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云,石卉,顾玉慧,张季梅,李霞,崔秋霞,姜慧,陈天喜,袁明军,虞俊波,蒋海燕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苏南通 226001
随着国内外护理与护理研究的深入, 创伤后低体温对机体的损伤越来越受到重视。 复温护理干预在国外已作为常规护理, 而国内急诊创伤复温护理尚未形成护理规范。 创伤低体温的预防及纠正关键在于急诊早期预见性护理、综合复温护理措施有效规范的落实、复温过程中的体温监测、病情观察等,以提高急诊创伤患者的救治率[1]。 虽然,国内研究者对创伤后低体温患者采用的保温、复温措施有诸多论点,但始终缺乏一个符合我国急诊创伤患者的系统、经济、有效的复温规范[2]。该研究旨在结合该院自身条件, 急诊科护士通过对创伤患者的体温监测,及时发现低体温患者,规范加温输液复温的温度,根据创伤患者低体温的程度,采取加温输液、 输血等综合复温措施干预, 观察低体温的发生率、体温情况、凝血指标等,有效预防或减少低体温的发生,及时纠正,改善预后,提高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3]。基于此, 该研究随机选取2018 年10 月—2020 年1 月该院救治的急诊创伤患者60 例, 引入预防性加温输液探究对急诊创伤患者生理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该院接受输液治疗的急诊创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 其中研究组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5 例和 5 例;年龄 18~59 岁,平均(38.42±4.22)岁。 对照组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 24 例和 6 例; 年龄 19~60 岁,平均(39.21±5.32)岁。 研究组患者中车祸伤 19 例,非车祸伤11 例;对照组患者中:车祸伤21 例,非车祸伤9 例。受伤地点为室外, 到达医院距离受伤时间在30~50 min,平均时长为(35.12±1.23) min。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4]:①年龄 18~60 岁;②CRAMS 创伤评分≤8 分;③入院时体温<36℃;④在该院首诊,就诊前未接受其他治疗;⑤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年龄>60 及<18 岁患者(WHO 老年划分标准>60 岁);②既往心脏病、血液系统疾病、慢阻肺、精神疾病、甲亢、肾病、肿瘤等;③需接受抗凝治疗者;④近期有发热病史者;⑤孕妇;⑥CRAMS 创伤评分>8分及入院时无生命体征的患者。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保温护理,采取一般的保暖措施:关闭抢救室门窗,调节室温至22~24℃,迅速除去患者潮湿的衣服,避免暴露身体,适度加盖棉被或毯子,常温输液输血。
1.3.2 研究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除了做好常规保温护理干预,采用芙莱特F8000 静脉输液加温仪加温晶体或代血浆液体,确保输入的液体温度为37℃,输血30℃。使用保湿加温过滤器,呼吸机Y 型管处温度在36~37℃。复温的速度在0.3~1.2 ℃/h,患者目标体温≥37℃。
患者到达急诊室后的生命体征,30 min 之内实施干预措施。 体温分别在就诊时、加温输液开始时、加温输液后 30 min、1 h、1.5 h、2 h 监测,记录两组患者的体温;采用指南推荐的红外耳温计监测患者的体温,对于不宜使用耳温计的患者(如颅脑外伤引起耳漏、耳道受伤出血的),使用水银体温计监测体温。
使用的工具:CRAMS 创伤评分(具体量表)、红外线耳温测量仪。
①各组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情况。
②对两组患者护理指标进行评估,包括2 h 后依然出现低温概率、并发症发生率。
③对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分析,运用该院自制的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分100 分,总满意度越高越好。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接受针对性干预后, 体温逐渐趋于平稳状态, 干预1.5 h 前,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1.5 h 及以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入室不同时间段体温状况比较 [(),℃]
表1 两组患者入室不同时间段体温状况比较 [(),℃]
组别 入室时30 min 1 h 1.5 h 2 h研究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35.5±0.43 35.5±0.46 0.000 1.000 35.9±0.73 35.6±0.56 1.786 0.079 36.2±0.93 35.9±0.36 1.648 0.105 36.8±0.43 35.3±0.76 9.409<0.001 36.7±0.52 36.3±0.26 3.768<0.001
