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成像联合显微镜下CO2激光手术治疗声带白斑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12-18 10:57:44朱琳玲杨红良王成钢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白斑窄带喉镜

朱琳玲,杨红良,王成钢

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曲靖655000

声带白斑为声带黏膜上皮角化增生和过度角化所发生的白色斑块疾病,发病群体以成年男性多见,发病常与用声不当、吸烟、酗酒、喉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1]。主要临床症状为声嘶,随病变发展加重[2]。常常被认为是癌前病变,不及时行手术治疗有发展癌变的可能[3]。根据病理分型可分为:①角化不伴有不典型增生;②角化增生类型为轻度不典型;③角化增生类型为中度不典型;④角化增生类型为重度不典型及原位癌[4]。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利用滤光器过滤掉内镜光源的宽带光谱,留下窄带光谱用于疾病诊断[5]。NBI具有检查时间较短、操作简单、视野清晰等优点,能更清晰显示黏膜及血管形态,具有更高的准确性[6]。显微镜下CO2激光手术是在临床上普遍应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常常用于早期喉癌的治疗。CO2激光手术利用高温红外线对病变组织进行切割,同时对微血管进行止血,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量低,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声带功能,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7]。该次研究选取该院2018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声带白斑患者40例,对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显微镜下CO2激光手术治疗对声带白斑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声带白斑患者共40例,根据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1~76岁,病程3个月~4年;单侧声带白斑15例,双侧声带白斑5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4例;年龄29~77岁,病程1个月~3年;单侧声带白斑12例,双侧声带白斑8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该研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内容均在医院伦理会审批通过的情况下进行。

纳入标准:①患者术后病理确诊为声带白斑;②患者无咽喉部手术史及咽喉部其他疾病;③患者无心脏、脑部等重要器官疾病,无精神疾病;④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窄带成像联合显微喉镜下CO2手术 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平卧位,经口腔放入显微喉镜,当声带与显微喉镜尖端距离为0.5 cm时,提起喉镜,以便充分暴露喉声带病变部位,调整显微镜。先用显微喉镜钳夹取部分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待显微喉镜检查完成后,对病变或者疑似病变的组织位置、形态、大小等情况详细观察并记录,然后转换为NBI模式,对患者进行检查,针对病灶组织部位黏膜、血管形态分析记录,确定分型。结合两次观察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切除范围及深度。然后调节CO2激光距离,使之与显微镜焦距匹配,观察病变范围及浸润程度,在病变边缘1~2 mm位置使用CO2激光切除病变声带黏膜组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黏膜表皮或黏膜的剥落治疗。切除所有病变组织后,修整声带边缘至平整和光滑。CO2激光采用单脉冲或者连续超脉冲模式,功率设置为2~5 W。在术中要注意保护正常声带黏膜及声带韧带等组织,避免术中误伤。NBI模式下检查结果分型:根据Ni分型,NBI模式下喉部病变的IPCL分型将20例病变声带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单纯增生,可伴有角度不全或角度多度,属于Ⅲ型;第二组为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属于Ⅳ型和Ⅴa型。

1.2.2 电子喉镜下手术 盐酸丁卡因用于口腔及咽部黏膜表面麻醉,经喉镜2次0.5~1.0 mL/次滴于声带表面。 患者取仰卧位,通过鼻腔插入电子喉镜,暴露声带和病变组织,喉息肉钳用于去除患病声带,修剪声带边缘并止血。

1.2.3 术后治疗 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治疗,含抗感染治疗,并叮嘱患者术后减少发声,防止喉部水肿;做深呼吸练习,避免术后出现声带黏膜粘连情况;嘱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内,每月复查1次纤维喉镜,6个月后每3个月复查1次,检查声带恢复程度以及有无声带白斑复发情况的出现。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声嘶改善情况。通过纤维喉镜检查患者声带组织的恢复情况以及追踪声带白斑复发情况,比较窄带成像联合显微镜下CO2治疗的有效性。对比NBI模式下对病变声带的分型与术后病理确诊结果,分析NBI模式下的分型准确性。

