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

2021-12-18 10:57:40黄礼明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水分子分化内膜

黄礼明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南通226300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社会人群日益改变的生活方式,该病的发病情况不断攀高且呈现不断上升的恶性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生命健康[1-2]。据可靠调查统计,就我国范围内,该症的发病率已处于众多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宫颈肿瘤,给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长远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3-4]。据悉,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化程度对医生提供诊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还会影响患者预后情况[5-6]。目前,病理刮片的方式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病理学诊断结果,但因其对患者的损伤性较大,患者耐受程度较低,取材有限等问题,影响了诊断效果[7]。故该院特以2016年3月—2021年3月内行手术治疗的8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对象,开展了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相关性的专项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行手术治疗的8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DWI影像资料作为研究资料。基于病理学检测结果(病理分化规则),将患者分为3组(高分化组30例;中分化组28例;低分化组25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2.12±5.32)岁,均为女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病理学及临床影像学确诊为子宫内膜癌;②患者具完整的临床资料;③无心理障碍和精神类疾病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慢性及严重器官疾病者;②合并其他肿瘤者及具肿瘤放、化疗治疗史者;③MRI检测图像质量不佳者。该研究涉及内容、过程、预期结果均呈报于该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研究前均由相关责任医师就患者家属予以详细的医学诠释并获得了对患者知情同意书。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1.5T Avanto MR扫描设备,就患者予MRI平扫常规序列及DWI序列,设置16通道体部相控阵线圈。患者检测前需保持膀胱充盈,检测中予仰卧位,待呼吸平稳后可一次扫描患者耻骨联合下缘至髂骨上缘。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患者子宫内膜癌MRI表现情况、ADC数值,分析各组对象ADC值与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同时分析ADC值的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情况。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子宫内膜癌MRI表现情况

患者常规MRI平扫:在T1W1上,肿块呈现较低或等信号,T2W1上肿块呈较高或等信号;液体坏死区域在T1W1上呈低信号、T2W1呈高信号;DWI上肿块呈现较高或者高信号数据。

2.2 不同分化组子宫内膜ADC数据对比

3组患者中,高分化组的ADC值显著高于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分化组子宫内膜ADC数据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endometrial ADC data in different differentiation groups(±s)

表1 不同分化组子宫内膜ADC数据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endometrial ADC data in different differentiation groups(±s)

?

2.3 ADC值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

相关性分析提示,ADC值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rs=0.70,P<0.05),随着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下降,ADC值也呈下降趋势。

2.4 ADC值诊断效能分析情况

诊断效能采用ROC曲线分析,以ADC数值作为诊断指标,显示敏感度为84.03%、特异度为77.72%、准确度为80.6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女性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的危险因素不断提升,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有明显的低龄化、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我国女性的生命安全健康[8]。据调查显示,子宫内膜癌可见多个年龄段,但绝经后女性的发病率更高。子宫内膜癌中以腺癌最为常见,起源于上皮组织,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逐渐发展患者可表现出月经紊乱、阴道不规则流血等多种临床症状[9-10]。目前,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常见方式,但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患者还需进一步实施内分泌治疗以及放化疗[11]。有研究证实,准确对患者的子宫内膜癌病理变化进行分期与制定患者诊疗方案具有显著关系。因此,应加强对病理分化辨别的重视性,通过制定科学的、有效的、系统的诊疗方案,提高子宫内膜癌治疗效果[12]。