研究组2 h 后依然出现低温概率(40.00%)12/30 明显低于对照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指标比较[n(%)]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43.33%)13/30,对照组(93.33%)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创伤性疾病是一类综合性病症, 主要是因为外界的因素导致机体的血液迅速流失, 当超过机体总量的20%,就会出现休克症状,有效的血液循环量显著降低、组织灌注量不足,会引发细胞缺氧、功能受损、代谢紊乱[5]。 所以,针对创伤性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迅速地对患者的循环血量进行补充,保障组织灌注有效,为急诊治疗创伤患者的关键性举措之一。 低体温作为急诊创伤型患者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是患者出现低体温症状, 很可能会发生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低血压、心律失常、寒战增加,导致机体氧耗量显著提升,诱发亦或是加重机体的凝血功能障碍问题,影响微循环的灌注, 导致组织缺氧和缺血症状显著增加,酶活性被降低[6-8]。 若是机体出现持续一段时间的低温将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 甚至是出现难以逆转的凝血功能障碍及酸中毒,三者作为恶性的因果关系,可以被称作死亡三角[9-10]。因此,在对急诊创伤性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时候, 必须重视输液的温度对机体产生的影响。
涂加园等[12]学者在报道中阐述:急诊创伤性患者中心体温跌至32℃,其病死率会高达100%,所以在对急诊创伤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为了有效地规避患者出现低温状况, 一般需要运用多种保温亦或是加热的措施,例如液体驾驶机设备、电热毯设备及空气加温设备等,辅助患者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通过临床的研究发现,温热的液体若是进入到机体中,会促使内脏的血管扩张程度增大,能够提升组织的灌注,非常满足急诊抢救的要求,若是可以迅速对组织进行灌注,能够缩短缺氧时间太长等各种问题。王芳等[14]学者经过动物实验表明加温输血能够有效的对动物的肠系膜微循环进行改善,将其体内酸碱平衡紊乱状况进行纠正。
近些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急诊室内创伤性患者输液温度进行深入地探究[14-15],但是各个专家的意见不是十分的统一,有学者主张:低温复苏,但就目前状况来看,除了心脏能通过外科手术低温治疗达到保护作用,其他脏器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传统复苏中均输入室温的体液,若是大量输入常温的体液,也会造成患者的体温下降,特别是在冬季[12-16]。 在对健康志愿者进行实验之后, 在麻醉情况下快速向健康人体中注入生理盐水,30 mL/d, 会导致健康人体的体温下降 (2.5±0.42)℃,引发人体出现低温或是病情加重的状况,所以该学者主张在输入液体的时候输入温热的液体[17]。
该文通过对患者的满意度、 患者体温及各项治疗效果指标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2 h 后依然出现低温概率(40.00%)明显低于对照组(70.00%)(P<0.05);研究组患者接受针对性干预1.5 h 及以后,体温逐渐趋于平稳状态,研究组患者 1.5 h、2 h 温度分别为 (36.8±0.43) 、(36.7±0.52)℃,优于对照组(35.3±0.76)、(36.3±0.26)℃(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3.33%),低于对照组(93.33%)(P<0.05)。 与张丽燕等[18]学者研究相符: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体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5 h 后体温保护组患者的体温(36.74±0.6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35.54±0.76)℃(P<0.05),说明患者接受预防性加温输液护理后,患者各项指标均处于稳定状态,利于预后。
综上所述, 在对急诊创伤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预防性的使用加温输液的方法,减少患者产生寒战的概率,降低凝血功能的异常,乳酸堆积促使细胞不再缺氧,提升治疗效果。 加之,在对患者进行巡视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听取患者诉求,向其传递安抚的眼神,对其进行情绪上的安抚。 若是患者有头晕、呼吸困难及胸闷等症状, 需要及时解决药物不滴亦或是针头移位问题。 输液结束之后,教患者在穿刺部位使用棉签进行止血。叮嘱患者止血后在输液室内停留0.5 h 左右,确认无不适症状后,方可离开。但是更需要不断的探究,如加温输液温度的范围、患者体温控制的范围,及复温的速度等,才能够确保输液治疗的效果最优。