1.4 组织病理学检查

40例病变声带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双侧声带白斑患者标明左右侧,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诊断金标准。病理分型为5型:单纯增生、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以及原位癌。术后记录研究组20例患者的分型。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检验结果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法;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NBI模式下对研究组20例患者的病变声带进行分型,结果显示:Ⅲ型12例(60%),Ⅳ型2例(10%),Ⅴa型6例(30%)。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所示:单纯增生10例(10/20,50%),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1/20,5%),中度不典型增生2例(2/20,10%),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2/20,10%),原位癌5例(5/20,25%)。与病理分型结合对比,可得,研究组NBI内镜的准确判断性为83.3%,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法,NBI内镜判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存在一致性(K=0.659,P<0.001)。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

研究组声带白斑的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声带白斑是声带黏膜表面的白色斑片状凸起,是常见的咽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声嘶,发病群体以成年男性为主,有研究指出,约73.52%患者长期吸烟饮酒,长期慢性刺激导致声带病变出现声带白斑[8-9]。声带白斑常常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及时的治疗才能阻止癌变的可能[10]。窄带成像内镜技术是新型的无创性诊断方式,利用滤光器将普通白光内镜中最长波长的红光去掉,仅仅保留波长为415 nm的蓝光以及540 nm的绿光光源,对黏膜及黏膜下血管的形态进行显色,对病变组织进行恶性程度预判[11]。窄带成像内镜技术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①早期发现和诊断黏膜微小病灶;②联合显微镜观察结构,进一步评价恶性病变程度,预测病理分型;③病灶靶向活检及内镜下治疗的定位方式[12]。NBI模式和普通白光内镜模式相互转换方便,1次内镜检查可以同时完成两种模式的成像,在减轻患者负担的同时提高了内镜诊断的准确性。结合李冬梅等[13]学者的研究可知,NBI技术已经在食管癌、胃癌等消化道早期肿瘤筛查、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癌变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许多耳鼻喉科医师也将NBI模式应用于喉腔早期恶性肿瘤的筛查中。显微镜下CO2激光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视野清晰、对声带损伤小、病变声带定位准确等优点[14]。CO2激光是利用光斑对病变组织气化切割,在切除组织的同时可瞬间封闭直径<0.5 mm的血管和淋巴管,止血效果良好[15]。所以,窄像成像联合显微镜下CO2激光手术的方式在声带白斑患者的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价值值得探讨。

该次研究中通过对两组的治疗疗效对比发现,研究组有效治疗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研究组声带白斑的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研究组在NBI模式下对声带白斑分型显示:Ⅲ型12例(60%),Ⅳ型2例(10%),Ⅴa型6例(30%)。与病理分型结合对比,可得,研究组NBI内镜的准确判断性为83.3%。由此可知,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显微镜下CO2激光手术对于声带白斑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与朱国臣等[16]学者的观点一致,其研究将NBI模式下的诊断分型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得出NBI模式下的IPCL形态和图像分型能够有助于术中切口深度的指导,帮助明确病变程度,准确判断分型,在完整切除病变组织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正常声带发声功能。

综上所述,窄带成像内镜技术联合显微镜下CO2激光手术对白斑患者的临床治疗上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白斑窄带喉镜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免疫应答研究进展
当代水产(2021年9期)2021-12-02 01:34:54
白斑消褪靠自灸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2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热轧窄带钢Q345B微合金化生产实践
山东冶金(2019年1期)2019-03-30 01:34:54
惹人痒的外阴白斑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4
无线通信中频线路窄带临界调试法及其应用
电子制作(2017年19期)2017-02-02 07:08:38
维吾尔医治疗85例外阴白斑临床疗效总结
TD-C-IV型可视喉镜与Macintosh喉镜用于实习医师气管插管训练的比较
Tosight视频喉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