目前,病理刮片是当前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但有创操作往往伴随着创伤性,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延长患者恢复时间。DWI成像是临床常见影像学诊断技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可有效显示肿瘤病灶的具体情况[13]。相较于手术治疗方式,DWI成像方式可利用水分子扩散程度测量出组织的特异性,其操作简单便捷、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创伤性较低且辐射程度较低,已经得到临床推广和应用。DWI成像可在B值下获得有效图像,而B值作为扩散敏感因子,随着数值增大,其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对比结果会逐步增大,检出率也会随之增加。据悉ADC数值与水分子扩散的敏感度较为一致,真实程度更加接近,而成像的变形、伪影出现率也会增加,信噪比会随之降低[14]。但若B值过低,那么图像的信噪比会随之增高,进而导致水分子扩散度也会降低,其灌注作用也会影响最终ADC检出数值。多项研究证实,通过DWI成像可获取患者的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情况。DWI成像技术可通过利用水分子的动态变化情况,有效地反映出病理状态下和生理状态下不同组织的水分子变化,掌握有关组织中的水量变化情况[15]。DWI通过测量和扫描ADC数值,进一步评估了水分子扩散受限程度,分析小分子含量、细胞外间隙和细胞密度等情况对活体水分子扩散的影响程度。同时,由于不同组织和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性,ADC数值和DWI信号也会随之改变。这也证实了在行DWI扫描中测量ADC数值能反应和评估不同组织结构情况。也有研究提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理分化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诊疗方案和预后效果,分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出现恶性程度越高,诊疗难度更大,患者的疾病进展速度更快,死亡率更高,预后性更差[16]。ADC值和B值是DWI成像的重要参数,能有效反应组织扩散情况。同时,有研究证实ADC值对评估子宫内膜癌的浸润程度和诊断效果具有显著价值。据悉,恶性肿瘤分化程度越低,DWI扫描下的信号将越高,与其相对应的ADC数值将会更低,预后性会更差。

牟东景等[16]国内学者就其研究中,将83例病理证实且未行辅助治疗直接手术的子宫内膜患者作为对象分析其DWI影像资料,依据病理分化程度分为高、中、低3组,测量ADC值后分析该值与病理分化的关系。结果提示,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及低分化组子宫内膜癌的ADC值分别为(1.02±0.11)、(0.91±0.07)、(0.84±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s=0.69,P<0.05)。ADC值鉴别子宫内膜癌中、低分化组与高分化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其敏感度为83.0%,特异度为77.8%,准确度为80.7%。而依据该次研究提示,对象常规MRI平扫:在T1W1上,肿块呈现较低或等信号,T2W1上肿块呈较高或等信号;液体坏死区域在T1W1上呈低信号、T2W1呈高信号;DWI上肿块呈现较高或者高信号数据。3组对象中,高分化组的ADC值显著高于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ADC值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rs=0.70,P<0.05),随着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下降,ADC值也呈下降趋势。诊断效能采用ROC曲线分析,以ADC数值作为诊断指标,显示敏感度为84.03%、特异度为77.72%、准确度为80.61%。结果表明ADC数值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理分化程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究其原因分析,这可能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分化程度较低后,其体内代谢旺盛、细胞核增大、肿瘤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多导致细胞中的水分子扩散运动受限等因素相关。结果充分应证了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呈现明显的相关性,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次研究中仍存在较多问题需要改善,具体如下:①该次研究样本容量较小,随着研究时间缩短等问题还会进一步影响结果的普遍性和一般性,因此需要扩大样本容量和研究时间,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价值;②经DWI扫描病理分化程度不同的子宫内膜患者,测量的ADC值存在较高的重叠可能性;③ADC数值与组织病理切片的研究部位并不是点对点,因此存在一定的匹配误差,还需要进一步精确取材位置和测量位置,以便做好数据对比。该次结果也与牟东景等[16]国内学者研究保持了一致性,进一步应证了研究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应加强ADC值测量,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为子宫内膜癌疾病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诊疗方案。

猜你喜欢
水分子分化内膜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多少水分子才能称“一滴水”
科教新报(2021年11期)2021-05-12 19:50:11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为什么湿的纸会粘在一起?
科学之谜(2016年9期)2016-10-11 08:59:04
子宫内膜癌组织URG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山东医药(2015年14期)2016-01-12 00:39:50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
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搔刮内膜对改善内膜接受性的作用
你看到小船在移动了吗?
Ki-67、bcl-2、Survivin和Cyclin D1在子宫内膜息肉及其周围内膜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