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首现“非洲猪瘟”,食用患病猪肉会致死

2018-10-18 18:37
百科知识 2018年20期
关键词:非洲猪瘟流言北极熊

我国东北首现“非洲猪瘟”,食用患病猪肉会致死

流言:辽宁省沈阳市确诊了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吃了患病猪肉会致死。

真相:非洲猪瘟是最早发现于非洲的一种危害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原本仅存在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但随着贸易往来的增多,非洲猪瘟病毒通过航班或港口废弃物、猪肉及其制品,以及野猪携带病毒和软蜱携带病毒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目前非洲猪瘟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发生、扩散、流行,特别是俄罗斯及其周边地区。因此,这次我国发现的非洲猪瘟,很可能是从周边国家传入的。

虽然非洲猪瘟对猪来说是致命的,却不会感染其他动物,也不会感染人;而且猪瘟病毒可以通过高温、高酸或者高碱性来杀灭。比如被感染的猪肉在7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经过30分钟就会被杀灭。考虑到烹饪猪肉的加热条件一般都比这个条件彻底,所以就更不用担心。

室外能见度低都是重污染惹的祸

流言:7月底8月初,北京城处于雾蒙蒙之中,肯定又是遇到重污染了。

真相:能见度高低主要受四方面因素影响:颗粒物浓度、化学成分、相对湿度以及太阳辐射。

我们常说的“空气质量”只代表颗粒物浓度。夏季“桑拿天”湿度较大,就像洗完澡后的卫生间充满水汽,对阳光的散射作用明显增强,导致射入人眼中的光线减少,所以人们感觉能见度降低了。从视觉上看,这和颗粒物浓度高导致的污染天很像,所以会容易被误认为“空气质量重污染”。

北极出现32℃高温,将导致北极熊灭绝

流言:北极出现罕见32℃高温,北极熊正在灭绝。

真相:32℃的北极显然和人们印象中白雪皑皑的景象差异巨大。在这次新闻事件中,大家关注的最高温度出现地点在欧亚大陆西北角的挪威西北部海岸和挪威北极地区。该地区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温度本来就比同纬度的北极地区要高一些。

更重要的是,某些新媒体所表述的“北极”令公众产生了误解。“北极”包括的范围很大,从北极圈到北极点,南北跨越20多个纬度(直线距离2600多千米),此范围内都可以称作北极地区。北极地区也不是我们平素所想象的,一进入北极圈就是冰天雪地。北极圈里也有茂密的森林和开满鲜花的苔原,有很大的城市,有牧场和农庄。

全球气候变暖是跨越国界与种族的共同话题。北极作为全球气候的放大器,增暖速率是全球平均增暖速率的两倍。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的冰上狩猎期和狩猎面积减少,的确对其生存造成了一定影响。但这不代表和32℃有什么具体关系,挪威西北海岸本来也不是北极熊的栖息地。

目前北极熊的数量约有2.6万只,分成19个种群。根据北极熊研究和保护领域最权威的加拿大气候变迁和环境保护机构发表的数据,截至2018年7月,北极熊数量在2018年展望为“稳定到上涨”。所以,说北极熊“正在灭绝”并不准确。

提取口腔黏膜物质,就能测出孩子的“天赋基因”

流言:通过提取儿童口腔黏膜的物质进行基因测序,就能找出孩子具备的一些优势天赋基因,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其成为天才。

真相:天赋基因检测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08年,当时由于商业机构的大肆宣传,该检测在美国掀起了一股热潮,后来由于缺乏科学依据以及不符合伦理而被叫停。

从基础科学来说,通过基因检查的确可以发现被检查者在运动能力、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倾向特点,但与“天赋”很难挂钩。比如运动能力,除受到基因影响外,还受到人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发育的影响;至于思维能力、艺术领悟能力,更是会受到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一纸检测报告不可能预测孩子的未来。

口服“网红药丸”就能防晒美白

流言:每日吃一颗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的“美白防晒丸”,就能收获防晒和美白的双重效果。

真相:美白防晒丸不是药品,而是保健品。除了国内对其效果存在质疑声音外,国外的一些专家学者也注意到了这些美白防晒丸的功效问题。今年5月22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生产口服防晒类产品的公司给出了警告,表示市场上销售的所谓防晒丸,实际上几乎不起任何作用。FDA还命令各公司停止销售这些产品。

对人体而言,紫外线是导致皮肤受损的“罪魁祸首”。人的皮肤在受到紫外线照射后,会产生大量具有氧化作用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的破坏力堪比放射性物质产生的高能粒子,会攻击细胞中的大分子,使得脂质和胶原蛋白受损,最终导致细胞功能的丧失,表现出来就是晒黑、晒伤和皮肤老化。长此以往,还会加速人体的老化过程,甚至导致皮肤癌的发生。

正是利用了自由基的特点,美白防晒丸内通常含有一些抗氧化活性成分。表面上看,这些物质可以对皮肤里过多的自由基进行电子配对,还原成水或其他无害的物质。

但人体内细胞分子层面的反应过程是极其微观且复杂的。即便美白防晒丸真能起到部分抑制氧化的作用,这个过程也是极其缓慢的,慢到可以忽略不计。其作用和吃維生素片、喝柠檬水差不多,甚至还不如有些人自身新陈代谢的速度快。

少吃盐有害健康

流言:少吃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致命影响。

真相:这条流言引用了2016年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该文章只是表明这项研究有一定学术价值,但还需要其他研究的佐证和同行评价。事实上,这项研究一经发表,就受到了学术界同行的强烈批判。如果只是客观引用《柳叶刀》的文献并没有问题,但在引用之后把它作为“真相”,无视业界对它的质疑,就是错误的行为。

关于盐对健康的影响,世卫组织发布过一份46页的报告,引用文献多达62篇,全面总结了这个领域的研究。该报告称,基于36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减盐导致收缩压平均下降3.39毫米汞柱(95%的置信区间为2.46~4.31毫米汞柱),而舒张压平均降低1.54毫米汞柱(95%的置信区间为0.98~2.11毫米汞柱)。

由于有了这样强烈的证据,“高盐增加高血压”是一个严谨的结论。也正是基于这些研究,世卫组织推荐的食盐摄入量为成年人每天不超过2克钠(相当于5克食盐)。中国等许多国家设定的推荐标准要高一些,成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为6克。

猜你喜欢
非洲猪瘟流言北极熊
在网络流言的惊涛骇浪中,权威媒体如何做好“定海神针”
真相在真相里活着
猪科宿主对非洲猪瘟传播的作用比较
四川省非洲猪瘟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绝望的北极熊
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流言分析:本性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