前所未有的,在所有二里头文化遗存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正如许宏先生所说:“(二里头)拥有目前所知我國最早的宫室建筑群和宫城遗存、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和最早的青铜冶铸作坊,它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聚落,也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我们信从邹衡先生的一说,认为“二里头文化(包括两种类型的早晚两期共四段)就是夏王朝所属的考古学文化,即夏文化”。据此而论,二里头遗址作为“中国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其时代和所在地理位置都与文献记载夏王朝都邑相符合,应当就是“太康居斟,……桀又居之”的夏代王都遗迹。

西周时期的人们,盛赞夏人在此建都的同时,为维护统一的国家政权,也在这里建立成周大邑。

《说文·夊部》:“夏,中国之人也。”这里所说的“中国”,意思就是“国中”,即指以王都为中心的地区。《春秋梁传·昭公三十年》:“中国不存公。”范宁《集解》:“中国犹国中也。”《孟子·公孙丑上》:“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赵岐注:“欲于国中。”《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毛《传》:“中国,京师也。”迄今所知,“中国”一词最早发现于西周成王时期的何尊铭文中,铭文云:“惟王初迁宅于成周,……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此乂民。”唐兰先生释云:“‘中国指周王朝疆域的中心,即指洛邑,后来就建立成周。”《逸周书·作雒解》:“周公敬念于后,曰:‘余畏周室克追,俾中天下。及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成王继位,周公之属傅相焉,乃营成周洛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正义》引《括地志》云:“洛阳故城在洛州洛阳城东北二十六里,周公所筑,即成周城也。”是知西周时期作为政治中心的“中国”,就指“大邑成周”,即今洛阳市区一带。

周人在此建立政治中心,乃是沿袭着夏人的居迹。《逸周书·度邑解》载武王谓周公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涂,我北望过于有岳,丕愿瞻过于河,宛瞻于伊洛,毋远天室,其名兹曰‘度邑。”《史记·周本纪》也说:“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塗,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洛、伊,毋远天室,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索隐》引杜预云:“三涂在陆浑县南,岳,盖河北太行山。”“天室”所在,邹衡先生认为“即《左传·昭公四年》的‘大室,《淮南子·地形训》的‘太室……《山海经·中次七经》叫做‘泰室之山,郭传:‘即中岳嵩高山也,今在阳城县北”。全文意即周武王对周公说:洛水和伊水弯曲合流的两岸之间,平坦无险,曾是夏王朝的建都之地。我曾在这里向南望着三涂山,向北远望太行山,附近北有黄河,南有洛、伊二水,东近“天室”,即神灵降此保护夏人的“崇山”,这里应是营建成周王城治理天下的理想之地,只有在这里建起陪都王城我才致政无虞。这进一步证明,远在西周初期,周人已明确认为嵩山周围曾是“有夏之居”,夏族正是在这里建立起国家政权,从而推动着中华民族进入文明历史的新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猜你喜欢
阳城嵩山部族
部落里的秘密
天下为家
矮奴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岳嵩山
三教策源——中宗嵩山
我爱我家
山西阳城焙面娃娃发展现状及其商业价值
张耒的嵩山,张耒的网
阳城的善政
论捺钵制度及其对辽代经济领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