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龙益
摘要:非洲猪瘟作为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性疾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发的。该种疾病不但会造成患病猪出现高热体表皮肤发干症状,而且还会造成淋巴结和内脏器官出现严重的出血,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病死率有时高达100%。非洲猪瘟首次爆发于非洲的肯尼亚,并向着西欧和其他发达国家传播蔓延。现在,有些国家已经宣布彻底消灭了非洲猪瘟疫情。我国于2018年8月在辽宁沈阳首次报告该类疫病,随后病情向着全国很多省份快速传播蔓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之下,猪肉价格显著升高,繁殖母猪的存栏量显著下降,农民群众发展生猪养殖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更好地控制该类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就需要不断提高养殖户关于非洲猪瘟疫病的防控认识,使养殖户具备较高的非洲猪瘟疫病鉴别能力和防控能力,针对性做好非洲猪瘟疫情的有效防控和有效处置,确保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現状及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5-418
引言
非洲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高热性、急性传染病,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具有死亡率高、发病时间短、感染性强的特点,生猪患病表现为高热、呕吐、腹泻或便秘,有的便血,体表不同部位皮肤呈红色、紫色或蓝色,有的咳嗽、呼吸困难,淋巴结、内脏器官出现出血症状,一般2~10d死亡。目前,在生猪产业中非洲猪瘟防控是难点和重点,本文概述了非洲猪瘟防控现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控对策。
1非洲猪瘟及发病机制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生猪而引起的一种高热、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皮肤发绀,黏膜出血明显的猪的烈性传染病。研究表明,ASFV可通过口鼻或上呼吸道系统进入生猪体内,在鼻咽部或者扁桃体处发生严重感染,病毒迅速发展蔓延到下颌淋巴结,通过相关淋巴和血液遍及全身。当生猪被强毒感染时,细胞形态及生理特征变化很快,在呈现明显的刺激反应前,细胞已经全部死亡。在弱毒感染过程中,容易观察到细胞核变大等刺激反应,普遍发生有丝分裂。生猪感染ASFV后,发病率一般在40%~85%,其死亡率因其自身免疫力和感染的毒株毒力不同而所有差异。伴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发现ASFV是仅有的虫媒DNA病毒,基因组片段大小分布在170~190kb。2019年,首次揭示了ASFV全颗粒的三维结构,解析了ASFV特有的5层结构特征(基因组、核心壳层、双层内膜、衣壳和外膜),“看清”了非洲猪瘟病毒。
2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现状
2.1部分养猪散户疫病防控意识不强
非洲猪瘟传播途径多样化,主要是接触传播,也可以空气传播,养猪散户的猪发病,附近规模猪场会受到牵连,容易导致区域性爆发。出于畏惧处罚或为了降低损失,在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后小规模养殖户可能会隐瞒疫情,自行销售染疫同群畜,或随意丢弃病死猪,从而增加了疫情持续扩散的概率。
2.2生猪流通环节多,难以管控
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限制流通,防止高风险地区生猪及猪肉产品向低风险地区调运。嘉峪关市没有生猪定点屠宰场,每年出栏生猪运往其他地区屠宰场进行屠宰,全市百姓日常需求的猪肉产品从其他市州或其他省份调入,外调生猪、内调猪肉频繁,生猪运输车辆是主要的带毒载体。目前,虽然对生猪运输车辆实施了登记备案管理,但贩运人员对拉运生猪的车辆清洗消毒并不彻底,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3对策
3.1严格非洲猪瘟疫情报告制度
各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要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动物疫情报告等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排查过程中如发现家猪、野猪异常死亡,特别是发生猪瘟疫苗免疫失败、不明原因死亡等现象,县级疫控机构必须立即派专家进入现场,按照《非洲猪瘟现场排查手册》要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做出准确判断,以免误诊,导致疫情扩散或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如发现疑似疫情应立即向县兽医主管部门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谎报、瞒报、阻碍他人报告疫情。
3.2因场制宜,完善生物安全措施
“建围墙、洗消防”是养殖场生物安全的指导思想。墙是多方位的,一是院墙,二是猪场内部的墙,就是猪场不同单元之间砌一道墙,设置一个物理屏障。洗消防指对人、猪、车、物、料进行管理,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3.3严控风险因素
非洲猪瘟风险因素包括感染的猪及精液、污染的猪肉及肉制品、污染的车辆及衣鞋、外来人员(如保险理赔员、饲料兽药推销员、猪贩子等)、猪源性饲料、污染的泔水及水源、假疫苗等。对这些风险因素应严格控制,特别是贩运车辆
结束语
非洲猪瘟的暴发导致我国生猪存栏量及猪肉总产能锐减,给我国生猪养殖业发展造成了巨大且长期的影响。我国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猪养殖和消费国,其中生猪的出栏、存养量及猪肉总产量均位于世界第一。目前,我国颁布实施了许多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与生猪稳产保供相关的方针政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疫情防控的高压态势,突破了我国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危局。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饲养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生猪养殖业必将得到良好快速地发展和恢复,保障猪肉的市场供应,为畜牧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彦敏.永平县非洲猪瘟防控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9,11(25):117-118.
[2]龙邦兴.非洲猪瘟防控现状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5):133-134.
[3]杨继建.广德县柏垫镇非洲猪瘟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18):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